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丽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呢?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7-0126-01
1.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突破把教学过程的任务看成是向学生传授数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该充满内在活力,表现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觉需求,对学习进程的高度负责和对学习活动的充分自主上。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身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但教学必须越过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走在学生智力发展的前面,让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学习数学的欢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变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探究法在这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如教学“十几减9”是,首先由一个实际问题引人,“小明家来了一批客人,为了招待客人,小明洗了11个苹果,客人吃了9个,还剩几个苹果?”由问题引出题图,当学生直观数出还剩两个苹果后,教师进行目标激励:不看图,谁能想出怎样计算?学生就会主动搜索自己原有的、与新问题最接近的认知图式9+()=11,11-10=1,9+1=10等。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创造。学生有多种思维方式:(1)想加算减;(2)先减去10,再加l;(3)9和11都先加1再相减;(4)先算10-9,再算11-10,再把两个差和起来;(5)11先减去1得10,10再减去8;(6)11可以分为9和2,所以11-9=2;等等。教师安排学生互相交流想法,用“13-9=?”来验证自己的发现,互相出题,寻找十几减9的规律等一系列自主探索活动,使教学过程得到了明显优化。
2.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的思维的问题性,即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中我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只在课堂教学中,课后同样要保护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如当学生在课外自学遇到困难时,主动向教师(或同伴)请教提问,即使有些问题过于简单,教师也要认真倾听,乐于给予启发解答,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悅,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也促使他们主动向教师(或同伴)提出问题,逐渐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学习问题。
3.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们动手练习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教师要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实践操作的环境,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增加了对数学的了解,掌握了数学的规律,并且能够主动利用这种规律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当它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学生就能够在不断动手和探索中对数学未知世界有新的发现,从而不断成长。并且,在获得了新知的过程当中,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例如,在“拼积木”的活动中,让学生把相同的长方体组合成不同的正方体,再把相同的正方体组合成不同的长方体,通过不断变换,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同时交流和探讨,教师在旁边给予鼓励和赞美。
这样的动手学习,学习环境温馨,学习氛围宽松,创新意识容易得到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有增无减。这样的实践活动,也许就是学生们打造的将来的数学王国的一块基石。这样的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能打开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思路,就能够促进学生们在数学方面的成长。
4.转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
4.1 凸显正确教学示范过程的趣味性。小学数学知识的构成呈现出经验性、基础性的特征,学习者更多的是通过对自身或者他人经验的观察、理解、抽象来形成数学解题行为。另一方面, 基础性的知识对教师的示范、讲解要求更高,既要讲明知识,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通过有意模仿、记忆数学运算,小学生可表现出正确解题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同伴榜样的正确示范,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尤其重要,这是引导正确学习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4.2 提供必要的错误案例行为。替代性经验指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他人错误行为示范导致的不良后果会给学生避免重复发生此类行为的启示。小学生身心发展已经达到可以从别人的错误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自己再犯的水平。新教材在编排上通俗易懂,但是提供的材料相对较少,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内容中易错题型举例讲解。将类似的先做类比显示区别避免学生犯不必要的错误,提高教学效率。
4.3 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学数学概念和规则的学习不是背诵的结果,而需要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给学生制定的练习任务要目标明确,使学生能有意识、主动、积极地对待练习。练习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慢后快。每次的练习时间也不宜过长,不然只会变成机械的演算,磨掉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练习的形式要尽量多样化,这不仅可以保持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的稳定,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灵活多样运用技能的本领,形成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