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更苏雅
【摘 要】:目的:对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各组均纳入冠心病患者45例。持续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及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发生明显改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但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更佳;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也显示观察组更佳。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有明显治疗效果,但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更加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疗效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现如今,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老龄化越发严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患者体内脂类代谢异常所导致的脂质沉着于动脉膜,随着时间的增长所形成的白色斑块,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1]。有调查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因冠心病死亡的患者每年约在100万左右,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威胁[2]。伴随我国医疗水平的深入发展,抑制冠心病的他汀类药物越来越多,是临床上治疗血脂异常使用最多的一类药物。本实验尝试使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种药品对于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自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收集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3±3.10)岁。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57.20±2.10)岁。观察组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为(58.34±1.92)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纳入统计学,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在对患者采用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制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制剂等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辉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408)对患者进行治疗,10mg/次,每日1次,患者连续口服6个月。观察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482)对患者进行治疗,10mg/次,每日一次,患者连续口服6个月。服药期间,患者严禁使用其他调脂类药物。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血脂指标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晨时空腹情况下,抽取患者静脉血5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对其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记录分析。
(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乏力、肌酸激酶升高、转氨酶升高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将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t作为组间数据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检测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各项指标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液各项指标的检测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而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7例,15.56%,显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硬化病变导致的,其具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及肥胖等。冠心病常常伴随着心肌缺血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3]。因此,使用有效药物治疗冠心病是我国临床上的重中之重,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均有效果,但临床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更佳显著,有助于患者血脂水平的调节,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古远明.对于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2016,13(8):58-59.
刘洁云,秦雷,杨文,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21.
王执兵,胡鸿妍.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当代医学,2014,21(5):75-77.
孟立立.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对照研究[J].医药前沿,2014,25(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