林力衡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逐渐渗透到了我国的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课堂上,将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抽象难懂的数学内容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
关键词:现代教育;课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更有效地达成课堂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例如在《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中,我在新授前带来了功夫熊猫阿宝的场景,利用师傅给阿宝出的难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相比起来,更愿意帮助别人解答问题,于是让他们帮阿宝解答这个难题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再比如学习《7-9的乘法口诀》一课,课前播放西游记的录音并显示出一段文字,内容中包括“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这几句口诀,让学生自己找出口诀。在教学这样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又自然又轻松,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帮忙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不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入新课重点解决问题的“发展区”和学生求知的“情绪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学生不会数数,也不知道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显示数小正方体的過程,由一到十,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也初步体现了数学中点、线、面的关系,学生在理解上一目了然,并且能够突破相邻数位间十进制的重点及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就可以靠信息技术来实现。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将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教师以及多媒体的提示下,找到最属于自己的方法,感受数学中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数形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拓展信息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改变。因此,只有在足够的信息背景下,学生才有“选择、加工”的空间;只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信息,才能促使学生的建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真实感的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成功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
例如《轴对称图形》这一课,学生有生活经验,如果给他展示大量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照片,他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整理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比直接将概念强塞给学生要有效得多。这样,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学生深刻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准确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总之,信息技术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有效的利用它,将它与课堂充分的融合,会发现它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轻松有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