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平
摘要: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良好地运用思维导图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 思维导图 实践性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前摄性学习的效率;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实验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效能;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系统性教学效果。
一、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前摄性学习的效率
课前预习对于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极其重要。对新知识进行充分、良好的预习,有助于学生梳理自己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逐步解决。但是实际上,学生课前预习效率很低,存在不知如何预习、如何联系相关知识的现象,所以课前预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提供给学生,学生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掌握知识点间的联系,便于物理公式的推导和记忆,并提炼出重要知识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自己构造思维导图的良好习惯。
如在教学《运动的描述》时,教师可以建立思维导图,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导图的主干是运动,然后不同的几个运动概念在思维导图中区分排列;分支是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相对运动和相向运动等,各运动形式的概念和判别方式在导图中有详细的描述,这能促进学生利用课后习题把握运动概念和公式间的推导模式。这种做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框架,将基础运动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实验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效能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以实验为主的、探索自然界和自然现象的学科,开展大量的实践性教学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物理实验讲究系统和逻辑,并不是毫无章法的动手操作,只有掌握相关知识并遵循实验步骤,构建完善的实验体系,学生才能从实验中有所收获。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能了解相关实验的逻辑性框架,并梳理各知识点的相关性联系。学生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与书本知识相联系,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需要明确实验步骤的形成和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可构建知识思维导图,以指导实验,并通过实践性实验检查知识掌握的缺漏。
如在教学《质量和密度》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对不同的物体开展实验,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推测物体质量与密度间的关系,并利用实验结果完善质量和密度的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系统化。
三、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系统性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张经过设计简易的思维导图中有音乐、图片、PPT和一些课堂教学资料的超链接,内容丰富,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由此可见,思维导图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必须使用关键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思考知识的重点是什么,关键是什么,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从而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的知识体系,主题更加明确、重点突出,关键词都呈现在思维导图的核心位置和主干上,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复习变得更加有效。如在复习《力与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再现重点知识。学生对知识加工、整理后,思路更清晰,再加上丰富的颜色和直观的图画,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无论是实验还是思维导图的运用,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在物理实践性教学中運用思维导图,不仅要求教师掌握系统化的知识框架,还要求教师能够将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知识点和实验进行无缝切合,引导学生学习和实验时,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日常培训,是思维导图等新型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南昌市南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