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思考

2018-09-27 20:34杨利
科技传播 2018年17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

杨利

摘 要 在多媒体融合的今天,期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作为传统媒体,思考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生存,让传统媒体焕发出新生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只有抛弃固化思维,融合发展,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才能踏上时代的节拍,走出困境,走上光明的坦途。

关键词 期刊工作;融入新时代;融合发展;推陈出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8-0001-02

期刊,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的传播媒介,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受众的关注和热爱,成为重要的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网络的快捷性和即时性颠覆了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的固有模式。人们总是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发生的事件和掌握事件的真相。无疑,这是新媒体崛起的条件,因为它们具有先天的优势。传统媒体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生存,焕发出新生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笔者希望就个人工作中的经历,初浅地探讨一下新时期期刊工作的问题和方向。

1 作为传统媒体,期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期刊具有图书的特性。一本好的期刊,应该具有图书资料的保存价值。然而,期刊又不能办成图书,它在时效性上又要具有新闻的功效,这是图书所没有的。专业的期刊更要突出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的功效。

2)期刊的内容广泛性使它成为重要的参考文献。期刊发表的原始论文所提供的资料、研究方法、仪器设备使用、讨论结果等,都将是后来者重要的参考。期刊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新产品广告等,使得期刊成为内容丰富而其他媒介无可替代的作用。

3)期刊的连续性出版不仅有利于资料情报的传递,其便于保存的特性,使得它们成为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大量资料的积累和连续性发展过程的记录。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

正是由于期刊有着诸多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探讨新时期期刊编辑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期刊能否最终留存下来,也需要期刊的編辑者们不断创新,让期刊的出版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2015年公布的《2014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 966种,平均期印数15 661万册,总印数30.95亿册,总印张183.58亿印张。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0.90%,平均期印数下降4.81%,总印数下降5.44%,总印张下降5.71%。”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4 974种,平均期印数2 852万册,总印数42 587万册,总印张3 441 932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49.91%,总印数13.76%,总印张18.75%。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0.61%,平均期印数下降8.40%,总印数下降8.11%,总印张下降9.28%。”期刊出版的深度滑坡面临严峻挑战。

不可否认,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断言“互联网+”时代传统纸质期刊已没有市场了,数字化的期刊才是出路,三五年之内传统期刊必死无疑。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我们都不能排斥和抵制它的发展。新媒体就是这样:无论你是否情愿,它都用它强力的冲击力,将传统媒体冲击的连招架之力都显得那么羸弱。与其被消灭,不如求融合。将新媒体的思路融入期刊的传统创新中,使得新生事物的发展成为传统借鉴的力量。

2 期刊的生存和发展要解决好的问题

期刊的生存和发展要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期刊的发展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1)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我们的期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始终没有能很好地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尤其是专业的期刊。我们先要解决的就是期刊的体制问题,主动进行转企改制;非法人编辑部与出版社集团或期刊集团合作,实现非法人编辑部的升级转型。就发展的趋势来讲,专业期刊体制改革关系到今后能否生存的关键问题。体制问题解决了,机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改制后的期刊即要坚持国家的新闻出版政策,立足本业做强做大刊物,同时可以多渠道经营,利用经济杠杆驱动期刊的良性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融入新时代,引进人才的竞争机制。“互联网+”时代,对期刊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人才的有序流动,可以保持期刊风格的不断创新。期刊要和新媒体融合,就要引进新媒体编辑人才和视觉设计人才等传统期刊需要的人才,也要引进互联网技术、网络编辑、网络营销策划等多元化的人才。把传统期刊数字化是期刊在与新媒体融合时代发展的基础。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起来,公众平台的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接受。期刊的公众平台,完全可以弥补时效性差的劣势。把一些深度的文章用公众平台预告,反而可以刺激受众的阅读欲望。这样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3)期刊的经营也需要编辑的推陈出新。在经营创收上,期刊在保持传统的平面广告等形式外,更多的精力要立足于数字出版、多元化经营、电商等“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创收编辑。个性化的编辑会带来视觉的冲击,赢得市场的。编辑出版与经营创收结合的模式,可以使编辑出版统筹结合,形成一体化运作。

虽然“媒体融合”大家都在谈,各种资讯都成为一个热词,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融合依旧没有十分清晰的运营和盈利模式。笔者以为,以现有的模式来看,无外乎这样一些形式:

一是建设、运营自己的网站。网站的建设、运营对期刊来讲十分重要。在数字化办公的今天,稿件的投递已摆脱了邮寄的方式,电子邮箱、微信平台都可以实现稿件的即时投递。稿件编审的网络化,资讯的采集与发布,都实现了远程控制。同时,历史期刊的数字化处理,订阅在线支付与期刊在线下载等功能都让期刊可以拥有广阔的前景。

二是专业期刊依托行业的影响力与资源,合理调配,让大数据、云端等技术支撑,构建以行业为平台的全媒体综合数据库。依托数据库的资源,可以有偿使用行业的大数据。比如论文的资源共享收费服务。

三是培养受众的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方式随着网络的介入在改变,由坐下来静静的阅读书报期刊到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浏览或下载电子期刊,智能手机终端已成为读者最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因此,期刊要建设自己的移动客户端,让自己的读者随时随地可以浏览到最及时的更新内容,查阅到每一个历史期刊的内容。提供最大的方便,便会有最忠实的读者。

四是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与时俱进地提升编辑出版工作。作为现阶段最为便捷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必需产品。稿件的投递,与作者的沟通,稿件的修改都在微信里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建立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是融合新媒体的重要编辑手段。

作为一本期刊,有特色的栏目设置是勾起引人入胜阅读欲望的基本要求。

有人说:一本好的期刊好比一家特色馆子,阅读一本期刊好比享用一道大餐。馆子有多少新客、多少回头客,菜式设计和上菜节奏是关键,使顾客逐渐形成口味期待。

这间馆子掌柜的就是社长总编,编辑就是这家馆子的服务员。

社长总编把握政治方向,决定期刊的味道,他的水平决定了期刊的政治方向和品味。作为服务员的编辑,就是要一切为顾客考虑。期刊的文章作者就是每道菜的大厨,文章的好坏决定了客人是否回头。

因此,策划出吸引人的栏目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作者队伍,是保证一个期刊长久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专业性期刊,栏目的设置当然要考虑本行业的需求。一切为行业服务。首先要设置国家法律政策对行业规范的指导,然后确定行业的动态。行业中的权威人物和典范,行业的理论论文精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专业写作队伍建设上,不仅要建立本行业内的优秀写手队伍,也要有相关跨行业的专业队伍。既要有本地的,也要有全国的最高端的专家级队伍。甚至要建立国际的联络,将世界的发展最快捷的带进国内,为国家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些队伍的管理,可以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统一管理或分类管理。QQ群、微信群都是很好的管理手段。经常地与专业队伍沟通,使之提供最新最权威的行业前端文章,对于树立业内的学术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结论

总之,在多媒体融合的今天,期刊面临的挑戰和机遇并存。只有抛弃固化思维,融合发展,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才能踏上时代的节拍,走出困境,走上光明的坦途。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中国期刊年鉴,2015(1).

[2]李卓青.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465-467.

[3]李强.教辅类期刊的栏目策划[J].编辑之友,2003(5):56-57.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
电视新闻传播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
以“融”为本发展文化产业之我见
成品油零售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