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2018-09-25 06:49邹福洪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邹福洪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奠基石,而且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还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本质规律,通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掌握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感知数学知识的奇妙魅力,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所在,但就目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现状来看并不乐观,缺乏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科学的界定和理解,不能通透的掌握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和内涵,难以深入贯彻数学学习思想,大大制约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进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分析

引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对于理解数学知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并不只是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那么简单,其中流露出来的数学思想、数学内涵和数学规律同样值得人们思考。西师版2011版数学教材就体现了核心素养与数学知识、思想、技能和活动经验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层次的把握数学规律、渗透数学学习思想,使数学学习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界定,希望最大限度的发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价值。

一、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界定

1、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相结合

要在西师版2011版数学教材中就向学生展示了核心素养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样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在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的传授和练习,数学能力实际是对数学知识的再巩固,通过灵活的掌握数学技能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实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换句话来讲,数学核心素养实质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两两结合。

2、以先天素养为基准,进行后天巩固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环境等外界因素则是学生的第二任老师,学生因为自身条件、遗传基因和生长环境不同,所拥有的先天素养也存在差异,但先天素养只是构成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只有将先天素养与后天素养结合起来,相互贯通成一个整体,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环境、个人都会对其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情感、行为等也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学校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建立正确的三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加强心理素质建设,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3、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数学学科价值

发挥数学学科的价值就是要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数学知识与具体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知识的学习在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可以进行价值的转化与升华。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为社会与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就赋予了数学社会价值,是由学生付诸行动而形成的,学生的自我价值也获得了肯定。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

结合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在教育界虽然人所处的位置与身份都是不同的,但是对于小学数学核心思想的认知基本区别不大。从人文、思想、意识方面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满足大众的意愿。

1、数学人文

数学人文是情感的交流。学生首先对数学感兴趣,因为爱好而学习,渐渐发掘数学的魅力,从而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这是人文的最好体现。人文从学生的数学动力与感受培养数学能力。具体表现在,學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层一层地让学生认识并感悟数学的内涵,避免学生逃避。

例如:在西师版2011版数学课程教学“小小养殖场”这节课学习时,教师课间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报纸、电视观察,之后再带领学生到牧场看真实动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设计、记录、交流,共同克服遇到的困难,感受数学的趣味性,让数学学习变得快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是数学人文的最佳体现。

2、数学思想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爱学习,探索数学的奥秘。其次在数学思想的引领下,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育,也能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可以从解决简单的题目,渐渐会解决一定的难题。

例如,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非常感兴趣,会直接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思维,询问“古人是怎么想出这样的问题的?”顺势而下,鼓动全面共同参与,思考类似的问题。例如:一户人家分别有四角桌、三角凳若干把,共有30只脚,那么桌子与凳子分别有多少。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变化着,问题由简单到复杂,体现了数学核心思想。

3、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的重点是为学生构建数学的基本框架与理论。通过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将理论结合实际,通过不断地解决数学问题,形成属于自己的解构形式。小学生必须丰富与数学相关的知识、符号图示、运算能力、数学理论,让生活变得数学而理性。

例如,在西师版2011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购物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出发去购物。如:一支画笔3块钱,一个胶带纸1块钱,给老板5块钱,应该找多少零钱?学生通过在生活中灵活运算巩固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学会生活,逐渐将数学意识带入生活里面,有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

结束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形成最终的界定标准。但是它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做出良好的铺垫。所以师生与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探索与完善,赋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合理的要素构成,力求为小学数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严苗苗.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25-26.

[2]魏鹏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11):1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