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职业:新媒体环境下本科新闻学子的择业意愿及影响因素*

2018-10-10 01:22陶建杰张志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机率公关学子

■ 陶建杰 张志安

随着传统媒体广告下滑、读者流失和人员规模减少,新媒体、互联网内容创意的兴起,传媒产业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简称“新闻学子”)的需求也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如果以从事新闻工作为就业目标,当前新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仅保持在20%,甚至更低水平。究其原因,多归结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所需的一专多能,理论肤浅、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不扎实成为对传媒类毕业生的普遍诟病。①事实上,从1996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就开始采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方式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就业对口率不高的背后,除主流媒体用人需求减少或对毕业生多学科背景的要求提高,也存在传统媒体影响力衰落、对毕业生吸引力下降,整体就业竞争加剧、继续深造的比例逐渐提升等原因。

2016年,传媒公号“全媒派”联合“新闻实习生”开展的一项《传媒院系学子毕业就业意愿调查》折射出传媒学子就业选择多元化趋势。在回收的1070份有效问卷中,毕业第一意愿选择去媒体、继续深造、去媒体机构之外工作的人数,分别占48.9%、18.6%和32.5%。②国内传媒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中国传媒大学统计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签约单位属于“文化、体育、娱乐行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比例,从2015年的50%和23.87%,分别下降为2016年的39.29%和16.36%。③这些数据都反映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新闻学子,不再把去媒体工作当成自己就业的首要选择。

本文试图以问卷调查的实证数据来回答以下问题:新媒体环境下本科新闻学子的择业意愿现状如何?新闻学子愿意从事传媒业工作的比例如何、有何长期规划?影响新闻学子择业意愿的显著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增强对其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有效性、针对性,增加他们在传媒业内的择业可能性,从而落实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的要求,不断提升新闻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理论框架

择业意愿,体现职业选择的倾向,职业选择是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身兴趣、能力、特点等,结合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④社会学家帕森斯(Parsons)提出的特质因素理论是职业选择的早期经典理论。他认为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是:准确了解自己的态度、兴趣、能力、局限和其他特性;了解成功的条件,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所占的优势、机会和前途;实现上述两者的平衡。⑤该理论强调,在充分了解个人条件和社会职业需求的基础上,将两者互相对照,选择与个人特长最匹配的职业。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六种,符合职业要求的人格特征能更激励人积极工作。⑥佛隆(Vroom)的择业动机理论认为,个体择业动机取决于职业效价和职业概率。职业效价是个人对某个职业价值的主观评价,职业概率是获得某项职业的可能性大小。对择业者而言,某项职业的效价越高,获得的可能性越大,选择该职业的意愿越大。

上述理论均偏重于从心理学角度对择业行为进行解释。事实上,职业选择是综合考虑了心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后“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的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更具有解释力。理性选择理论从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出发,认为人的行为受理性支配,但这种理性不同于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含义。“经济人”的理性是指人的行为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作为选择目标,社会学的“理性人”兼具经济人和社会人的性质,既追求最大利益,又受到政治、文化、社会、情感等诸多关系的制约。

职业选择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理性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在理性选择理论框架下,必须重视职业价值观的作用。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待职业的态度、信念和职业价值倾向,主要在个体的职业选择上体现。⑦赫兹伯格(Herzberg)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奥尔德弗(Alderfer)增加了社会价值一项;国内学者宁维卫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为经济价值、声望、进取心、工作安全、生活方式五项。凌文辁通过实证研究,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发展因素三项。⑧

除了职业价值观外,作为一种理性行为,求职者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个人的能力和能够借助的各种资源,即“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决定个人获得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布劳(Blau)和邓肯(Duncan)的研究表明,影响个人职业获得的主要是个人教育水平等“后致性因素”,父亲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等“先赋性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⑨相关研究还发现,外貌条件、所学专业、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等“人力资本”要素对大学生的职业获得均有显著影响。⑩“社会资本”主要指个人所拥有的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尤其是“从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网络异质性越大,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越高;父母工作于“体制内”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兼职、实习等个人社会资本积累,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毕业生在家庭之外所认识的人的地位对他们的就业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家庭地位有助于毕业生在热门城市找到工作并落户。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本框架,从职业价值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分析新闻学子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其中,职业价值观是学生职业选择时的主观愿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是学生所具备和能依托的客观条件。大学生择业意愿的最终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文献综述

学界对职业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价值观领域。从文献看,欧美发达国家的调查多针对在职人员,国内相关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外研究均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职业基本价值取向的反应,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1)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代表性观点有二维度说(赫兹伯格)、三维度说(塞普尔、凌文铨、黄希庭)、四维度说(舍克斯)、五维度说(宁维卫、郑伦仁)。(2)职业价值观的测量工具。国外比较著名的有舒伯(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WVI)、霍兰德职业爱好量表(HVPI),库德(Kuder)职业兴趣量表(KOIS),国内较多采用宁维卫修订的WVI量表以及凌文铨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

除了职业价值观外,国内针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研究,还聚焦于影响因素,发现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气质形象、文化程度、家庭环境、人际网络、择业效能感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此外,还有专门针对女大学生、高职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旅游、法律、护理专业大学生等特定人群职业选择的研究。

在新闻传播学界,国内针对新闻学子的研究总体缺乏,其中聚焦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选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顾倩分析了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和劣势,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角度指出造成就业困惑的原因。范以锦认为,泛就业背景下,传媒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还需要在“专”上有所特长。李韧等对北京10家报纸招聘信息的梳理后发现,新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论断缺乏实证依据,就业前景依然看好。杨咏从教学、观念、实训、实践、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提升新闻传媒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举措。林林以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为例,总结出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行业倾向明显、注重行业发展与自我实现等特点,就业心态积极、注重实习时间。陶建杰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度普遍较低,校内教育和校外实习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欧美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新闻学子专业选择动机、媒介角色认知、对新闻伦理和争议性手法评价等方面展开。具体到择业意愿,桑德斯(Sanders)等的研究发现,分别有26%和27%的英国学生因为“新闻工作非传统、有社交性”和“新闻工作具有创造性、个人喜欢写作”而想当记者;而这两项西班牙学生的比例仅为3%和2%。两国学生均把本地/区域报纸作为最主要职业首选,但作为长期的职业,选择杂志的英国学生有26%,西班牙学生仅为3%,选择广播的英国学生只有6%,西班牙学生却高达28%。汉纳(Hanna)等对英国新闻专业大学生间隔31个月的两次调查发现,把新闻业作为自己职业追求的学生比例,从大一时的75%降到后来的53%,但学生最想去的媒体单位不变,依次为杂志、全国性报纸、电视台;最想从事的报道领域也不变,依次为特稿、新闻、体育。一项在巴西的调查显示,仅有39%的新闻学子今后想从事新闻业,这个比例和想进公关业的人数差不多。梅利亚多(Mellado)等针对智利1985名新闻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想从事新闻、公关、教育和研究、其他行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6%、15%、8%和11%。较之于新闻业,公关业对女生、高年级、追求工作稳定的学生更具有吸引力。科尔曼(Coleman)等把美国新闻学子选择在传媒业工作的动机分为外向型社交、利他主义、寻求名声、喜欢做新闻四类,通过层次回归后发现,白人学生在利他主义动机方面显著低于其他种族;男生、广播专业学生对名声的追求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女生、传播学专业学生对做新闻的喜爱显著低于男生、其他专业的学生。

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仅新闻传播专业在读本科生就高达23万,这个就业群体的规模庞大,但针对他们择业意愿的研究尤其是规范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从国外情况看,这方面研究尽管数量不少,但多停留在择业意愿的描述性统计,没有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聚焦本科新闻学子的择业意愿,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分析框架,从职业价值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方面,探讨影响择业意愿的显著因素。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本科新闻学子的择业意愿,让受访者选择“毕业后首份工作最想去的岗位”和“今后长期工作最想去的岗位”,分别设计了传统媒体(纸媒、广电)、网络新媒体、公关广告(包括其他相关媒体工作)、非媒体(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员工、私企员工、外企员工、其他)四类共十个选项。在此基础上,将择业意愿简化为“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公关广告)和“非媒体”两类后进行交叉分析得出四种类型:首份和长期工作都选择媒体、首份工作选择媒体长期工作选择非媒体、首份工作选择非媒体长期工作选择媒体、首份和长期工作都选择非媒体,分别简称为“死忠粉”“尝试者”“晚进者”“逃离者”。这个变量命名为“择业策略”,体现择业意愿的动态变化情况。

自变量的选择,从职业价值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方面考虑。职业价值观测量,参考了凌文辁等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中保健因素、发展因素、声望因素三个维度,让受访者通过五点量表对媒体工作的十个方面评价来反映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三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1、0.75、0.83。人力资本的测量,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新闻学子实际情况,设计了年级、专业(新闻类、传播类、其他传媒类)、学校层次(是否211)、是否党员、媒体业务技能、新媒体能力六个变量。这些变量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个人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社会资本的测量,主要从学生在传媒业的人脉资源考虑,具体通过“家庭关系”(是否有家人/近亲属在传媒业)、“社会媒体实习岗位多样性”“社会媒体实习时间”三个指标体现。

此外,还将性别、原籍地(城市、县城及以下)、学校类型(综合性、专业性、理工类)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分析模型。

(二)分析模型

由于因变量是多元分类变量,故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mlogit)。该模型可以表达为:

以上包含i个方程的联立方程组,Pi表示选择某个行业的机率(odds),β是回归系数,表示当其他自变量取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该自变量取值增加一个单位引起机率比(Odds ratio,OR)自然对数值的变化量;α是常数项,μ为残差项。在分析首份和长期工作意愿时,下标i分别对应“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四类,以“传统媒体”为参照组;在分析择业意愿动态类型时,下标i分别对应“死忠粉”“尝试者”“晚进者”“逃离者”四类,以“死忠粉”为参照组。

(三)数据来源

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作者2016年11-12月在上海地区八所高校(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实施的《新闻学子专业学习及职业意愿调查》。新闻学子,指广义上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包括了教育部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新闻传播类下属的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

作为传媒教育的重镇之一,上海地区设有16所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上述八所高校,覆盖了当下传媒人才培养单位的三种类型:综合性大学(上大、复旦、华师大)、专业性大学(上外、华政、外贸)、理工类大学(东华、上理)。调查以专业课堂为主并结合大四学生寝室发放的方式,覆盖了八所高校传媒类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绝大部分本科生,共发放纸质问卷1693份,回收有效问卷1430份,有效回收率84.47%。在有效样本中,综合性大学561人,占39.2%;专业性大学453人,占31.7%;理工类大学416人,占29.1%。其中,男生占18.32%,女生占81.68%;大一到大四的比例分别为24.34%、23.71%、31.05%、20.91%;原籍城市的占71.70%,原籍县城及以下的占28.30%;专业属于新闻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占44.76%,传播类(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占30.56%,其他传媒类(网络与新媒体、新闻传播大类等)占24.69%;党员(含预备党员)占16.19%;有家人/近亲属在传媒业工作的占12.39%。

四、数据分析

(一)择业意愿

表1给出了受访者在首份工作、长期工作上的择业意愿,以及不同亚群体之间的比较。对于首份工作,选择去传统媒体、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的学生比例差不多,均为25%左右,前三项累计达74.40%,说明大多数本科新闻学子毕业求职时还是愿意把媒体类工作作为首要选择。卡方检验表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校类型的学生,在首份工作选择上,均呈现显著差异。其中:(1)女生想去传统媒体、公关广告的比例高于男生,男生想去非媒体行业的人最多;(2)低年级学生今后想去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人较多,但他们的学长姐们则更想去公关广告和媒体外的行业;(3)新闻类学生最想去传统媒体,最不想去公关广告业;传播类学生的情况恰恰相反,他们最想去公关广告业;其他传媒类学生的择业意愿分布较为均衡;(4)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择业意愿更多元,专业性大学的学生最想去非媒体行业,理工类大学的学生最想去新媒体行业。

今后长期的工作意愿,与首份工作有了明显不同:39.01%的学生选择非媒体,想去传统媒体、公关广告的比例分别降为21.98%和20.28%,想去新媒体的仅有18.73%。总体上,还是有六成左右的学生愿意把媒体行业作为自己长期的职业选择,但较之于首份工作,有13.41%的总降幅。具体到不同的学生群体:(1)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均把非媒体作为首选,尤其是男生,近45%的人选择去非媒体;(2)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媒体工作的排序位置,从首份工作的第三,跃升为长期意愿的首选;(3)不同传媒专业的学生,都把非媒体当成长期工作首选。(4)理工类大学传媒学子长期工作意愿选择较为多元,但综合性和专业性大学的学生,择业意愿主要集中在非媒体行业。

表1 本科生新闻学子的择业意愿(首份工作、长期工作,%)

注:T检验为“首份工作-长期工作择业意愿”的情况比较,卡方检验为不同亚群体择业意愿的比较,1为首份工作,2为长期工作。*p< 0.05,**p< 0.01,***p< 0.001

如果把每位受访者的首份工作和长期工作意愿进行T检验后发现,无论是所有传媒专业学生,还是不同的亚群体,两者间均呈显著差异。总趋势是,无论一开始的职业选择如何,大多数人都会把进入非媒体行业作为长期的职业路径。

表2显示了学生择业意愿的变化情况。其中,表格对角线上的数据较大。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首份工作和长期工作意愿上保持了一致。在“跳槽者”中,比例最高的是从新媒体、公关广告、传统媒体转入非媒体,其次是从传统媒体转入新媒体、或从新媒体转入公关广告。极少有学生愿意先去非媒体,然后再去媒体。如果按照“择业策略”统计,媒体工作的“死忠粉”占57.49%,“尝试者”占16.91%,“晚进者”占3.46%,“逃离者”占22.14%。

表2 本科新闻学子的择业意愿变化(%)

(二)职业价值观

本文通过测量学生对媒体工作十个方面的评价,反映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表3显示,学生对媒体工作的发展因素(3.41)评价较高,保健因素(2.11)和声望因素(2.90)两项均值都低于中值3,呈负面评价。具体十个方面,学生最不认同“媒体工作稳定、压力小”(1.83),其次是“媒体工作同事关系简单”(2.23)、“媒体工作收入高、福利好”(2.27);最认同的是“媒体工作与专业对口”(3.73)、“媒体工作符合我的兴趣”(3.47)、“媒体工作能证明自身价值”(3.34)。男女生的态度在四项上有显著差异。其中男生对“媒体工作稳定、压力小”的评价高于女生,女生在“媒体工作与专业对口”“媒体工作符合我的兴趣”“媒体工作自主性大”三项,即“发展因素”的评价高于男生。总体上,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对保健因素的现状评价均最低。

表3 本科新闻学子对媒体工作的评价

注:括号外为均值,括号内为标准差,***p<0.001,**p<0.01,Ns为不显著。

另一个指标的测量结果也对此有所印证。在回答“如果成为媒体从业者,你认为自己最可能遇到的困境”时,选择“工作压力大”“收入不高”“个人发展空间小”“新闻管理严”的分别占34.99%、23.02%、18.96%和10.36%,“家人不支持”等其他因素占12.67%。卡方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择业策略的学生均没有显著差异。

(三)择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1.首份工作

首份工作意愿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控制了其他变量,相对于传统媒体,高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去公关广告和非媒体就业,其机率分别是低年级学生的1.724倍和2.622倍;传播类专业学生选择去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就业的机率,分别是新闻类学生的1.985倍、5.021倍和2.566倍;其他传媒类专业学生选择去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就业的机率,分别是新闻类学生的2.043倍、3.372倍、3.551倍。211高校学生想去传统媒体工作(相对于新媒体)的机率是非211高校学生的1.572倍。媒体业务技能越好的学生,越倾向于在传统媒体工作;新媒体能力越强的同学,越不想在传统媒体工作,但这两项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

在社会资本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在媒体行业有家庭关系的学生,选择首份工作时不倾向于去新媒体和非媒体,更倾向于去公关广告行业;实习岗位越多的学生,越倾向于去新媒体和公关广告,越不想去非媒体;实习越久的学生,越想去新媒体,越不想去公关广告和非媒体。但这几项的影响作用也都未达显著水平。

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媒体工作发展因素评价每增加一个单位,相对于传统媒体,首份工作想去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的机率,分别下降29.5%、44.7%和58.5%。声望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想去非媒体工作的机率下降25.9%,想去新媒体和公关广告的机率也降低,但未达显著。

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对首份工作意愿有显著影响,女生更倾向于在传统媒体就业,想去新媒体和非媒体的机率分别是男生的58.5%、53.6%。相对于传统媒体,专业性大学学生想去公关广告行业的机率是综合性大学学生的38.1%;理工类大学学生想去公关广告、非媒体的机率分别是综合性大学学生的20.6%、23.1%。

2.长期工作

长期工作意愿的回归结果见表5。人力资本方面,年级、专业依然是显著影响因素。控制了其他变量,高年级学生想去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就业(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机率分别是低年级的1.624倍、1.858倍、2.351倍;传播类专业学生想去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就业(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机率分别是新闻类专业的1.834倍、3.275倍、2.592倍;其他传媒类专业学生想去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机率分别是新闻类专业的2.708倍、3.505倍、3.072倍。211高校学生更倾向于留在传统媒体,党员更倾向于去公关广告和非媒体,媒体业务技能强的学生不愿意留在传统媒体,但上述情况均未达显著水平。新媒体技能越强的学生,越倾向于去传统媒体之外就业。

表4 首份工作意愿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注:*p< 0.05,**p< 0.01,***p< 0.001。1参考类别为“男生”;2参考类别为“原籍县城及以下”;3参考类别为“综合性大学”;4参考类别为“低年级”;5参考类别为“新闻类专业”;6参考类别为“非211高校”;7参考类别为“非党员”;8参考类别为“在传媒业无家庭关系”。

在社会资本方面,在传媒业有家庭关系的学生,更不想去传统媒体;实习岗位越多的学生,相比传统媒体,更想去新媒体,更不想去公关广告和非媒体;实习时间越长的学生,长期工作越想留在传统媒体。但上述趋势均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

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媒体工作发展因素评价每增加一个单位,长期工作想去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机率,分别下降40.3%、39.2%和53.1%。媒体工作保健因素和声望因素的评价水平,对长期工作选择去非媒体有负向作用,保健因素、声望因素评价每增加一个单位,想去非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机率分别降低26.7%和23.3%。

在控制变量中,性别对学生长期工作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较之于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的新闻学子,长期工作更愿意在传统媒体行业。

3.择业策略

表6呈现了择业策略这一动态过程的回归分析结果。从人力资本方面看,高年级学生较不愿意成为传媒业职场的“死忠粉”,采用“晚进者”“逃离者”策略的人,在机率上分别是“死忠粉”的2.181倍和2.179倍。其他传媒类专业学生采用“逃离者”策略的机率(相对于“死忠粉”)是新闻类专业学生的1.8倍。党员采用“逃离者”策略的机率(相对于“死忠粉”)是非党员学生的1.724倍。211高校、媒体业务技能和新媒体能力越强的学生,越不愿意成为传媒行业的“死忠粉”。

在社会资本方面,总体上看,在传媒业有家庭关系的学生,更不愿意采用“死忠粉”策略;媒体实习岗位越多的学生,越倾向于成为“死忠粉”;媒体实习时间越久的学生,越倾向于采用“晚进者”或“死忠粉”策略进入传媒业。但上述方面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

在职业价值观方面,越认可传媒业保健因素的学生,越倾向于成为“死忠粉”,保健因素评价每增加一个单位,采取“尝试者”或“逃离者”策略的机率,相对于“死忠粉”降低35.6%和30.7%。发展因素评价每增加一个单位,采取“晚进者”和“逃离者”策略的机率,相对于“死忠粉”降低47.6%和46.2%。声望因素评价每增加一个单位,采取“逃离者”策略的机率,相对于“死忠粉”降低30.2%。总体上看,对传媒业工作各方面现状越认可的学生,越可能成为“死忠粉”。

从控制变量看,女生成为“逃离者”(相对于“死忠粉”)的机率是男生的64.9%;原籍城市的学生成为“晚进者”(相对于“死忠粉”) 的机率是原籍县城及以下学生的47%;专业性、理工类大学学生成为“尝试者”和“逃离者”(相对于“死忠粉”)的机率,比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要低一些。

表5 长期工作意愿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注:*p< 0.05,**p< 0.01,***p< 0.001。1参考类别为“男生”;2参考类别为“原籍县城及以下”;3参考类别为“综合性大学”;4参考类别为“低年级”;5参考类别为“新闻类专业”;6参考类别为“非211高校”;7参考类别为“非党员”;8参考类别为“在传媒业无家庭关系”。

表6 择业策略类型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续表)

注:*p< 0.05,**p< 0.01,***p< 0.001。1参考类别为“男生”;2参考类别为“原籍县城及以下”;3参考类别为“综合性大学”;4参考类别为“低年级”;5参考类别为“新闻类专业”;6参考类别为“非211高校”;7参考类别为“非党员”;8参考类别为“在传媒业无家庭关系”。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呈现了新媒体环境下本科新闻学子对首份工作、长期工作的择业意愿,比较了不同学生群体在择业意愿上的差异,并从职业价值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择业意愿的显著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第一,本科新闻学子毕业时的首次求职,“专业对口”的主观愿望较为强烈。这种“对口”,既体现为有近75%的学生把去媒体作为第一份工作的首选,也体现为在媒体细分领域,新闻类的学生更倾向于去传统媒体、传播类的学生更倾向于去公关广告业。与智利、英国等学者针对国外新闻学子的调查相比,中国学生对传媒行业的从业意愿并不低。这一发现应该会让新闻教育界感到些许欣慰与自信。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既然75%的本科新闻学子对媒体工作怀有兴趣,那为什么最终只有20%左右的人进入传媒行业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二:择业意愿本身就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会随着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进一步认知、对自身能力兴趣更清晰的定位、社会实习等情况不断变化调整。更重要的是,态度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有“专业对口”的良好意愿,但就业行为最终达成,还受到岗位提供、能力满足、福利待遇、发展空间、家庭因素等多方影响。尤其是进入大四后,学生经历长达十个月的“校招”,美好的愿望往往被严峻的现实所击碎。因此,学校今后要重点加强有针对性的信息提供和就业辅导,在保护学生专业对口的主观愿望同时,通过校内外对接、全媒体能力培养、就业岗位开拓等手段,助力学生择业意愿的最终达成。

第二,对大多数本科新闻学子来说,媒体工作呈现出“过渡性职业”特点,存在从媒体向非媒体的职业意愿迁移。实证数据显示,有近四成学生愿意把公务员、事业单位、各类企业等非媒体作为自己的长期工作。无论是全体受访者还是不同亚群体,在首份工作和长期工作意愿上,大多会经历从媒体向非媒体的职业意愿迁移。首份工作想去媒体,反映了大部分人尚存的“专业情感”;进入媒体行业后,“工作压力大、收入低”等预期困境,则会消解他们中多数人的职业热情,促使他们离开传媒业。从媒体到非媒体,择业策略反映了学生们“去理想化”的过程,也是他们逐渐向社会现实妥协的过程。在职业流向上,想从传媒业跳槽去其他行业的“尝试者”占16.91%,从其他行业想再进入传媒业的“晚进者”仅为3.46%,更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想涉足传媒业,成为坚定的“逃离者”。这也说明,一方面,当下青年人就业选择多元化,职业忠诚感具有不确定性,体现出更强的自主意识、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媒体对青年精英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滑,主流媒体要保持持续的人力资本增长具有挑战性。对这种“过渡性职业”现象和趋势,也不必太过担忧,伴随互联网和公共传播业的兴起,包括平台媒体(类似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大量内容创业)、机构媒体(类似政务新媒体)等对内容生产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将给新闻学子就业选择提供更多机会。

第三,媒体行业对本科新闻学子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发展因素”方面。这一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比较一致。在组织行为学中,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再到自我实现需求,是逐级递进的过程,五种需求存在层级关系和优先级,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提升到较高层次。因此,学生们主要鉴于“发展因素”才选择去媒体业工作的择业动机并不令人乐观,甚至让我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忧虑。工资待遇、薪酬福利等“保健因素”尚未满足,行业前景、社会地位等“声望因素”也不行,过于“理想化”地去追求“发展因素”,最终就是失望带来工作热情迅速消解。奥尔德弗(Alderfer)的ERG理论指出,当寻求高层次需要的企图受挫后,会导致人们向较低层次需要的回归并有所增加。具体到学生的情况,他们怀着“个人发展”的美好愿望进入媒体,往往发现并不是这样时,会增强对收入、待遇等的期望,但这些方面媒体又不能满足,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离开。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仅仅把传媒工作作为“启动性过渡职业”。另一个方面,麦可思《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多为传媒、艺术类,以实证数据支持了这个判断。

第四,职业价值观和人力资本,是影响择业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本科新闻学子择业时的考虑因素:一是兴趣,二是个人能力,第三才是社会关系。职业价值观反映了择业的主观动机,对传媒业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声望因素现状评价越高的学生,越倾向于留在传统媒体成为“死忠粉”;反之,则可能从一开始就成为“逃离者”。这个意义上说,去还是不去媒体工作,最主要基于学生个人兴趣。除兴趣之外,个人实力——人力资本也很重要。年级越高、新媒体技能越强的人,越不愿意去传统媒体,转而进入新媒体、公关广告、非媒体。从薪资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看,这些行业的“性价比”显然都比传统媒体要好。尽管效应尚不显著,但211高校的学生更想以“尝试者”“逃离者”策略最终“抛弃”媒体业,也一定程度上由于他们比非211高校的竞争者具备了更好的人力资本。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研究中发现对学生职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对新闻学子的择业意愿并不构成显著影响。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是:从用人机制上看,传媒业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实习/见习期,这个过程主要靠“个人作品”等硬实力,与其他行业直接招聘入职的用人形式有较大差别。因此,即使在校期间实习岗位多、时间长、人脉广,但最终与能否被留用的关系其实也不大。媒体从业机会的最终获得,主要还得看个人兴趣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学生们对这一点认得很清楚。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学子身上既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又对社会现实有着较清晰地认知,既出世又入世,对工作机会的选择的确是非常“理性”的。

作为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受制于条件,本文主要采用截面数据,分析本科新闻学子对未来工作行业的选择意愿和影响因素,事实上,择业意愿还包括对收入、地域等方面的选择。同时,择业意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采用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更为合适,这些都是今后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注释:

① 胡正荣、冷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及难点》,《新闻战线》,2016年第11期。

② 全媒派:《还有多少90后肯去媒体搬砖?2016传媒毕业生就业意愿大调查!》,2016年12月,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61212113119611.html,2018年4月13日。

③ 庹继光:《一位新闻传播学教授的分析与思考——传媒专业毕业生:如何应对多元就业新挑战》,《中国记者》,2017年第2期。

④ 王冠宇:《职业选择理论简评》,《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s1期。

⑤ Parsons.F.(1909).ChoosingaVocation,Houghton Mifflin,p.148.

⑥ Holland.J.L.(1995).MakingVocationalChoices:aTheoryofVocationalPersonalitiesandWorkEnvironments.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1),pp.153-154.

⑦ 凌文辁、方俐洛:《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心理学报》,1999年第3期。

⑧ 郑洁、阎力:《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11期。

⑨ Blau.P.M.& Duncan.O.D.(1967).TheAmericanOccupationalStruc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33(2),p.296.

⑩ 宛恬伊:《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青年研究》,2005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机率公关学子
公关:我们是策划和执行的超人
杏林组曲·学子赋
向“黑公关”说NO
农资届公关指南
班上的“小雷达”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多种形式助学数千学子受益
两大公关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