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如婉
(防城港市上思县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5599)
高血压脑出血属非外伤因素导致脑血管破裂疾病,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各类易引起高血压发作的因素,包括酗酒、情绪突然激动、剧烈运动、脑血管本身存在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疾病等,突发脑出血后易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且预后不良,多可能合并后遗症出现,病死率较高[1]。临床治疗手段包括用药、手术等,术后大部分患者依然存在功能障碍表现,出院后患者存在护理需要,但出院后患者与医护人员联系中断,缺乏护患沟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因此为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供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十分必要[2]。文章选择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47~78岁,平均(62.3±5.1)岁,高血压病程时间4~10年,平均(7.2±1.2)年,出血位置:丘脑22例、小脑19例、基底节区19例;常规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45~79岁,平均(63.5±5.0)岁,高血压病程时间4~10年,平均(7.6±1.0)年,出血位置:丘脑24例、小脑20例、基底节区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结合CT、MRI检查结果确诊[3];家属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需排除精神异常患者;排除糖尿病患者。
1.2.1 观察组
(1)首先出院前登记患者一般资料,包括住址、电话、座机、紧急联系人方式、家属电话、QQ/微信号等,发放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保健知识宣传手册,做好出院指导服务,告知患者家庭休养期间坚持每日测量血压的必要性,护士为患者及家属演示电子血压仪、水银血压仪的使用方法,要求患者每日记录血压情况[4]。(2)出院后第3天护士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1次,后与患者保持每周电话随访>2次;护士应合理安排随访沟通内容,重点指导患者家庭护理期间严格坚持健康饮食、生活、运动行为,强调疾病饮食原则,为患者制定运动锻炼计划。(3)每个月与患者提前约定时间,按时进行家庭访视干预,加强护患交流次数,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为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护士设置紧急联络人,将联系方式发放给患者,紧急联络人应保持24 h开机,随时帮助解决患者疑问;定期电话通知患者来院复查。
1.2.2 常规组
未行院外延续护理干预,仅提供常规院内护理,包括病房环境干预、健康指导、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
采用QLQ-C30生存质量评估量表完成评估,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返院复查时进行评价,指标包括健康状态、情绪、认知能力、社会融入度、角色等,评分标准: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高;80~89分为良;<79分为一般[5]。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s,分)
表1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s,分)
组别 n 健康状态 情绪 认知能力 社会融入度 角色观察组 60 75.12±1.06 76.24±1.10 79.32±1.04 80.41±1.10 79.52±1.08常规组 60 75.21±1.04 76.31±1.09 79.39±1.03 80.32±1.09 79.60±1.09 t 0.469 0.350 0.370 0.450 0.404 P 0.640 0.727 0.712 0.653 0.687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评分(±s,分)
表2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评分(±s,分)
组别 n 健康状态 情绪 认知能力 社会融入度 角色观察组 60 91.05±1.10 92.52±1.03 91.04±1.01 90.58±1.05 92.33±1.04常规组 60 84.58±1.01 83.56±1.01 84.52±1.10 85.12±1.02 84.41±1.03 t 33.560 48.111 33.819 28.891 41.9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医院接收的老年群体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本次研究对象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该病特点包括发病急、病情随时可能恶化,发病后应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送医。临床急救原则包括积极用药、手术止血等,但大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常见包括意识障碍、智力受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病情对患者身心康复均造成不良影响,降低生存质量[6]。为了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居家休养期间的生存质量,研究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结果。
文章结果表明入院时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加强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分析原因发现,延续性护理模式指护士做好院内基础护理服务后,为患者提供院内-院外延伸性护理服务的过程。护士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出院前制定延续随访计划,加强出院前指导,掌握患者后遗症表现,掌握其居家护理需求,了解患者身心状态。出院后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在患者疾病恢复期提供专业性的健康指导,重视饮食指导、生活行为指导、康复锻炼等,加强护患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定期进行家庭随访,监督患者按时返院复查,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