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科技图书编辑效率的方法

2018-09-27 20:34罗章莉
科技传播 2018年17期
关键词:科技图书

罗章莉

摘 要 科技图书专业性强,内容庞杂,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对编辑的编辑素养和学科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编辑的工作量日益增加,因此编辑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提高科技图书的编辑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书稿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能达到出版要求。笔者总结了近10年来在科技图书编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策略,与大家分享,希望科技图书的编辑能从中有所收获或得到启发。

关键词 科技图书;编辑效率;图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8-0010-02

科技图书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技文明的使命[ 1 ]。图书的质量是图书的品牌,是出版社的生命力。科技图书质量出现了问题,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轻则影响图书的可读性,重则会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严重后果,如因为参数的错误导致设备损毁或生产废品,因为单位的错误导致药剂用量不当,也可能会导致其他重大的事故或经济损失。而图书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书稿编辑加工的环节。

科技图书涉及的领域很广,专业性强,特别是一些科技类专著,内容繁多,结构复杂,含有大量的数据、图表、公式和专业术语等,且出版周期相对较长,这些对编辑的编辑素养和学科素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编辑,特别是年轻编辑,在加工这类稿件时容易感觉千头万绪,手忙脚乱。虽然一些编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但仍然会出现做无用功、拖延稿件,或者质量达不到出版要求的合格标准等情况。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编辑的工作量日益增加,因此如何提高科技图书的编辑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书稿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能达到出版要求,是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近10年的科技图书编辑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策略。

1 在图书成稿的过程中提升书稿的规范性

与过去出版社主要接受书稿投稿的方式不同,现在的出版行业,强调编辑的图书策划和组稿能力,对于一些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选题,或者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的选题,编辑往往需要做好前期策划和组稿工作。而一些科技专著或系列科普作品等,通常是由主编统领,多位作者分工完成的。

作者虽然熟悉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对于出版物的常用标准、规范一般了解得不多,在写作书稿的过程中容易使用一些不太符合出版物规范要求的表述,例如,使用废弃的单位,出现不规范的译名,参考文献的格式不符合要求,量和单位的正斜体、上下标、大小写等不准确[ 2 ]。因此,编辑在参与作者讨论书稿的过程中,需要将出版物的常用标准及规范向作者进行宣传和强调。与统稿人员也要多进行沟通,请他们做好全书体例统一等工作。这样形成的稿件在总体上会比较规范,减少了编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提高了编辑效率。

2 利用Word软件的现有功能编辑书稿

现在作者的稿件一般都用Word文档的形式,编辑在加工稿件时,不要急于将书稿打印出来。在保留原始文档的前提下,充分、熟练地运用Word軟件的现有功能,对书稿进行一些粗加工,初步消灭一些差错,从而提高编辑效率。

Word软件处理技巧较多,编辑在实践中应多加尝试和研究,从而能够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例如,出版物中必须统一翻译的名称,规范名词术语,因此可以在Word软件的常用工具栏中建立自定义命令按钮,将公认的、规范的专业术语放入自定义的命令按钮中;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经常出错的术语、名词、缩写词条等,也放入自定义命令按钮中[ 3 ]。

书稿编辑时,在屏幕上点击命令按钮,再点击相关的词条,即可将其导入文档,以统一替换不规范的表述。又如,稿件中多处进行相同修改时,查找功能可以保证修改不出现遗漏的问题。另外,黑马软件也是编辑加工的重要辅助软件,通过黑马软件扫描Word文档,可以直接发现一些错别字或不规范表述,减少了后续编辑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编辑效率。

3 充分利用作者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编辑虽然对于学科领域知识不能达到非常精深的程度,但是根据多年的编辑经验,比较容易发现书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某些数值、符号在书稿中前后不统一,某些数据与其他数据偏差较大,某些表述与常规表述不一致,某些文字表述与所配文字不一致等。

笔者认为编辑在工作中要做到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只要认为可能存在编校疑点,就要多思考、多推敲,勤查学术资料、工具书等。但对书稿进行改动时需要谨慎,没有把握的疑点,编辑最好不要轻易地直接修改,以免因专业知识的缺失而改错,影响科技图书的权威性。但如果所有的疑点都由编辑去查阅权威资料进行解决,那会大大加重编辑的工作负担。最好是将有疑点的地方进行记录或标注,可以运用Word文档中的批注功能,在文稿的相应位置旁边批注存疑的原因,一一反馈给作者进行审核,请作者反馈修改意见。也可以将这些疑点集中起来,与作者面对面进行沟通,如果作者当面不能解决的或解释不通的,由作者带回去继续进行核查并反馈解决方案。

另外,一校、二校或三校的稿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都请作者进行通读、审读,充分利用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降低书稿的差错率。

4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加强专项统查

编辑加工的内容主要包括消灭差错、文字润色、规范统一、标注字符、核查引文、图表处理、核对资料以及其他整理工作等[ 1 ]。在书稿加工的过程中,编辑一定要把握修改的尺寸,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编辑在加工书稿时,最好是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完整得完成,从而更好地理解书稿并能处理好诸多细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编辑工作会被打断,有时候中断的时间还会比较长。有些书稿因为篇幅较长,会有两三个编辑一起完成相关工作,每个编辑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可能导致一些局部问题没有在全书进行统一解决。因此在二校或三校的时候,有必要对书稿中易错的环节重点进行全书统查,即每一次只对书稿中一个环节从头到尾进行检查,这样可以从全书的角度进行统一、规范并且发现问题。统查的环节主要包括标题、序号、英文注释、表格、图片、参考文献、公式等。例如,英文拼写是非常容易出错的环节,特别是一些科技名词,非常相似,或是拼写很长,要集中起来逐个进行核查。另外,英文注释出现的位置也要核查,是否是首次出现,后续是统一都用英文表示,还是中英文表述混用等。

5 重视每一次核红的环节

稿件的校对一般需要专职的校对人员,校对是稿件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虽然校对人员一般会认真地对修改后的稿件进行校对,但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其中核红环节,编辑不能完全依赖于校对人员,自己也要认真地进行核红。一是因为部分校对人员会出现疏忽,对一些改红会有遗漏。二是因为编辑在改的过程中由于精力不集中等原因难免会有笔误、改错、前后不一致等问题,而随着编辑加工的节奏变快,工作压力增大,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概率会增加。但校对人员在核红时通常无法辨认出这类错误,如果没有核对出来,就会导致书稿因为编辑加工而产生新的错误,这样反而得不偿失了。

原稿的保存和核对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出现编校疑点,需要翻看原稿,以便确认是否是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导致书稿表述与原稿出现了偏差。笔者就曾经对一本图书中某个数据的单位有疑问,通过上下文进行推敲后仍然不能确认,之后翻查原稿才发现,原稿中是“mg/g”,排版后的稿件中却变成了“mol/g”。科技图书中通常有大量图稿需要处理,在后续核图的过程中,编辑也应对照原图进行核对,不能只核改红的部分。

6 结论

科技图书的编辑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编辑加工的过程是精益求精的过程。编辑要有宏观意识以及整体把握书稿的能力,加强编辑规范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对常见错误的敏感性与识别能力,加强计算机技能的训练,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在工作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和总结,在相关学科领域进行知识的积累,这样可以提高编辑对书稿的处理能力,进而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浅谈科技图书编辑加工的技巧[J].科技传播,2018,10(6):150-151.

[2]俞跃春.怎样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J].科技风,2011(15):63.

[3]刘铁英,张小白,叶慧玲.利用Word软件提高编辑效率[J].学报编辑论丛,2007:138-140.

猜你喜欢
科技图书
新时期科技图书编辑能力与素质研究
培养提升科技图书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如何做好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
科技图书引进的国际化视野拓展
科技图书编辑必须具备的审稿能力
浅谈科技图书中的五类常见错误
论科技图书编辑如何提高自主策划水平
如何做好科技图书资料室管理工作的探究
对科技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几点认识
保证科技图书质量的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