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学生的媒介教育引导初探

2018-09-25 09:42赵晓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8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社会教育

赵晓红

摘要:大众媒介中当前更多呈现的是流行文化,如娱乐文化、暴力文化、虚拟文化、消费文化、实用主义文化等。这样的媒介文化传播内容暗示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对学生已构成了潜在侵蚀,学生的主要兴趣与观念正因此发生着改变,如果放任自流,将会严重偏离我国社会主义以健康、向上为主流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将导致学生道德的大量缺失。

关键词:青年学生;媒介引导;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049-02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因为不断进步创造出了众多不同的大众传媒,在每个时代都把一些最高新的技术力量用在改造这些传媒上,显而易见人类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大众传媒能够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对于跨入信息时代的中国,大众媒介越来越成为塑造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另一股强大力量。

一、媒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媒介引导的必要性

大众传媒快速有效、无处不在地向学生传递着有关社会重大事件及其相关变革的一切信息,向学生灌输各种行为规范、社会生活态度和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并提供一些社会角色模式,所以完全可以说大众媒介当之无愧就是学生得以“社会化”、“成人化”的“第二课堂”。然而经过各种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面对各类媒介铺天盖地的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统称为“媒介素养”还非常弱,从而可能导致学生在处理与政府、与社会、与学校、与集体、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时出现新的困惑和问题。比如近年来,大学生盲目接受媒介输送的一切资源和信息,并将虚拟现象放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同时以媒介宣传的某些虚拟人物为榜样,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结果把真实生活演绎得一塌糊涂,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准日趋低下,思想素质偏低,逾越个人和社会道德底线的现象层出不穷。

传媒产业化浪潮使得大众文化变为一股与国内主旋律文化和传统文化相抗争的文化形式,无论媒体如何公正、客观与平衡,媒体建构的“真实”毕竟不会等同于真正的现实世界。在传递社会信息和人类经验的过程中,现代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每种社会活动并亲自验证媒介所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只能依赖媒介获取各种信息。于是,许多传播内容在商业目的的驱使下逐渐显现出它的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和娱乐化倾向。

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在“文化帝国主义”的不断冲击下被淡化,社会本身的教育功能也在新型大众媒体宣传攻势下变得模糊起来,“泛娱乐化”现象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大学生应该守住个人道德底线,不该用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标新立异,更不应该拿“肉麻”当“有趣”,放弃了自己的身份,也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如果任凭这种风气泛滥,不仅是青年大学生的悲哀,而且会演变成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

二、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媒介环境

1.从国际上来看,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我国社会各个层面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经济上采取诱惑和高压政策,鼓吹各种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政治上主张多元化,并积极寻找、扶持各种分裂分子;思想上采取西方文化渗透,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灌输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潮;宣传上采取“攻心战”,不断制造各种“新闻”,丑化我们的国家、体制和民族,想方设法地组织各种言辞攻击我们。

2.从国内来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形态,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进步,使得人们的包容度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刺激了一部分人的“道德滑坡”,比如:亲情缺失、是非荣辱不分、贪图享乐、向“钱”看齐甚至以耻为荣等。

3.从当代大学生这群特殊受众的成长背景来看,青年学生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信息碎片化、经济全球化等时代特征对学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因受父辈的影响,一直认为政治理论很刻板,对其价值、功能存在严重认识偏差,极易形成逆反心理,再加上高校普遍存在的“重业务知识,轻思想道德”的片面想法,使学生疏于自身思想道德的修炼,对政府的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或明或暗的抵制,甚至产生反向理解。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观念冲突、竞争加剧,特别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高校教学改革、中西文化相互激荡、招生分配体制改革等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在社会认知方面不断出现各种困惑,他们也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来给予他们解答。

三、各国政府对媒介教育引导的重视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政府对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2004年3月31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相关文件进一步指出:大众传媒有责任成为丰富、充实、扩展青少年生活的工具。通过建设、净化、防护和督察“四大工程”,力图在全国形成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文化教育部门也把青少年媒介素养建设提到社会公益的高度来强调,避免其受到商业运作的过分侵蚀,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整个社会范围里,普及、推广传媒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加强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传媒素养教育早已成为学校课程中的固有内容,而且还是国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同时也具备一种强烈保护主义的倾向。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在其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首次引入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并做了系统阐述,也是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做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20世纪60年代,强调流行文化的开放性和切身性的运动,使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从抗拒传媒文化到培养辨别、鉴赏能力的根本性转变。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建设性地使用电视媒体,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场全球化、普及化、社會化、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积极开展推广媒介教育的研究活动,形成了一套媒介教育的课程模式,“检查电视并与年轻人讨论电视”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与英国的保护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美国的传媒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但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建立和开展传媒素养教育的努力逐渐得到各方人士和团体的支持与响应。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动力在于对媒介中的性和暴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传媒被认为应该对传播不良意念和诱导劣行负责任。在欧洲、大洋洲、南北美洲等区域的发达国家也都陆续采取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严格控制大众媒介对本国青少年成长的不良影响和错误引导。

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众对媒介的责任期待日渐加强,而媒介由于其巨大的渗透力和社会覆盖面,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社会大众情绪行为的催化剂,因此媒介在社会活动中更应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能一味以追求商业利益而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对于媒介的传播者来说,需要能及时分辩社会中的良莠,对社会和社会成员负责,不把不良的传媒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对于媒介受众的青年学生来说,急需培养媒介批评意识,提高对事物的分析和鉴赏能力,面对“信息轰炸”时能保持清醒与警觉,不至于迷失自我,被媒介所左右,最后沦为媒介在商品社会中的丑恶行径的帮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媒介更要坚持正确导向,必须随时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担当起媒介“守门人”的职责,让整个大众传播事业健康发展,保证社会正气真正得到弘扬,从而建设中国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教育,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陈龙.媒介批评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5]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上)——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2,3).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社会教育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论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