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思路的探索

2018-10-08 01:41秦东方邢林宁刘玉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技能

秦东方,邢林宁,刘玉红

一、研究背景

2015年11月,教育部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是指导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紧扣“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主题,确立“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高职教育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最关键驱动力,激发办学活力[1];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在于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形成办学特色,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逻辑起点,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2]。

《行动计划》提出通过“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影响,支持骨干专业建设。“骨干专业”建设是有效推动高职院校保持发展动力、坚持创新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最终体现在专业发展质量上,专业有特色、有质量,学校自然就有特色,办学水平就高[3]。因此,在《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探索富有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二、基于《行动计划》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思路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建设

通过追踪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多进入幼儿园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幼儿、教学设计、艺术技能是学生必备岗位技能。另外,一部分毕业生会在几年内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或教学园长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内涵的基础,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方向方面,我们基于幼儿园工作实际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理念师德在先、基本理论扎实、核心技能过关”为原点,秉持“实用”“够用”“耐用”“好用”的原则,制定符合学生就业和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努力夯实“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模式,推行校内校外实训双轨式循环提升,实现学生岗位能力的“一体二学三上岗”三步走发展路线[4]。

图1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流程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以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不断提升的需求。构建综合知识与艺术技能、专业能力与教师资格证国考、特色发展与行业标准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助力学生终生发展。

1.理论课程体系“够用”“实用”

(1)理论知识“够用”。专业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学前教育专业要摒弃原有的理论课程落后,知识学习过多,教学内容肤浅的弊病,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重在建设能直接用于幼儿园工作岗位的理论课程体系。因此,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理论课程比例,在传统“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的基础上,增设“幼儿教育名著导读”“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课程以适应现代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要求。同时,重点建设“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幼儿园班级管理”等七门优质核心课程,以优势课程带动课程体系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2)技能知识“实用”。艺术类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掌握进行艺术教育的基本功,使用易于幼儿理解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前教育专业要改革原有的培养音乐表演、美术创作等专业艺术人才的艺术技能课程,强调技能课程的“实用”特点,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将“声乐基础”“钢琴基础”“舞蹈基础”等课程与幼儿园歌曲弹唱和表演、幼儿园舞蹈创编等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幼儿园常用教师指导用书中的儿歌故事进行弹唱、配画、手工、舞蹈训练。

(3)研教互促,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借助校、省、国家三级课题申报平台,实施“研教互促”机制,促成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按照一流标准建设优质课程,做到授课教师水平高、教学理念前沿、教学方法先进、教材规格高、教学管理科学。基于“互联网+”的思路,加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等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力度,注重课程的推广使用和示范。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电子教案、PPT、教学案例、作业及辅导、网上测试(试题库建设)、视频、动画演示、图片资料、学生作品等。

2.实训课程体系“好用”“耐用”

实训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教育见习、中期实习、顶岗实习等。学前教育专业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幼儿教育市场为立足点,遵循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通过大学和幼儿园协同培养,建立校内和校外互为补充、相对完备的实训课程体系。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好用”。学生实训不可能时刻处于幼儿园情境中,学校短期内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大规模投资也不现实,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充分的调研之后,不盲目追求实训室数量多、实训设备高端,而应建设“好用”的校内实训室。在现有教师教育专业群内共享琴房、舞蹈房、画室、数码钢琴室、奥尔夫教室、陶艺室等资源,增加、更新、维护琴房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艺术技能练习的良好硬件环境。同时,投资建设蒙台梭利实训室、模拟幼儿园实训室和卫生保健实训室等专用的实训室,学生在校内实训环节中就可以熟悉幼儿园、早教机构常用的玩教具和典型器材。通过督导实训教学有效性,确保已建成使用的实训室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耐用”。依托地方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高校和幼儿园共建实践基地,实现高校教学环境与幼儿园实践环境、高校文化与幼儿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建设“耐用”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与省级示范幼儿园等合作,开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共建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为幼儿园提供服务,同时将幼儿园作为产学研教育基地,在幼儿园获取第一手的课堂教学案例,与幼儿园合作进行省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与幼儿园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录制教材中相应的教学活动实况。继续新建和扩大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吸引和洽谈资质优良的民办园成为教师教育共同体合作单位,形成资质优良、成员多元的稳定合作关系。

(3)“一见二实三顶岗”,实现毕业即能上岗构建制度完善、运行顺畅的“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达成“一体二学三上岗”三步走的实践教学目标。即一年级学生赴幼儿园见习一周活动,体验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二年级学生赴幼儿园实习两个月,一对一师徒结对式学习优秀幼儿园老师教育教学技能,了解幼儿保教实际;经过两年半的理论与实践的双轨循环式提升,三年级学生赴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半年,全面获得幼儿园教师岗位技能。

图2 大学与幼儿园共同体建设模式

(三)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建设

《行动计划》的“创新发展”强调教学团队应从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向注重双师结构转变[5]。转型发展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实践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5]。为此,学前教育专业采用“棋盘式”师资建设思路,增强教师培养合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师资群体和梯队。

1.师资队伍人员组成多元化

“棋盘”的横向维度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人员组成,包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幼儿园教师兼职队伍、专家团队、艺术技能教师等。

(1)培养专业带头人。选拔教学和实践技能强、熟悉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态势的“双师”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外学习、交流、实践锻炼等形式,培养其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改革创新能力,能整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

(2)培养骨干教师。选拔职业教育理念先进、改革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较高的“双师”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培养使其具备课程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3)建设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与幼儿园合作,聘请在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中有专业理论基础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与幼儿园实践关系紧密的课程兼职教师。

(4)建设学前教育专家团队。聘请国内学前教育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引进高职称、高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团队品质。

(5)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培养、调整、重组等方式,使得学前教育专业拥有自己的艺术技能教师,能够参与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学前教育艺术技能课程能够与专业理论知识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岗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师资培养项目多形式

“棋盘”的纵向维度为多形式的师资培养项目,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主,借助学术研讨会、教科研项目、师生参赛等共同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教师到学前教育机构挂职制度。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专业发展方向,轮流安排所有专职教师到幼儿园或早教机构实践锻炼一个学期以上;建设周期内安排教师到具有学前国家特色专业院校访学,促进其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并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以强带弱,聚力攻坚,突破师资发展瓶颈

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和培养项目的多形式最大限度地促进了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棋盘”上的每一次交叉就是一次人员和项目的重合,“棋盘”的灵活性、开放性、联结性使得项目和人员之间能够迅速形成对应,有效地改善了年轻教师不会做、不知道怎么做的迷茫局面。以兼职教师培养为例,来自于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活动案例丰富、内容翔实,但是,兼职教师毕竟是校外教师,在工作时间和人员调动上存在困难,很难坚持参与学前专业研讨活动,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在“棋盘式”师资培养模式中,可以通过其他成员和项目之间的联结来实现对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如专兼职教师共同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学生比赛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培训和点评,共享专家团队、校内设备资源等,也让兼职教师拥有归属感。

(四)学前教育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建设

《行动计划》的“创新发展”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状态从相对封闭向全面开放转变,要求高职教育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通过开放办学及时应对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5]。

1.尝试为政府、行业、家庭提供咨询服务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深入研究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幼儿园、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发展现状,形成相关咨询报告,为政府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发挥为当地政府、行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功能,引导行业发展。通过开设父母学堂、育儿讲座等形式,为社区、家庭提供育儿咨询服务。

2.开展社会培训活动

依托本专业师资、技术、实训基地等资源条件,做好国培、省培、市培工作,为地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提供优质的在职培训;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开展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鉴定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以“够用、实用、好用、耐用”为原则,不断探索和完善“一见二实三顶岗”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校和幼儿园联合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校内外课程体系,完成“服务社会,为幼儿园、早教机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幼儿教育改革需要的幼儿园教师及保育、管理一线人才”的培养目标。

图3 “棋盘式”师资培养思路示例

(责任编辑:章永林)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技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