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对比分析

2018-09-25 06:12张倩李淑娴南晓芳
赢未来 2018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张倩 李淑娴 南晓芳

摘 要:本文对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归纳解析,结合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看法及意见,找出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昌吉学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差异产生的原因,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期望

一、就业及就业期望

就业是指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合法的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并因此获得报酬的活动。就业期望是指毕业生对自己将来工作的预期,包括薪资、工作地点、工作类型等。

二、昌吉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与分析

1. 对就业认识的对比描述

(1)对就业价值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是昌吉学院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就业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生存还是奠定家庭基础。根据问卷调查统計得出,55%的汉族大学生认为就业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这说明大部分汉族大学生对人生有追求,对未来有目标,他们期盼能找到一份对自己的将来发展有帮助的职业。认为就业是为了生存和奠定家庭基础的分别占19%和26%。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上,有24%的学生认为就业是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对比汉族大学生,这一比例并不高,这表明看重未来发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只占了少数。4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就业就是为了生存,所占比例很大,这说明很大程度上,少数民族学生在选择将来的职业时还是盲目的,这可能导致在就业时忽视自己的专业特长。认为就业是为了奠定家庭基础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占32%,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一分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成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保障,这种认识可能是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蜂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也说明仍然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是想找一份可以赚钱的工作,他们往往认为就业就是赚钱的一种方式,并不考虑是否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

(2)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在昌吉学院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深入调查和访谈中得出,汉族大学生普遍认为当前形势严峻且就业难,占73.2%以上的比例,这说明大部分汉族大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紧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却是比较乐观向上的,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的只有31.2%。但是现实的就业情况并不像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的那样乐观。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不了解。

2. 就业期望的对比描述

(1)期望月薪

本次问卷调查发现56.3%的汉族大学生对月薪的要求在3500元到4000元左右。而78.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4000元左右。本来在职场的竞争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对工资要求与自身实力不符导致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业不就,错过了很多很有发展潜力的就业机会。

(2)期望工作地点

在对汉族大学生的调查中,47%的大学生选择了新疆大中城市,23%的学生愿意回到家乡,28%的学生选择内地大中城市,选择去落后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和小城市的只占2%。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就业,选择在新疆大中城市工作的学生占25%,落后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和小城市有17%的学生选择愿意去,7%的学生选择到内地大中城市打拼。从问卷调查中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去竞争激烈的内地城市工作,反

而更加向往新疆中小城市。这与他们的民族特色、生活习惯等有关。

3. 职业选择

根据问卷分析,4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公务员,4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国企、事业单位,而汉族大学生的比例低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别为15%和30%。32%的汉族大学生选择创业,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13%。之所以这么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政府单位、国企、事业单位是因为他们对工作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过于单一,也是影响其就业的一个原因。

3. 就业准备的对比描述

(1)何时开始关注就业信息

在对昌吉学院大学生何时开始关注就业信息的调查中得知,如图汉族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普遍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73%的汉族大学生在大二,大三开始关注就业信息,对比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比例只有38%,52%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四毕业时才开始关注就业信息,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甚至没用关注过就业信息。

(2)是否有就业规划

在对昌吉学院大学生是否做过就业规划的调查中,67%的汉族大学生对于就业仔细考虑过,并且有大致的规划,而8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仅是思考过,并没有大致规划。这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低于汉族大学生,同时他们对职业的满意度也低于汉族大学生。此外,有12.60%和1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并没有就业规划,这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

(3)做过哪些就业准备

汉族大学生选择听讲座、参加就业指导以及阅读相关书籍的占了前三位。而6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考证是最有用的就业准备。而且考证越多对就业的帮助越大。这一想法是片面的。首先证书的确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过该领域知识技能的证明,但是在工作中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大学生的能力,有些能力不是证书能说明的。这一错误的认识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

4. 对政策的了解及评价对比描述

(1)对政策的了解

在对昌吉学院大学生对就业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汉族大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就业政策了解都不多,其中对与自身相关的就业政策有详细了解的汉族大学生只有3.5%,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1.7%;了解政策大概内容的汉族大学生有12.2%,少数民族大学生有10.6%;知道政策但不知道政策内容的汉族大学生占75%,少数民族占79.4%;根本不知道就业政策的汉族大学生有9.3%,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有8.3%。

(2)对政策的评价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群体对于国家就业政策的感受并不深。56%的汉族大学生和1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不会对他们的就业地区和职业选择产生影响;44%的汉族大学生和8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则非常认可这一政策,他们认为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到基层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在基层获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是为以后往大城市发展打下基础。此外,8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可这一政策说明相对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愿意去艰苦的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为建设家乡边远地区出力。对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报销祖国”,42%的汉族大学生和6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非常支持这一政策,但是还有58%的汉族大学生和3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这一政策的限制条件太多,只解决了很小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没有真正发挥大的作用;对于“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大学科研项目”以及“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53%的汉族大学生和7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它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影响比较小;而 “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援助政策”,62%的汉族大学生和4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而且它们对就业的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昌吉学院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认识、就业准备、就业期望三个方面存在主观差异,这也是导致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发现,第一,汉族大学生更向往有挑战性、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是否稳定、工资、民族等因素,这也影响大学生的期望工作地点和职业选择。第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高于自身价值。第三,对就业形势的不了解、就业准备的不充分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第四,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因此错过好的就业机会。

三、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1.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加强大学生职业培训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同时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教育指导课程应该贯穿大学四年,内容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以及详细的就业规划,并且在毕业时顺利就业。其次,除了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文化教育之外,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职业素质、具体工作技能以及适应新环境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使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能够迅速的调整心态,适应社会与学校的不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

2.改革教育制度,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扩招没有错,但是在专业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社会的发展来决定。有目的的培养大学生。通过优化专业机构,调整过去的专业来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做好长期的调查,不能盲目扩招,以免造成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人才的浪费。

3.对少数民族学生从小进行双语教学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就业困难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反应由于语言原因、民族习惯等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此外,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学习汉语,而且他们的学习仍然以民族语言为主,汉语只是大学中的一门课程。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小对民语言学生进行双语教育,这样即保护了他们的民族语言和民族习惯,同时汉语的学习为他们今后的求职赋予了更大的竞争力,同时也增加了求职时的信心。

4.少数民族大学生要转变就业理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改变过去被动、依赖、服从安排、自卑、重利益、怕困难的求职心理,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工作中。不要只看重眼前利益,要看重个人的发展前途。同时要勇于挑战艰苦困难的工作,改变过去那种找一份“轻松,高薪,体面”的工作的想法。大学生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早为就业做准备,做好就业规划,在学习过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5.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水平

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南疆,从小接触的都是少数民族教师。他们的综合素质受到少数民族教师的影响。而少数民族教师的综合水平与汉族教师存在一定差距。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并且鼓励他们不断深造,促进南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教师到乌鲁木齐、内地甚至国外学校交流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南疆。同时也要给少数民族教师生活上提供充分的保障。

6.少数民族家庭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的投入

家庭对教育的认识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少数民族家庭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改变生活,改变家庭条件甚至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同时,少数民族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其发展、傳播本民族的文化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少数民族家庭应该尽最大可能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艾山江.影响南疆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分析调查报告——以农三师 50 团夏河营为例[J].科技信息,2012(8):99-100.

[2]王宝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3]刘会,刘艳.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1):78-82.

[4]周雯.新疆促进高校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2013.

基金项目:

昌吉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就业期望对比分析—以昌吉学院为例》(项目号:2016jycy001)

作者简介:

张倩(1987-)女、汉,山东菏泽,研究生,讲师,会计学。

李淑娴(1964-)女、汉,新疆昌吉,研究生,副教授,思政。

南晓芳(1982-)女、汉,新疆乌鲁木齐,研究生,讲师,经济学。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
新疆高校民汉合住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考试焦虑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试测报告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