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夫 李玮
摘要:随着大学的扩招,全国各大高校都深刻认识到要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光是从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了各高校目前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就高校创业园区建设的意义、内容及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创业园区;创业;就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001-03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顺应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社会现状,特别是现在各大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以及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和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日益突出,全国各大高校都已经深刻认识到要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光是从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有效的缓解各高校均出现的这一就业难题,就必须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具体的载体联系起来,有效的在高校各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精神。所以,高校创业园区的建设是高校又快又有效的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作具体实施的平台,同时也为大学生顺利地进入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高校创业园区建设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实现服务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创办高等学校创业创新园区,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培养计划相结合,高校结合学校自身学科建设的特点和学校各種实验实训中心提供的实践平台,配合恰当的创业实践,实现与当地的社会企业、公司、创业创新园区构成相互依存、紧密合作的关系,使大学生在这样的创业创新平台上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进入社会提前做好专业技能准备,为大学生挖掘创业创新的潜力,完成专业技能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所以,创办高校创业园区,为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为学校教育改革实践开启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高等学校创办高校园区,利用学校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优势,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科研课题,参加各种校级、省级、国家级的比赛,在实践中获取各种技术发明和技术成果等,利用这些成果进行自主设计、创建科技公司或经营商业公司等来进行各种商业活动、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使大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商业、技术等实践活动中,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都能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通过高校创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也会形成整套的为提升大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成才成长所需要的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体系结构。高校创业园区的建设,为提升高校学生专业教育的质量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也对高校专业素质教育带来了较为深厚的影响。
1.根据高校自身不同学科、专业发展的特点,建设高校创业园区。该园区将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及满足社会企业与公司对大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过去各高校的培养模式均以专业培养计划为主,教师忙着教学,学生敷衍上学,考试结束,学生也就结束了课程学习,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随学随丢。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无法满足社会企业对学生复合型、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造成企业与公司需要人才,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尴尬局面。如果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阶段就参与到高校创业园区的实践环节中,通过课程实贱、项目参与实践、比赛过程实践等过程,将专业培养计划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中,使学生找到自我实现的方法,不仅能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能提升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也为下一步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过程的实施和应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高校创业园区的建设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实现平台。《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阐明了高校创业园区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强调了高校创业园区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地位,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创业、创新的实践活动基地;是高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也为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实现平台。在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中,大多是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大多学校还较少考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型思维的培养没有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出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个人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但是没有将教师的科研与学生的培养直接联系起来,很多教师的科研成果以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等方式体现出来,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缺乏人力、设备等原因,无法将教师的很多具有较大经济利益的成果转化出来。高校创业园区的建设就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利用高校创业园区,使科研成果转化得到可靠的资金保证。同时,学生的参与,也为教师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障。因此,根据教师科研成果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具体实现方式,调整高校创业园区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培养机制,达到促进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目标,同时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3.高校创业园区的建设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要实现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通过创新、创业知识的教育和创新以及创业实践活动来完成和实现。具体实施中,首先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要将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添加进去,通过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素质培养来开拓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其次,高校要勇于改革、创新,更新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目前各高校各学院均以专业为基础的就业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同时拥有与专业相关的就业和创业、创新的能力。所以,以高校各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就业、创业、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就成为了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成为了各高校各学科专业未来发展和追求的要求和目标,也将成为衡量未来大学生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