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8-09-26 10:17韩飞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半月板胫骨关节镜

韩飞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因为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常伴有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损伤,其处理不当将导致膝关节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随着关节镜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相关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报道越来越多。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病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38.3±7.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坠落伤12例,其它8例;均为单侧新鲜闭合性骨折,左侧21例,右侧29例,术前均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情况,按Schatzker分型,I型10例,Ⅱ型16例,Ⅲ型16例,Ⅳ型5例,V型3例。将50例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25例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胫骨平台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膝关节镜前内、前外侧入路进行镜下全关节的探查,了解软骨缺损程度、塌陷程度、塌陷软骨块位置及半月板、前交叉韧带、髁问棘损伤情况,同时清理关节腔内的积血和游离的软骨碎片及破碎的半月板。根据骨折Schatzker分型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复位固定,I型骨折:推挤骨块复位,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术中C臂X线机观察骨折复位情况满意后,关节镜监视下采用2~3枚左右空心螺钉经皮固定;其他3种类型骨折,先在拟放置支持钢板侧作一纵形切口,充分显露骨折线,在骨折线下方2cm处开一长约1.5cm,宽1.0cm大小的骨窗[2],采用专用顶棒撬拨冲顶,在关节镜的监视下将塌陷的关节面复位,然后取自体髂骨植入骨缺损区,采用钢板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7d,抗凝7~10d,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将患肢抬高,维持膝关节为伸直位,并加压包扎48h,解除包扎后,予以CPM机被动功能锻炼,每日2次。合并韧带或半月板损伤者采用长腿支具固定,术后10~12周扶拐不负重行走,术后3个月时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完全愈合后可逐渐负重行走。对照组根据患者胫骨平台骨折位置分别选择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术后治疗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随访6~20个月,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对患者骨折复位满意度进行评分,按Rasmussen功能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各组计量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及功能评分优良率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常导致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其治疗的理想目标是解剖复位关节面、坚强固定、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迟发的内外翻畸形、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是非常重要的[2]。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手术视野开阔清晰,可以观察骨折的范围、大小、移位及关节面塌陷情况,还可看到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等组织结构的损伤,并有利于清除关节内积血、软骨碎片及合并损伤的相应处理。同时它无需打开关节囊,减少局部软组织的剥离,可避免半月板进一步受损,减少术后关节粘连,直视下复位骨折,增加了骨折端的稳定性,加上内固定作用,为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生物学环境。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术后Rasmussen放射评分与功能评分优良率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相关文献报道[3]一致,但曾业龙等[4]报道指出关节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传统手术组患者,这可能与医生对手术熟练的程度相关,操作不熟练极有可能会人为延长手术时间。相关文献报道Schatzker分型I~Ⅳ型是关节镜下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适应证,其中,Ⅲ型骨折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是公认的首选处理方法。对于V型骨折则应根据其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目前,多认为骨折移位或塌陷超过5mm,平台倾斜超过5°,合并不稳定关节内骨折及关节腔内其他结构损伤是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公认指征。本组手术病例中,均进行了严格筛选,手术效果都比较满意。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胫骨平台开放复位手术,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是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林柳陆,李巧梅.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101-1103.

方钦正,史晨辉,董金波,等.关节镜辅助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 11(18): 1446-1447,1450.

曾业龙,陈东,张文作,等.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2,7(3):260-262.

张勇,程良礼,徐卫国.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J].临床外科杂志,2009,17(10):695-696.

猜你喜欢
半月板胫骨关节镜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磁共振报告“半月板损伤”,都需要手术吗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半月板损伤怎么办
没有扭伤半月板咋会损伤?
半月板,不运动也能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