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花
【摘 要】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应侧重于指导学生观照文本,整体着眼,掌握篇章的文法结构,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从品味课文题目、关注角色人称、研究谋篇技巧、探索文本思路、感受跌宕情节、揣摩组材要领等方面入手,探寻写作秘妙,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篇章;表达方式;整体结构;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第三学段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但在常规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到了第三学段依然采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方式,把教学重点放在品味关键词句、领略段落表达方式上,缺少从整体着眼、大处落手的观念。那么,教师该怎么做呢?
一、品味独特文题,领略命题方式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多数作者在命题时下了十足的功夫。综观教材目录,不少文章的标题或简练含蓄,或新颖形象,或贴切生动,或紧扣中心,宛如文章的眼睛。关注文本题目,潜心地读、品、析,不仅能悟出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还能感受题目折射出的迷人魅力。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标题看似寻常,实则意义深刻,也有品读的价值。课文的题目有点长,而且文章明明写的是伯父,为何不直接以《鲁迅先生》《我的伯父》或《我的伯父鲁迅》等为题?这令人深思。称呼是情感的传导器。“先生”是对年纪比较大的、有学问的、享有崇高社会威望的人的一种敬称;“我的伯父”表明了“我”与鲁迅先生的关系密切,是同一家人。因此,从标题即可得知,作者是通过自己的回忆来写鲁迅,真实可信。
二、关注角色人称,读出隐藏深意
写作时,选用不同的人称,得到的艺术效果会截然不同。文本中,一些典型的人称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善于发掘,引导学生读出人称中隐藏的深意,探寻作者的用意。
如《鸟儿的侦察报告》(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文中,作者和鸟儿都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出现。难道作者就不担心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分不清“我”指的是哪个?这样写作的用意何在?这个知识点就具有探究的价值。这是一篇科普童话,用“我”贯穿全文,文中“我”委托朋友“鸟儿”去侦察,第一人称凸显真实,有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鸟儿的四则报告都是以独立片段的形式出现的,用它的口吻(“我”)进行汇报,比起用第三人称,更能给人一种真实感。虽然文本里有两个“我”,但角色的面貌清晰,读者不易混淆。
三、研究谋篇技巧,习得精巧结构
每篇课文在谋篇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或讲究前后呼应,或巧设悬念,或点面结合,传达了作者的意图。精巧的谋篇布局是文章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经过作者精心构思和设计而成的。有些文章,在组织材料的时候,打破常规的顺序,展現了特殊的段落结构。教学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领略布局的精巧。
如《鸟儿的侦察报告》一文的谋篇布局独具一格。文章开头的几个自然段交代了侦察的原因;中间部分呈现了四份侦察报告,每份报告都写在一个独立的方框里,就如同写在一张白纸上,每份报告后面还附有作者的感言;最后两个自然段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失去鸟儿的痛惜之情。回头看中间的这四份侦察报告,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有相似之处,即基本按照“报告题目—描写状况—分析原因—表达心情”的顺序记叙。如此谋篇布局新颖独特,和学生以往接触到的文本迥然不同。教学时,教师必须紧紧扣住这个特色,引导学生除了体会报告的内容,学会言之有物外,还要揣摩作者把每则报告独立出来的好处,分析四份报告的相同点,习得表达形式,感悟布局之精巧。
四、探索文本思路,体悟言之有序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留有作者思考的痕迹,线索清晰。教师引领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也能解决写作言之无序的问题。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在叙述时,把五件事分成五部分,用空行的方式分隔开来,分别以“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次”“有一年的除夕”“一天黄昏”“伯父逝世以后”等看似没有规律的顺序进行排列。如果打乱这几个事例的出现顺序,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我”是回忆鲁迅先生的主角,共回忆了五件事:(1)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我”和伯父谈读书,伯父关心“我”的成长;(2)有一次吃饭时,伯父谈“碰壁”,抨击旧社会;(3)有一年的除夕,我们一起放烟花,伯父渴望光明;(4)一天黄昏,伯父救助了一个黄包车夫,关心劳苦大众;(5)伯父逝世后,女仆阿三回忆伯父忘我地工作。这五件事情虽然独立,但又有内在的联系:其一,按时间顺序排列,即从生前写到逝世后;其二,从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入手,先写自己与伯父的事,再写他人与伯父的事;其三,作者是按照“治学态度—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心中的渴望—对人民的态度—忘我奋斗”这样的顺序来安排写作材料的。因此,写作顺序调换不得。
五、感受跌宕情节,领会艺术匠心
叙事作品通常是由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与人、人与物或人与环境的具体事件构成的,在情节的铺陈上都是有讲究的,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平静……生动曲折,扣人心弦。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越有利于塑造角色性格。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赏析情节设计的巧妙之处,领略作者组织情节时所显现出的胸有成竹、高屋建瓴的艺术境界。
以《成吉思汗和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为例,这篇课文的情节跌宕起伏,围绕成吉思汗想喝水,鹰再三打翻他手中的水杯展开描写。第一次,鹰“打掉”水杯,成吉思汗“抬头一看”;第二次,鹰“撞翻”水杯,成吉思汗“有点生气”;第三次,鹰再次“撞翻”水杯,成吉思汗“真的生气了”;第四次,鹰“扑掉”水杯,成吉思汗“气急败坏”,摘弓射鹰。作者展示了成吉思汗的情绪变化与鹰的“任性妄为”所构成的矛盾,把故事一步步地推向高潮,让读者的心揪得紧紧的。相信此时,谁都会指责这只鹰无理取闹。然而,文章最后笔锋一转,以成吉思汗发现水池中有毒蛇后懊悔不已为结尾,使情节曲线一下子由高峰落入低谷,让读者与成吉思汗产生共鸣——“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就是这篇文章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这般情节跌宕起伏的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脉络,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把握作者的意图。
六、揣摩组材要领,学习凸显主旨
写作犹如搭积木游戏,要想让建筑雄伟壮观,或玲珑俊秀,或别具一格,“建筑师”就必须有识材、选材、用材的能力。文章的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作者在写作前,必须按照一定的写作意图,对和中心有联系的材料进行筛选。素材是否生动、新颖,决定了文章是否有生命力。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选了谈《水浒传》、谈“碰壁”、观焰火、救治车夫、关心女佣这五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关爱孩子、严谨治学、憎恨黑暗社会、向往美好生活、关心劳苦大众、顽强忘我工作的特点。在多数文学作品中,作家都习惯写三个左右的事例。“三”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表示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却写了五件事,会不会偏多?能不能少写一两件?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本课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作者从关爱家庭到关爱社会,从认识现实到追求光明,从“我”的回忆到别人的回忆,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选材,所选取的材料都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课上还要让学生明确,要真实地表现一个人的内在,就应该选取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的事例进行写作。
总而言之,对于已经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作用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着眼点,侧重于指导学生观照全篇,掌握篇章的文法结构,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提升语用能力。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