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2018-09-25 06:49魏文婷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转化成因学困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教育教学形势出现了明显好转。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帮助这些学生迅速提高,不但是小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且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本文研究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利用小学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重视的是,当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因此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

一、小学数学出现学困生的原因

出现小学数学学困生存在着大量因素,自教育心理学方面研究,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出现,主要有包括下面这些原因:

(一)没有掌握基础,知识体系不完善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必须要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才能深入理解新知识,达到熟练应用的效果。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习当前章节知识时离不开上一个章节的内容,大多学生因为没有打好数学基础,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能熟练应用旧知识,所以,不能顺利掌握新内容。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必须要掌握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学习小数除法前必须掌握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一旦学生没有掌握整数乘法运算方法,那么,小数乘法与除法的学习则会遇到困难。

(二)思维品质不健全

学生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后天教育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等各种原因,具有不同的思维品质,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则可以轻松进入到数学学习中,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则会遇到诸多困难。如在学习“铅笔的数量是X,钢笔是铅笔数量的5倍还多2,那么钢笔则是5X+2,有的学生则不易理解,这是学生缺乏抽象想象力的结果,思维品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三)不具备学习自信心,存在苦恼与自卑心理

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后则会陷入苦恼、自卑等情绪当中,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能提高成绩,对学习产生了反感与厌烦心理,导致学习成绩每况日下,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缺乏较强的自信心与意志力,则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不愿在学习中投入较多精力。

(四)教师本身的原因

教师一味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自己加工的机器,一味应用“灌输法”“注入法”等,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掌握高超的教育艺术,遇到学生表现不佳时,一味批评与侮辱学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成长。

(五)同伴群体的表现

学困生的同伴对其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学习中周围没有合适的同学,或存在大量不良因素,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与冷落,认为学困生影响了全班的学习成绩。这些都会使学困生产生深深的自责,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帮助小学数学学困生提高的主要措施

帮助学困生脱离学习困境,要结合学困生的不同表现开展针对性教学,才能帮助学困生健康成长。

(一)平等对待学困生,通过情感交流拉近与学困生的距离

第一,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及时表扬学困生的进步。第二,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能提高学习成绩,调动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有利于打开他们封闭的心门,倾听教师的教导。

(二)开展合理的辅导和补习

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识,在教学新知识前掌握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保证学生新旧知识的顺利衔接,可以帮助学困生顺利掌握新知识。

(三)提高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其数学思维水平

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发展其思维,如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困生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学困生深入理解所學内容,而且也可以巩固旧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要求学生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二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的,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一个三角形面积的二倍,自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推导而来。

(四)将学困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第一,重视学困生的发展,让学困生做学习的主人。第二,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与启发作用。学生困通常不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密切联系学困生的生活,应用充满趣味性的内容,做到不断变幻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教学规律,及时对学困生开展针对性指导。

(五)充分发挥同伴群体的积极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存在同伴与小组,教师要充分利用班集体、小组,共同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在学困生健康发展过程中,其同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学间年龄相仿,有着共同的爱好与语言,可以实现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思维模式大多相同,所以,教师要鼓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对学困生给予大量的帮助,学困生更希望得到同伴的支持与理解,将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再有,还可以恰当的引导学困生与自己的过去相比,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从而充满学习的自信与希望,能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张艳, 王飞.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 2015(2):121-122.

[2] 徐忠生.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出现原因及对策的分析[J]. 吉林教育:综合, 2016(37):121.

[3] 郑春样.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上), 2017(7):214-215.

作者简介:

魏文婷 1991年6月26日 女 汉族 籍贯(精确到市):湖南省永州市 当前职务:小学数学教师 当前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学历: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作者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转化成因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