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资本视野下提高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管理效果的对策研究

2018-09-25 09:42闫家进楚丽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2期
关键词:管理对策高职院校

闫家进 楚丽蓉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4个因子上的均分在3—4分之间,说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较高,一致性水平较好,但仍有提升的空间。本研究根据调查及访谈结果,对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进行分析,并从积极心理资本角度提出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管理的有效策略,为高职院校管理者特别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们提供一些新的教育途径和方式,使其日常的学生管理更高效,从而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其积极地学习、生活、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017-03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中国梦”的阐述中把人民的幸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1世纪初,Martin Seligman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基于Martin Seligman的研究,Luthans和同事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四个因子。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富强繁荣的新生代力量,要实现“中国梦”,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全面过上小康生活需从他们抓起。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备受关注,人们期望职业类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一批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能力过硬的高素质“蓝领”。很多研究职业教育的学者也一直为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以及教育质量献计献策,但很多高职院校管理者和一些研究者们忽略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提升教育质量。当代大学生群体已经是“95后”,其出生就有着较好的物质条件,其成长之路大多平坦。社会飞速发展,快节奏、多元化的生活让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出现了复杂的变化,高职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其入学成绩低,纪律性弱,管理难度大。他们的心理状况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的管理及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的学生以女生居多,相对于男生而言,更容易受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困扰。当代职业教育多沉溺于对学生问题的关注,而忽略学生自身拥有的积极力量,不能以积极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因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野提出针对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管理策略,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一条新的路径,从而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分析

为了解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现状,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高职院校选取200名小语种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89.06%。其中男生26人,女生145人;城镇学生97人,农村学生74人;日语专业48人,韩语专业52人,德语专业45人,法语专业26人。调查结果如下。

表1是对被试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值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以及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4个因子上的均分在3—4分之间,说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较高,一致性水平较好,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进一步对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在年级、所学专业、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以及自己的理想职业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及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以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其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2。

选择小语种专业的高职生大多与语言有着较大的兴趣或者对国外有着美好的憧憬,他们期望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努力掌握一门语言,为将来的国内外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很多学生期望可以进入外国大学继续深造。所以他们对自己语言的认可度以及学习的好坏程度对他们大学生活的意义重大。专业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积极心理水平,他们很容易由专业学习的好坏联想到未来的人生,因其年龄特点,很容易情绪波动,一时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也就是说,小语种专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职业理想、職业期待,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人在高中的学习中存在缺乏意志力、学习方法不佳、知识底子薄弱等问题。来到了大学后,初期很多同学信心满满,斗志昂扬,但是在此后的学习中会慢慢显现出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挫败,如果此时我们高职院校管理者能够及时给予引导教育,就可以避免其学习中存在的失败怪圈。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充满曲折的,也许会有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从而有效处理寝室人际关系,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培养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管理者尤其是与学生交流沟通最多的辅导员们,要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知识,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努力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特色的创新工作途径。本研究针对调查结果对相关学生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从积极心理资本角度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

1.注重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教育引导。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通过成功体验提成其自我效能感;通过归因训练提成其乐观、希望水平;通过制定目标坚持实现培养其韧性能力。这些方面的提升将有助于减少不安全感,提高其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以女生居多,心思细腻敏感。针对这些特点可以采取适宜的方式,比如,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在班级电视播放有励志人物影片,让学生看到克服困难的艰辛历程,在困境中仍存在的不绝希望以及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受到韧性、希望、乐观、自我效能这些因素的力量。同时,在班会上,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分享讨论中逐渐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加深其对积极心理资本的认识。另外,很多高职院校都要求学生早起锻炼身体,跑早操的规定。早操作为这些高职院校的一项日常活动,往往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韧性的一个重要方式。

2.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打破“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内心感到无助,在今后的类似情境中个体仍然不能从这种无助感中摆脱出来,反而将这种无助感扩散到其他的生活领域,导致个体的焦虑、不安以及对生活不抱太多的希望。我们希望大学生们能够展现蓬勃的朝气,积极向上、乐观、充满希望地度过一段有意义的大学时光,能够很好地就业,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即将步入的社会。这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优势作用。例如,善于发现,在班级中发展一些乐于助人的同学,组建班级“心理发展小组”,小组由若干心理发展委员组成,辅导员定期和心理发展委员们进行沟通交流,给心理发展委员们培训一些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发展委员们能够识别同学们生活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通过这些同学及时了解到每位同学的心理状况。对某个同学出现的负面心理情绪及时给予沟通干预,对处于失败失望中的同学们引导其进行合理地归因。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分为内部和外部、可控和不可控,归因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自我效能的判断。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自我效能感,特别是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成功的期望和行为动机,并产生积极的、向上的、正向的情绪体验,自我效能感也就越高。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引导其进行合理归因,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身的努力、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将失败适当归因于外部因素,防止习得性无助。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心理知识讲座;学校心理协会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测验小活动,在轻松愉快中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合理全面进行自我评价,学会悦纳自我。

3.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获得的社会资源的总和,包括社会关系的质量以及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度和利用程度,能够保护个体在逆境中维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发展。当个体面临挫折和挑战时,需要调用自己周围的社会支持资源进行积极应对。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想拥有健康的身心,必须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一般由家庭、教师、同学组成。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一是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动态和近段时间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一些有关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培养的一些家庭培养小方法,同时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一旦出现问题,能够选择合理地方式引导教育;二是要及时有效地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情况,和任课老师共同探讨有限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促使学生健康、积极、快乐地成长;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发掘学生干部的领导潜力,释放其领导和组织能力。对于班级其他同学,也积极鼓励他们加入各类社会团体中,支持其在团体中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不断探索自己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自身一定要拥有较高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每个同学能够人尽其才,期待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团体中逐渐获得韧性、乐观、希望等优秀品质,获得自我效能感,从而提成其积极心理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1]Fred Luthans,Carolyn M.Youssef,Bruce J.Avolio,李超平.心理资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21-222.

[2]肖進,孙依娃,周慧昕.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4):1-4.

[3]张阔,付立菲,王敬.心理资本、学习策略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11,31(1):47-53.

[4]王亮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19(1):65-71.

[5]尹海兰,逄巧巧,刘梦玺.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5):48-51.

猜你喜欢
管理对策高职院校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