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 单小艳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工作不但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感染力与民族间认知度的有效提升,还对对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沟通、互动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也是功不可没的。本文将以译介学的视角,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译介学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004-02
一、关于译介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外宣翻译的基本含义
1.译介学。译介学在比较文学中指的是在文学交流中进行的翻译研究,从前是以媒介学为起点进行研究,而当前更多是以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翻译是促使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形成影响的主要媒介方式之一。
2.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相关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①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包含归类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语言;②表演艺术;③仪式、节庆活动、社会实践;④有关自然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
按照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个民族的人民世代相传且将视为自身民族文化遗产重要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一切场所与实物。包括:①传统的口头文学及其载体语言;②传统书法、美术、舞蹈、音乐、曲艺、戏剧和杂技;③传统医药、技艺与历法;④传统礼仪、节庆活动等民族习俗;⑤传统游艺活动与体育活动;⑥其他符合、适用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外宣翻译。外宣翻译,顾名思义就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工作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要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或是其他所需外宣的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文化与声音。
二、非文化遗产特点对外宣翻译的影响
充分、明确、清晰地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点是将外宣翻译工作做好的基础前提。“非遗”是人类出现以后而逐渐形成的特殊遗产,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都有其自身特殊的性质与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它的独特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无形性、变异性以及多元性等。也正是因为这些突出多样的特点对外宣翻译也产生了影响。以无形性为例,它是将其他文化形式区分开来的最显著特征,尽管它也有属于自身的物质因素与载体,可是它却分属人类的行为活动范畴,必须凭借行动才能得以展示出来,这为外宣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与独特性等特性必定让翻译文本中出现许多民族色彩较为鲜明的文化专项,这也是外宣翻译工作的难点所在。
对“非遗”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结合其中,还要确保所翻译的内容能与国外文化的翻译特点相符。也就是说,在进行外宣翻译时,要充分了解所需外宣翻译国家的语言特色与表达形式,融入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将它们进行有机结合,保证翻译的应有的完整性,把我国的非文化遗产的精髓与更深层次的文化精神传播国际。
三、以译介学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进行分析
译介学的重点不是语言方面的出发语和目的语间的转换问题,而是对于以人类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实践性活动所具备的独有价值与意义进行翻译。以译介学的视角进行翻译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效果,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传播和交流,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维护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作为文化的传播行为,译介具有五个要素,分别是:译介的主体、内容、途径、受众以及效果。针对其作出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探究最佳的译介模式获得最佳的译介效果。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
1.译介主体。所谓译介主体其实说的就是翻译者是何人。通常我们所知道的由中文翻译成外文的材料,翻译者应为外国人,也就是说目标语言是母语的本族人员去进行翻译才可以将传播目的得以更好的实现。要想准确翻译,首要工作就是对所需翻译内容所涉及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可是由于有关“非遗”的所需翻译材料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具有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即便是中文水平已经较为成熟的外国翻译者在实际理解过程中也必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还需要与外文水平较高的中国翻译者进行合作才可以实现最理想的译介效果。
进行由中译外的“非遗”翻译工作,要使外国翻译者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透彻一些,不但需要中国翻译者自身对本国的文化也有深层的理解,而且必须保持与外国翻译者的联系,对不同区域的语言结构实行实时交流与探究,这样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进一步认知与理解。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翻译主体时,重点是“非遗”的本身,而非“非遗”翻译工作的过程,这样才能更为深入的了解不同區域文化的不同管理实况,有利于“非遗”的深入交流。
2.译介内容。所谓译介内容指的就是所要翻译的是什么。鉴于“非遗”的无形性等突出特点,在外宣翻译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翻译时的原语内容。“非遗”的通常以表演与实践等形式呈现于人,如果要将外宣翻译信息传播的最终目的实现,让非本族语言的人了解或者对这些“非遗”实践性活动的根本目的以及意义给予认同,就需要翻译者把无形的信息形象的转化成直观的语言文字并加以深入的阐述解释。大多的“非遗”语言文字材料并不都是出于一人之手,它们可以来源于民族学者,也可以来源于“非遗”的专门传承人士。正因不是由一人完成的,文本的语言风格必定也各不相同,这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按照外宣翻译的根本目的对原文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3.译介途径。所谓的译介途径指的是“如何介”的根本问题。区别于其他精通文字形式的外宣资料,“非遗”的译介必须要文字的阐述说明与具体的实践活动以及表演形式进行充分结合,才可以获得译介的最佳效果。因而,除了运用传统的发行出版方式外,还需要融入当前非常便利的互联网加以利用,作为有效的译介途径。这途径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带头,联合各种媒体、各大高校以及相关的“非遗”传承人士进行多方合作,将投入与宣传的力度加大,不但将有英文字幕与同步解说的宣传资料片利用门户网实现传播,还能通过国际会展与体育比赛等活动形式实现多维度的宣传。此外还可以号召一些闻名企业、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积极投身参加其中。
4.译介受众。所谓的译介受众指的就是传播的对象。外宣翻译的根本目的就是将所需翻译的“非遗”信息传播于国际各界友人,吸引国外受众。所以,针对受众的研究影响着传播的最终效果。受众所在的语言文化环境与地域观念制约着他们对“非遗”信息的接受能力与领会能力。外宣翻译的传播对象是外国人,他们所在国家的社会历史,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都与我们中华民族差之甚远,如果要使这些异国的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并坦然接受,就需要建立异族间的认同感。只有享有一种默契的认同感,才能让这些异国传播对象对传播的“非遗”信息产生共鸣,才便于他们更好的了解与接受,最终受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非遗”的外宣翻译研究是有利于将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进行有效提升的,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重要国家战略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怎样有效的将民族特色文化向世界各处传播时外宣翻译研究的首要课题。本文从译介学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进行简要的分析探究,按照“非遗”的突出特性,觉得译介主体需进行中外合作,译介内容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灵活编译,译介途径需要融入多维的宣传途径,而译介受众则需要建立最基本的异族认同感去达到最佳译介效果。
四、结束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应给予该研究课题足够的重视,并运用多媒介多维度的译介途径获得最佳的译介效果,真正的让中国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5):41-44.
[2]覃海晶.生态翻译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5,(5):15-19.
[3]吴克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