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摘 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中,也在逐渐引入信息服务模式。文章以高职院校中的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究并提出信息化管理的新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8-0173-0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领域,如何进入信息技术,拓展管理服务空间,实现管理与服务全面升级变革,是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改革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高职院校中的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究并提出信息化管理的新对策。
1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概述
在高职院校中,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利用馆藏图书向学生提供服务,这种管理方式比较单一,越来越暴露出诸多弊端。
1.1 管理模式存在封闭性,扩展空间有限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多为传统管理你模式,其管理时间、方式、程序、制度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管理比较封闭,开放程度较弱。具体表现个方面。首先,图书占用空间较大,没有合理开发信息化图书阅读模式。其次,开放时间受到限制,严格限定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服务时间有限,几乎没有24小时服务项目。在此是图书管理信息更新速度较慢,很多实效信息仍然存在,干扰了学生对图书信息的查阅。最后是馆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普遍较低,只能够提供的咨询问题解答,而不能进一步的提出更深层次的服务。
1.2 管理及服务模式比较传统,主动性较差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及服务中,忽视书籍的使用价值,而且服务积极主动性较差。多为书籍的简单储存、查阅,出现重视储藏,轻视使用的现象,导致很多书籍资料都失去了本身的使用价值,将读者置于相对被动的局面,很多高职院校中的服务仅是提供一些相对浅层次的文献服务,而针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咨询基本无法满足。图书馆的各种信息多以纸质书籍形式保存,而电子云端资料储存与查阅服务缺失,此外光盘、磁盘等方式的储存方式较少、利用率也不高。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方式与内容单一、服务的主动性也较差,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更加全面、贴心、便捷的服务。
1.3 信息不全面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仍采用传统方式来加工文献,基本形式就是工作人员对书籍等文献资料按照分类、登记、入库、整理,读者对书籍等进行阅览,因为资料更新、流通速度较快,文献加工速度难以满足书籍的更新和流通速度,使得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重复率十分高,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标准及衡量标准不够科学,很多图书馆以学生人均藏书作为管理服务标准,缺乏信息技术应用等考量要件,这就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水平比较落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为滞后。
2 高职院校各类读者对图书内容的需求分析
当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随之而来,然而高职院校中的各类读者的原有阅读需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他们依然将图书馆作为各类信息和文献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然而对内容的需求却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具体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學生对图书内容的需求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拓展和丰富所学的知识,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能为学生提供的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教材、专业参考资料等,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力的职业技能指导资料等书籍更是学生在未来所需求的,指导资料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当前形势,与时俱进。同时加强与高职院校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院校内部相关院校的交流,加强了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同时拓展了专业范围。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就业培训讲座。
2.2 教师与科研人员对图书内容的需求
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另一个主要的阅读群体,他们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教学或者科研工作,因此他们的要求体现在准确、快速、全面和更新方面,要求书籍有很强的专业性。为了满足这个阅读群体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应当信息化,应用强大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能够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信息库,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全面、更专业的文献资源。
3 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1 面临的挑战
3.1.1 学生对获取信息的需求日趋复杂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也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环境让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产生的阅读需求也不同,在高职院校中,阅读群体身份的多元化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读者中有教师、学生、科研人员、职工等不同的阅读群体,这样造成了对内容的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图书馆在满足不同的阅读群体的时候难免会有“众口难调”之感。
3.1.2 图书馆馆员素质仍需提高
提高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这是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保证[ 1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于高职院校师生的服务机构,由于教育经费所限,薪资上无法吸引到的极高素质的馆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很大一部分图书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不愿选择图书馆行业的工作,直接导致了馆员总体素质较差,馆员缺乏高素质人才,并且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
3.2 面临的机遇
3.2.1 信息技术为图书馆管理提供支撑
信息技术如今已经拓展到生活的各方各面,在图书馆变革中的作用尤为明显,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应用得便捷性和高效性已经被人们认可,信息技术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实现图书馆的高效管理,节约了大量管理成本,节约的资金就可以投入到图书馆硬件的建设上来,同时有更得多薪资来吸引高素质的馆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2.2 信息化加速了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更新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前提,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既是实践的产物,也是实践中再加工的原材料。在科技行业中,信息的实效性更为明显,更新的及时与否更是关系到了最新的信息能否创造价值,各行业对信息和技能水平需求的日益更新换代使得图书馆信息收藏量的增加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
4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
4.1 建立专业化信息技术数据库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大部分都是以实体资料的形式存放,缺点在于查询、登记、整理、保存时工作量庞大、效率较低的问题,今后的可利用信息技术,将所有实体信息资料转化成为数字信息来进行记录、查询、登记等建立信息技术数据库。专业性、职业性和技能性作为高职院校建校的根本核心,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将传统的建馆理念转变为实现信息资料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作,在这个大目标下,稳步构建一个内容完善、专业性强的信息技术数据库,也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中图书馆的努力方向。
信息技术数据库具有的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数量限制、获取量不受限、获取速度极快等优点,青少年阅读群体占读者的比例极为庞大,他们在心理上更加倾向于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建立信息技术数据库可以有效地减低信息查阅的难度,通过互联网将各个院校的信息资料转变为电子资源建立起相关的联系,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内容,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了信息的传播广度。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积极采取措施,其中,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可行的途径[ 2 ]。
4.2 建立数字图书馆
传统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想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变,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机遇。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提高数字化图书资料在馆藏中所占比例;其次还需要通过当前的各种阅读量大的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最后,数字化图书馆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其主要任务将传统的图书、文献、资料转变成数字信息,并及时准确的对资料信息的更新,对读者的反馈对数字化图书馆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和提升。回答读者的参考咨询服务,有的放矢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专项的服务内容,提供较传统图书馆更优质的服务。
4.3 全面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作为一个图书馆的驾驶员,馆员综合素质在图书馆的管理中的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环境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还是有很大难度和距离的,馆员作为推进信息化的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综合素质也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否能成功改革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信息化潮流的推进,传统图书馆得管理模式必将被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所取代,同时,对馆员的能力要求也会随之改变,从传统单一的借还服务变为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由于这种服务模式广泛的受到欢迎,而得到推廣[ 3 ]。
作为一个高素质的馆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图书馆学,还需要相应掌握计算机技术、情报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运用,满足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需求。高职院校可以从两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其一,对馆员的任用设置一定的要求,包括专业技能和特殊技能;其二,定期对馆员分批进行对管理与服务项目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培训和交流,通过以上两点,从根本上提高了馆员的起点,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提升,从而全面、有效的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还可以优化人才构成的结构,完善图书馆管理模式,最终是实现图书馆的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的读者,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主动为读者提供全面、实时、专业的信息,实现真正意义的全面信息化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薛丽荣.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0(24):66-67.
[2]尤晓静.数字时代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探析[J].赤子,2014(9):140-141.
[3]魏辅轶.学科馆员的神话[J].图书馆杂志,2004(7):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