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龙
[摘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之一。优化科学教学流程,应从科学探究理念出发,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拉开课堂教学序幕,在探究活动中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在研究成果的展示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7-0086-01
教學是一项由教师引发、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不同的学科教学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流程的预设之中。本文结合科学探究理念,就小学科学教学流程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拉开课堂教学序幕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这说明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所以,在预设科学教学流程时,教师应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拉开课堂教学的序幕,以问题情境呈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对学生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单纯传授教材知识结论,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应着力创设适合学生的探究悬念、问题情境。一方面,教师要坚持教学目标,精心筛选教学材料,紧扣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应有所拓展和延伸,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入手,提出一些有趣的、真实的、生动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时,教师可以“世界地球日”为教学切入点,通过环境恶化与保护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球知识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在现象观察中提出问题。如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各小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同,笔者引导学生推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认为和线圈圈数的多少、电池的数量、电池的接法、线圈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有关。学生还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要用绝缘导线来绕线圈,能不能改变绕线的方向?这些问题远远超出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反映出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
二、在探究活动中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课堂教学的中间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部分。对科学教学而言,中间环节主要由探究活动构成。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如何开展?我们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即要求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实验操作、社会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收集信息,然后处理信息。这些环节都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被课本上的结论影响。二是要突出开放性。探究活动强调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开展一系列活动,使问题解决方式多元化与多样性。三是突出生活化。“学习与生活、实践是统一的”,探究活动必须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面向学生的真实世界。这样的探究对学生而言,才是有趣的、鲜活的、有意义的。比如,在教学《物质在变化》单元的第一课时《我们周围的变化》时,笔者设计“研究蜡烛的变化”的教学环节,通过给蜡烛加热、燃烧蜡烛,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写在活动记录本上。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蜡烛熔化、凝固和燃烧的不同之处,并归纳出物质变化的两种形态。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水的三态”等,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三、在研究成果的展示中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研究结果的展示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流程的收官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探究活动的升华。如何做好教学流程的收官环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注重规范。在教学中,笔者设立探究成果展示的“四定”要求,即规定展示人员(做到全员参与)、规定展示用语、按规定展示内容、规定展示程序,通过“四定”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二是注重细节,讲演结合。“讲”,就是清楚地陈述、表达研究结论。“演”,就是通过PPT及演示实验,展示探究的过程、方法以及得到结论的依据。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其他同学提问、质疑、补充,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提升认识。三是注重评价。评价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显微镜下的世界》时,笔者预设了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表达的展示活动。由于不同的小组选用了不同的观察工具观察不同的事物,展示结论丰富多彩。利用显微镜观察的小组,得出“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的结论。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