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妮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困难,因此本文论述了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和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因此,在数学教学的现实生活中,要重视实践与应用,尽可能的响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将数学教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达到生活和教学一体化。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课本讲授,就会使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小学生也找不到数学的乐趣,随之对数学失去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课堂变得有趣生动,使小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1]。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不是体现在在生活中我们要随时随地的运用生活,而是在生活中小学生对事物的逻辑思考和对新事物的认识。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将课堂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停的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引导学生思考,再加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物进行思考,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小学生学习其他的科目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2]。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在生活情景中体验生活化数学
在数学的教学中,创造一些生活情景让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数学更贴近生活。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简单的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在教室创设小学生在商场购物的情景,对学生的练习本定价3元,铅笔1元,文具盒5元等等贴近小学生需要的物品,然后让每个小学生选定自己需要的物品,然后思考应该付收银员多少钱,然后逐步引出10以内整数的加法,让学生用10元钱买2个练习本,应该找多少钱,进一步的提出减法。通过引导学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应该怎么计算加减法,逐步引导学生计算加减法的方法,让学生在熟悉商场购物的生活场景下,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思考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数学课堂变的有趣和丰富。
(二)在生活素材中探究數学问题
数学的学习比较抽象化,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小学生由于思维的简单可能学习比较困难或者容易听不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为学生提供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自主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4]。
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他拿出了三种啤酒的酒精度数数值,“啤酒的酒精度一般3%左右”、“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为15%左右”、白酒的酒精度一般为50%左右,然后对学生提问:如果喝酒喝那种酒会醉,为什么喝这种酒会醉?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展开讨论,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探讨为什么喝这种酒会醉的问题,教师可以借此问题引出百分数的意义这个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这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并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
(三)在手动创作中发展思维逻辑
小学生由于性格不成熟的原因,比较好动,因此动手能力比较强,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的学习与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的扎实,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例如在数学中学习图形的对称、组合、正方体、长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折叠课桌、正方体、大风车等等数学简单用具模型;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告诉不同学生某一天的具体日期和星期,让学生合作制作这个月的日历,并将全班同学的集合制作一个年历,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闰月和平月。
(四)在记录中发现数学策略
数学日记是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学生将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记录下来,随着生活的积累,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可以将生活中的数学记录下来,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加深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理解,从而更深层次的了解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综合的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质量[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中的数学是多样化的,课堂中学生学到的数学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数学教学脱离了生活化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响应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并运用数学的同时在生活中应该会玩数学,在数学的思维经历中体验数学、探索数学,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苗宝申.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19-120.
[2]刘俊.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 赤子(上中旬),2016(20):249.
[3]姜玉晶,箭洪洲. 探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 亚太教育,2015(36):22.
[4]宋剑英.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