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09-25 06:12江雪婷
赢未来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应用策略高中语文

江雪婷

摘要:情感是人类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教学成果,即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增加和教育,而忽略了教育的情感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既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情感素养或者说情商的人才,这就体现了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学,将情感注入文字注入文章,为社会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中语文;应用策略

1 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很多人包括很多教师认为同学们应该在教育中将认知和情感分清楚,另一方面,高中时期是决定学生人生走向的关键时期,教师们会把重心完全放在应试的认知型教学上。然而,对今后大学中非文学类的学生而言,高中语文是他们在语文学习道路上的最后一程,也是学生们在审美情趣、人格素养学习和养成的最后一步。而且,高中语文教材是发展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不仅仅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情感教学内涵,而且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品质和人格。再提到情感教学的涵义,在情感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用官方的语言和冷冰冰的多媒体教学资料来解释或者帮助理解某篇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用意了,而是采取一些更加人性化、情感化的手段和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表达真实想法和情感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更妥善地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融合在一起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对教材中一些文字的内容情感和意境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2 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2.1 创造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固守教材展开教学,而是应当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必要的创造,使课堂能够变得丰富多样,在课堂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作能力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是他们情感价值、思想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

2.2 兴趣性原则

学生的兴趣是其主动参与学习与探究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能够使情感教学的效果得到较好的深化,教师应当关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与推动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兴趣。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内容连接到一起,使学生能够自觉融入到情感教学中,获得较为直接的情感体验。

2.3 成功性原则

教师要客观全面的評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肯定他们的努力与进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信心,这对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与学习兴趣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2.4 审美性原则

教师要关注学生审美素养与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美的感悟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这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情感价值、审美价值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情感教学开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3 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3.1 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语文学科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内涵作为关注的重点,但是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即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知识,也很难对文章中蕴含的思想主题、价值情感做出准确的描述,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较为直接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氛围中,继而产生联想与想象,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变化,并获得强烈的共鸣。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徐志摩在康桥游学的经历以及他的生平事迹,然后再为学生播放关于康桥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康桥的美丽以及作者在康桥中赋予的思想情感。在观看视频与图片的过程中,学生会想象作者在剑桥游学期间的经历与故事,并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与思想情感。

3.2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中的文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文章往往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类型区分文章情感。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应当有选择性的展开情感教学,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感受“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描绘的豪迈壮阔的景象,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内心的壮志豪情,由景致过渡到情感。而在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作者的情感全都隐藏在文字中,例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中并没有描写任何具体景致,但是“清、静、悲凉”这几个词却完全表达出了作者的悲秋情怀。因此,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字本身作为情感因素,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体会文字中的情感。

3.3 运用合理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

语言本身就是具有较强感染力的,幽默的语言能够让人感到轻松愉悦,消极的语言让人感到压抑、难过。因此,教师要对语言予以充分的利用,通过合理的教学语言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词语引导下,感受到作者隐藏在文章背后的情感内涵,最终获得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其素养与能力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语文教师都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应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课文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如讲述作者的趣闻轶事、引用典故传说等,这些内容往往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并加深对作者的情感体会。例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感受到杜甫的悲凉。

4 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情感教学方式,以丰富的情感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云师.浅谈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6(24):28-29.

[2]刘波.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2):47.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应用策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