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红 郭洪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越发严重,患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中以哮喘最为突出。哮喘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低龄儿童和老年人群,若未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可能引起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气胸、纵膈气胸、呼吸骤停、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的同时,威胁其生命安全,及早诊治对哮喘患者意义重大[1]。布地奈德吸入剂是当前临床治疗哮喘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但单一使用往往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急需寻找一种药物配合使用,提升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次研究给予实验组患者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哮喘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70例患者中,男39例,年龄20~79岁,平均(52.33±3.80)岁;女31例,年龄20~81岁,平均(53.01±3.90)。向所有患者详细讲解研究内容,同意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开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哮喘诊断标准;②心、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功能无异常;③未伴有其他严重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疾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哮喘诊断标准;②伴有严重实质性脏器功能衰竭;③并发严重传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就诊后先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哮喘并做好病情分析后开展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如止咳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抗感染处理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具体操作:取2ml布地奈德吸入剂,加入4ml生理盐水稀释后置入压缩吸入机中,采用雾化吸入方式给药,2次/d;实验组则采用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布地奈德吸入剂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特布他林同样采用雾化吸入给药,5mg/次,加入5ml生理盐水稀释,2次/d。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共分为三个阶段,显效:气促、咳嗽、哮喘等临床症状完全改善,呼吸道及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气促、咳嗽、哮喘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仍需使用药物控制,呼吸道及肺部功能逐渐恢复;无效: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康复出院时间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和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t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康复出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康复出院时间比较,实验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城市环境恶化、人生活压力增大、遗传等是导致哮喘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该疾病除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外,还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起死亡,由于该疾病无法根治,所以临床治疗的方向主要为控制、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3]。本次研究给予实验组患者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最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证明联合治疗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布地奈德吸入剂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嗜酸性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合成来抑制炎性反应;特布他林属于β2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部位是人體平滑肌β2受体,通过加速ATP转化来改善气道痉挛,扩张支气管,增加肺通气量,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大大缩短了哮喘患者气促、咳嗽、憋喘等症状恢复时间,降低了缺氧对患者肺部、机体的损伤。朱彬,李丽琴等[4]将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相同。
综上,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林洁靓, 刘利, 曹丽雯. 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探讨[J]. 中外医疗, 2016, 35(1):29-31.
陈雅琴, 李学明.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 北方药学, 2016, 13(4):47-48.
曲波.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16, 14(2):50-51.
朱彬, 李丽琴.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28):3957-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