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力量思想研究

2018-10-11 10:42重庆市綦江区委党校陈兴国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同志力量

◇ 文/重庆市綦江区委党校 陈兴国

中国人民怀揣中国梦想,积极创建中国模式,用中国精神挺起了中国脊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凝聚了磅礴的中国力量。习近平汲取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和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的思想内核,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用中国智慧汇聚中国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一、发展与创新:夯实中国力量的物质根基

“经济发展总是毫无例外地和无情地为自己开辟道路”,[1]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创新、生活方式的变革,都具有决定性意义,以至影响道德、法律、政治、宗教、艺术或哲学活动,这就是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或“历史决定论”的核心要义。它抛弃了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武断的见解,又从混乱的庸俗唯物主义中逃离出来,为我们开启了认识和解析历史运动的钥匙。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崛起,只有不遗余力地发展生产力、巩固经济基础、增强综合国力,才有条件和底气推进改革、改善民生、治理社会、兑现承诺,从而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和国家的力量指数。

(一)充分认清综合国力,增强战略定力。学者胡鞍钢等人通过对GDP、能源、资本、科技、军事、信息、人力、政府、国际等九个方面的量化测评后认为,2000年以来,中国崛起、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美国衰落、综合国力日益下滑,2010年中国综合国力已是美国1.04倍,2016年达到1.38倍,2020年可能突破1.75倍。[2]这个研究结论有力地论证中国力量,极大地提升了“四个自信”。但若加上其他因素来考量,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约为美国的55%,要全面赶超美国需要大约20年。即使到了2040年左右,中国经济实力超越了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但军事等方面可能还有短板,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羁绊,要把美国远远抛在后面,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要纵观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从大局和走势中观察国际风云和国内动态,冷静、深刻分析“我们所处的方位、发生的变化”,[3]客观、准确把握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乐观,增强对国内外形势研判的战略定力,不被各种杂念束缚手脚、自乱方阵。

(二)深刻认识时代主题,增强发展能力。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是一个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向强起来迈进的时代。在这一个时代,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二战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我们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4]有充足的信心在世界版图上涂抹中国力量的绚丽色彩。但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总体没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总体没变,还有3000万父老乡亲挣扎在贫困线以下。习近平同志说,“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5]发展中“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6]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搞建设、千方百计谋发展,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执政兴国的瓶颈,补齐第一要务的短板,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取得了重大进展,迎来了一个“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7]夯实了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物质根基。

(三)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创新活力。过去,中国这艘巨轮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轮驱动,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展示了中国速度,宣誓了中国力量。在经济新常态下,习近平同志要求,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关于发展阶段的理论,当人均GDP在 5000~8000美元之间,创新驱动是发展的主要动力。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就有6329美元,踏进了创新驱动的大门,2017年已达8582美元,迈上了财富驱动的台阶。但基于中国实际,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仍然要笃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8]。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5%,发展动力要转向创新驱动,从而有效克服经济增长L型阶段的各种风险,发展节奏有快有慢,发展数量有增有减,推动经济增长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9]为“更为有力、更原始、最有决定性的”[10]物质力量注入强劲动力。

二、集聚与整合:构筑中国力量的主体框架

当共产主义思想和学说在欧洲广为传播的时候,遭遇到西方史学家的责难与诬蔑,说它是“经济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恩格斯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地提出了“历史合力论”,重申和全面阐释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不仅有经济基础的决定力、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力,更有人民群众创造力,最终汇成“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11]但是,这些力量“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12]运动的,包括相互冲突、斗争的一面,如不能有效地耦合,就会相互牵制、相互抵消,物质力可能被削弱,精神力可能被磨灭,国家将陷入无休无止的沉沦与混沌。习近平同志对“历史合力论”有着深刻地把握,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集聚与整合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加强党的领导,增强核心力量。自从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以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无不打上政党的烙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13],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中国航船勇往直前,为国家造幸福,为人民谋福利,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期盼。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14]从现实的视角来判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力量先进性最具体、最明显的体现。”[15]当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非一帆风顺,现在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必须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努力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必须重视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习近平同志认为,党内或多或少存在思想不纯、组织不净、作风不良、能力不强和“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16]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声誉。为了增强核心力量,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升,党的公信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一切的向心力日益增强。

(二)依靠人民群众,增强根本力量。漫长悠久的5000年中华文明,上演了无数的岁月更替、王朝兴衰,但都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7]今天,人民群众包含着众多的阶层,具有广泛性,人员之多、力量之大,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8]因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9]习近平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1],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谋民生之福祉、解群众之忧虑,集中力量做好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22]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十足、幸福指数攀升,形成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23]

(三)坚持海纳百川,增强统战力量。在缔造共和国、建设新时代、探索改革路、追寻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求同存异、同心同行、凝聚民心、融合民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增添了活力、作出了贡献、建立了功勋。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坚持海纳百川,党派大融合,民族大团结,宗教大包容,海内外大联欢,把各种力量都汇集和整合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个一百年复兴大业中来,“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4]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地“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25]

三、变局与突破:寻求中国力量的制度动能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活力,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是一个“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 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26]习近平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吹响了改革2.0时代的进行曲,不断变局与突破,努力“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27]

(一)改革增添新动能,解放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8]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29]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恪守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前提下,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理论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坚定,动能上更加强劲。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集中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国力量的汇聚,“胆子要大,步子要稳”,[30]大局着眼、小处着手,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限度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单兵救主,而是集团作战,既要重点突破,又必须整体发力,做到统筹兼顾,“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31]“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定改革定力,增强改革勇气”,[32]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二)改革解决新矛盾,增强社会凝聚力。“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3],有矛盾就必然会有分歧、有隔阂、有冲突,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消除分歧、避免冲突,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习近平同志积极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34],深度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处理好传统经济与新兴经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确保投资见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增利润、员工多收入、政府拿税收、环境得改善。习近平同志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努力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力量,“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35]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五年内6853多万人稳定脱贫,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为了“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蓠”,[36]习近平同志倡导并实施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37]以更开放的视角、更宽广的胸怀、更完善的机制,促进了区域协调、联动、均衡发展。“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8]凝聚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基层群众推进改革发展的磅礴之力。

(三)改革开启新征程,提升全党战斗力。确保党始终能够领导一切,就必须思想统一、政治团结,旗帜鲜明、行动一致,有令必行、有禁即止,纪律严明、奖优罚劣,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坚强的战斗堡垒,始终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与积极支持,否则“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39]十八大以来,新出台或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80余部,形成了管党治党完善的制度体系。“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40]习近平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41]从而形成了科学的权力结构体系和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4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43]使党建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传承与包容:描绘中国力量的文化景象

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44]不仅能一代又一代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而且能高度吸纳西方先进文化,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成为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45]。

(一)增强舆论传播力。意识形态是党和国家意志的集中表现,关系到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是一个根本性的方向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高举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储积了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46]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47]全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有机结合、正面宣传与反面警示相得益彰、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与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相互滋养,弘扬新时代的主旋律,传播新社会的正能量,增强了党对舆论的领导力,从而“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48]“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49]在互联网时代,习近平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与新规律,把握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节、时、度,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防止和克服理论宣讲表面化、文艺作品格式化、平台建设娱乐化、思想内容庸俗化,达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50]的目的。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习近平“以恢宏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勇气和能力……逐步找回自我,并开始彰显文化的主体性”[51],使中国走上了文化复兴之路。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创新发展,实现了“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52]“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5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54]“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55]习近平同志要求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早、抓小,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党和国家的各项活动,使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春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实施多种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以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56]

(三)重视教育引导力。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生命力、百折不挠的中华文化奋斗力、合作共赢的中华文化影响力、开放包容的中华文化凝聚力,是中国力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7]。习近平指出,要特别警惕“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58]高等院校和各级党校要勇担重担,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与引导”。[59]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刻到人们的心灵里、融入在人们的行动中,让青少年在红色基因中茁壮成长,使13亿中国人都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书写者、受益者,成为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贡献者和推动者。

五、合作与共赢:注释中国力量的大国情怀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60]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国家之间交往方式的演化,相互依存、相互推进,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线与动力。习近平同志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石,推动大国关系构建和多边外交合作,彰显了对外工作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61]展示了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使命担当和大国情怀,为中国梦、世界梦提供了坚强力量保证。

(一)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62]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效益最大化,使之走上平衡、包容增长之路;又可能引发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冲突与贸易摩擦。习近平同志一贯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拓展了合作新边界,“帮助世界经济彻底摆脱复苏乏力、增长脆弱的局面”。[63]习近平同志倡议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减少内部压力和外溢效应,以务实合作“促进国际和平稳定的关键因素和建设性力量。”[64]加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引领“一带一路”各国普惠发展,不断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65]

(二)为全球友好往来注入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代相传的夙愿,“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66]在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道路上,追求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和而不同、包容借鉴,用对话解决争端、用协商融化分歧,在国际合作中“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67]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争取更多的生存权、发展权与话语权,更欢迎他们“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实现共同发展。”[68]

(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聚集合力。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69]是习近平同志提供的中国方案。文明有差异、发展有快慢、模式有优劣,但不应是冲突的根源、干涉的理由,而应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70]习近平同志认为,如果邻居出了问题、有了难题,不要隔岸观火、不能画地为牢,而应共同努力撑起安全保护伞。“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71]更不能掺合到动荡一方去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责无旁贷,“秉持足够善意,展现政治智慧,再大的冲突都能化解,再厚的坚冰都能打破”,[72]从而为一个和而不同、和而有序、和而善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同志力量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自然的力量
坚持的力量
FOR YOU, O DEMOCRACY
同志关系
向雷锋同志学习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