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清,王爱国,段红霞
(1. 河北省泊头市医院,河北 泊头 062150;2. 河北省泊头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泊头 062150)
反复自然流产是指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自然流产,目前超过80%患者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中绝大部分因免疫因素诱发[1]。抗心磷脂抗体已被证实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和宫内死胎重要原因之一[2]。西医对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多通过改善子宫血流灌注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等以提高妊娠概率,但难以从根本上去除病因[3]。近年来临床报道证实,中医药疗法可有效调节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总体妊娠率,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优势明显[4]。2014年3月—2016年3月笔者观察了消抗地黄汤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反复自然流产疗效及对激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泊头市医院上述时期收治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100例,均符合《妇产科学》[5]西医和《中医妇科学》[6]中医诊断标准,年龄20~40岁,抗心磷脂抗体(+),染色体检查正常,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入组前8周内应用相关中药方剂者,子宫、卵巢器质性疾病者,生殖系统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药物过敏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年龄22~39(28.72±5.96)岁;流产次数2~6(3.78±1.91)次;孕期29~117(46.33±12.85)d。观察组50例,年龄20~38(28.96±6.01)岁;流产次数3~6(3.85±1.94)次;孕期32~120(46.81±12.96)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5901,规格:50 mg)口服,50 mg/次,1次/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抗地黄汤治疗,组方:熟地30 g、川芎20 g、丹参20 g、黄芪20 g、山茱萸15 g、山药 15 g、泽泻15 g、茯苓15 g、鸡血藤15 g、当归15 g、菟丝子15 g,1剂/d,水煎早晚分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对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及月经紊乱进行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及雌二醇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计算RI,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记录抗心磷脂抗体转阴例数;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妊娠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7]显效:症状体征评分减分率>75%;有效:症状体征评分减分率为51%~75%;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2.1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及月经紊乱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分)
组别n面色晦暗治疗前治疗后月经紊乱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03.87±0.841.23±0.29①3.95±0.841.18±0.28①观察组503.95±0.860.75±0.13①②3.89±0.810.70±0.12①②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HCG、孕酮及雌二醇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2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指标比较治疗后2组PSV和EDV均显著提高(P均<0.05),RI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2组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比较 观察组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为92.00%(46/50),对照组为62.00%(31/50),观察组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62组随访妊娠率比较 观察组随访妊娠率为86.33%(43/50),对照组为66.00%(33/50),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反复自然流产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报道显示,育龄期女性反复自然流产发生率可达5%~8%[8];其中抗心磷脂抗体被认为是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亦是宫内死胎出现独立危险因素[9]。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异常与反复自然流产密切相关[10],其中HCG可保证卵巢黄体向妊娠黄体转化,保证胚胎于宫内正常发育;妊娠初期雌二醇和孕酮水平能够敏感反映优势卵泡质量和卵巢黄体功能,其水平低下往往提示妊娠预后不佳[11]。而以PSV、EDV及RI为代表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可有效反映子宫血流灌注情况,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关系密切,其水平可对胚胎着床率和生长发育质量产生明显影响[12]。
表3 2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阿司匹林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常用药物之一,可通过拮抗血栓素A2水平,抑制前列环素合成,抑制血小板凝集黏附,阻断绒毛蜕膜间高凝反应形成进程,进而减轻抗心磷脂抗体对于滋养细胞损伤效应,但其单纯应用对于促进抗心磷脂抗体转阴,改善妊娠结局效果欠佳,随访1年宫内妊娠率不足70%[13]。
祖国传统医学将反复自然流产归于“滑胎”范畴,认为肾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父母因精气亏虚,胎元不固,难以成实;而反复孕堕可加重肾气损伤,精血耗竭,兼合癥瘕、外伤及饮食不节等,进一步加重冲任不畅,终发为滑胎[14]。故中医治疗反复自然流产当以益肾补气、活血填精为主[15]。本研究所用消抗地黄汤组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川芎行气活血,丹参祛瘀散结,黄芪益气健脾,山茱萸涩精固肾,山药补中益气,泽泻渗湿泄火,茯苓燥湿利水,鸡血藤活血通络,当归养血活血,而菟丝子则补肾益肝。诸药合用可共奏滋肾阴、活血瘀及补气虚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可有效提高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降低血液内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量[16];熟地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拮抗全身炎症反应,并有助于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17];川芎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8]。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面色晦暗、月经紊乱评分及RI均明显降低,HCG、孕酮、雌二醇水平及PSV、EDV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及随访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消抗地黄汤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反复自然流产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调节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动脉血流灌注量,且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