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高职商贸人才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积极探索并提出加强高职商贸人才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高职商贸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商贸人才
2018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培养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型商贸专业人才,越来越成为商科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努力方向。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業教育院校要勇于承担起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人才的重任,培育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基于新商业新商科新发展,将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更精、更专”的工匠精神,对高职教育立德树人尤为重要。
高职教育深度发展多年,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比逐年快速上升,受到国际市场和国内相关企业的广泛关注。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中,相对只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精心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传承和塑造,使得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留于形式,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未能予以足够重视,远不能达到教育原本的目标。作为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商贸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为社会提供拥有“工匠”般职业技能人才。
一、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对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马克思?韦伯在其《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基督新教是现代职业精神的本源。从职业史上来讲,新教促成了现代职业观的诞生,也诞生了真正的敬业精神。埃德加?沙因的《员工精神:优秀员工的职业基准》谈到,员工精神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职业基准。埃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中讲到勤奋、敬业、忠诚、自信等全部内容。国外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对我们均具有借鉴意义。在培养过程中,树立和贯彻人本思想,注重引导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自塑能力,特别重视实训环节,鼓励和要求学生多参加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地提高职业技能,并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相关内涵进行的研究。魏银霞《新时期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等。这些论著、论文中关于职业精神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涵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杨春花在《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及其培养探析》中对在校、已毕业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专访,得出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缺失和滞后是影响未来职业生涯高度的重要因素。
关于“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和价值理念研究。李小鲁认为,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高度统一,“工匠精神应该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
关于高职院校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王丽媛认为,“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关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研究,以及“工匠精神”在具体专业与课程中的实践研究等。张斯元认为,要从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就业创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等方面对学生渗透和塑造工匠精神,让他们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综上所述,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对高职教育、职业精神以及工匠精神三者的契合研究较少,从发展趋势来看,三者的契合也将是未来高职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二、培养塑造高职院校商科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点在于,培养出一线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所展现的是工匠专而湛的职业能力,技术“工匠”专注的职业精神更是高素质最好的诠释。
(一)“工匠精神”飞速提升外贸技能的有力抓手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的,而对职业技术文化的培育是很少涉及得到,反言之对职业技术技能执著追求和坚守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甚少,这就是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本质。因此,我们职教人应该讲“工匠精神”引入到职业教育中,尽可能地减少这样类似的职责缺憾,将高职商贸人才的培养方案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并真正将“工匠精神”落实到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里,以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工匠为契机,深化商科教学改革。
(二)“工匠精神”积极融入商贸行业的职业特点
高职商科是为外贸、电商、物流、金融等行业培养高职商务管理人才,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面向外经外贸以及相关企业,掌握一定的商务经营和管理能力等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从业职业资格证书,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操作与管理、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国际物流操作、国际金融市场调研与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工匠精神”助力实现“新”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复合型商科人才是兼具较好理论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更需要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呼应。使用“工匠精神”的内涵来重新认识与评价商科的职业素养,将高职院校商贸人才职业精神培养工作与之相适应,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可培养出具备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亦可让商科人才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浪潮中继续传承并创新,按照“工匠精神”的思想高度来规范、提升自我,才能够在结构转型与“中国创造”的发展道路上做出表率,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时代新商科专业技术人才。
三、新商科人才职业精神培养的历史机遇及其障碍
(一)新商科人才职业精神培养的历史机遇
在全球一体经济化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商业、技术和人文愈发深层次融合的新商业时代特征需求,高职院校的的教育研究工作越来越凸显出“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企业、机构的运营发展一样,所处的时代环境,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模式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强度与速度不断涌现。“新商科”即是知识、技能、素养的新融合。在快速变化的当下,要转变教育理念,预见未来趋势变化;要制定行业标准和特色标准,使行业发展更规范化;要加大对培养内容与培养载体的创新与开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新商科”的出现带来了商业人才市场的一场历史性的革命,并由此沿着人力资源供应链延伸其影响,高校的商科人才培养重点面临着重要的抉择。
(二)新商科人才职业精神培养的障碍
第一,政府相关部门认知深度不够,培育“工匠精神”实为社会急需。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点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处于急速发展的中国,快节奏的生活,愈来愈强的诸多压力,中国社会普遍求速度,轻质量;求外在,轻内涵。企业破产,出口产品被限制。在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社会人都变得浮躁,追求快利益,忽略了产品的真正灵魂所在。所以我们的国家更需要专而精的“工匠精神”,在世界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商科人才职业精神有一定的缺失。经济发展越快,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一项完整系统的工作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员工的专业职业精神变得尤其重要。专业化精细分工社会急切需求“工匠精神”的企业和员工,反观我们当下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部分高职学生往往最缺乏的就是这样的品质,他们以“自我”中心,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日常工作中都极缺失团队协作精神,这样是无法开展后续工作。商科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不够深度、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全面,“工匠精神”育才计划远远背离了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教学,结果不光影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而且更加缺失了“工匠精神”,从根本上达不到培养现代商科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第三,高职教育对接并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职业精神包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极致表现,职业精神又寓含于“工匠精神”之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大众化、普遍意义上的“职业人”,而不仅仅只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因此,应该培养学生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和核心的职业精神。作为高素质商科技能型人才,担负着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的责任,只有培养科学的职业精神,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由此可见,培养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立足职业、企业,实现人生出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四、如何将塑造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商贸人才职业精神培养有机结合
(一)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应充分重视和积极倡导“工匠精神”
在日益繁杂、风云变幻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政府成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后备保障力量。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存在不足:相关改革举措和政策不能落实到位,涉企收费多、群众办事难等问题被群众指责,行政执法中存在诸多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等现象,尤其是少数办事干部不作为或作为不力,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杜而不绝。急需将“工匠精神”融入政府工作,使得政府精神与人民群众先进精神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培育商贸人才“工匠精神”,不能仅仅依靠“大国工匠”榜样的激励,而是从根本上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不断完善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努力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二)从微观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应在文明社会全面推开
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是社会高度文明的起点,“全民崇匠”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先决条件。纵观世界文化历史,无论是毕加索还是鲁班,这些古老的出色工匠,与艺术家同享盛名,地位是崇高且神圣的。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实质是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这既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三)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培育“工匠”的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起这样的重大历史责任
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劳动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相关高职院校在校教育的多模式多渠道实施。一要深化现代商科职业教育改革。以改革的思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新商科职业教育。二要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在古代,“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对工匠精神的诠释很全面,师傅对学徒手把手传授技艺,与教师对学生各知识点的精讲传授不谋而合。学徒在长期的实践中提高技艺,在体验中不断的感受并形成精、专、悟的职业精神。经过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言传身教、自我感悟,精神升华,更加有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不断养成。
(四)从校企合作来看,近年来,由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的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越来越频繁,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注入了新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邀请企业导师为学生现场授课,学校就是企业,学生就是员工,同时企业导师在授课过程中无形地将自身的做事标准、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的管理文化渗入课堂之上。传递企业品牌内涵与“工匠精神”,使得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为企业缓解了专业人才的选择、培育、维持等问题。在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方面有了更好的解決途径,能更好地不间断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观、社会观。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214000)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2]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3]施玉梅.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培养路径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2).
[4]谢盈盈.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探究[J].辽宁教育,2018(2).
[5]何伟,李丽.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4).
[6]石搏.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
[7]段晓聪,陈菲菲.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文科类人才“新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8]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5).
[9]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0]秦政强.企业文化教学与职业素养培育研究[J].时代经贸,2017(34).
基金项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塑造工匠精神:高职商贸人才职业精神的培养路径研究”(编号:KJXJ17405)。
作者简介:杨慧(1980—),女,江苏泰州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