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琼
【摘要】 目的:分析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9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头晕发生频率、头晕平均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头晕发生频率、头晕平均持续时间、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供血不足型頭晕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头晕发生频率,缩短头晕持续时间,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等优势,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脑供血不足型头晕; 优质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抑郁评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8.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8-0-02
脑供血不足型头晕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急性脑供血不足型头晕,另一种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型头晕,该病症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液供血量不足所致的脑功能障碍[1-2]。该病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肢体麻木、全身乏力,极为不利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据相关的护理学调查显示,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可以帮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心理顾虑,其临床应用效果十分肯定[4]。本文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相关数据、文字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9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49~69岁,平均(56.66±7.77)岁;病程1 d~3年,平均(1.02±0.11)年;按照患者的病程类型又分为急性脑供血不足型头晕1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型头晕35例。对照组患者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1~61岁,平均(56.16±7.17)岁;病程1 d~4年,平均(1.13±0.12)年;急性脑供血不足型头晕9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型头晕36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护理效果比较。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医院检查,确诊为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2)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的诊断标准相符合。(3)患者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2)伴有睡眠障碍可能影响观察指标的患者。(3)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4)特征人群(孕妇、未成年人、精神疾病等)。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为患者创建良好且舒适的治疗环境;带领患者多熟悉病房环境;按照医嘱为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和运动锻炼等。
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饮食方案的制定:依据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制定详细的饮食方案,协同医生为患者制定最适宜的食谱,以此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在饮食方案制定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服务,调查、评估、制定做到细致入微、科学合理。(2)病情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病情变化进行详细记录,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向患者询问,检查时动作要轻柔,若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况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护理人员要彼此做好交接班工作。(3)优质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亲切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采用心理鼓励、心理暗示等方式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多向患者介绍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让患者进行运动和锻炼,以此转移疾病的注意力,同时专业的心理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定期心理评估,对于存在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患者及时予以心理疏导。(4)用药护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合理规划患者的用药时间和使用剂量,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提高患者主动服药的配合度。(5)并发症护理:告知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和预防、处理方式,讲述并发症发生的严重性,以此及早进行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6)穴位按摩:根据患者的头晕程度为其提供头部穴位按摩服务,取头部穴位:太阳穴、百合穴、四神聪穴等,按摩力度要适中,先顺时针按揉10次,再逆时针按揉10次,按摩8~10 min,每天按摩3次。护士在提供按摩服务的同时与患者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并讲解按摩的好处等,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有效的缓解头晕症状。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组间患者的头晕发生频率、头晕平均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
焦虑、抑郁评分的评定标准: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定,若患者的评定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对较差[5-6]。
护理满意度:由医院制定统一的护理调查问卷,由统一的护理调查小组发放、回收问卷,分值0~100分,由患者自行打分,旁人不予以干预。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头晕发生频率、头晕平均持续时间
研究组头晕发生频率、头晕平均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供血不足型头晕属于脑血管内科病症,该种病症的发生率十分高,主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发生了主动脉粥样硬化或形成了血栓,进而导致血管堵塞情况的发生,最终影响血供运作而致使发生缺血缺氧性病变于脑部之中[7]。脑供血不足型头晕会对大脑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显示[8-10],脑供血不足型头晕的临床预后情况相对较差,会产生众多的后遗症,因此,该种病症的临床治疗难度性也相对更大,极其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由此可见,在治疗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以此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模式,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11]。本次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有: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护理、相关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臨床症状;对患者实施优质的饮食护理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机体抵抗能力,还可以避免由于饮食过量而导致产生后遗症情况;对患者实施病情监测护理能够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状态,以此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还可以稳定患者的病情状态,让患者采用更为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用药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局。因此,给予患者全方面的优良、高质量的服务,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12]。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的头晕发生频率、头晕平均持续时间、焦虑和抑郁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头晕发生频率,缩短头晕持续时间,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等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娟.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70-271.
[2]罗宏丹.综合护理干预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185-186.
[3]赵君凤,安胜军,李建萍.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8):219-220.
[4]许晋明.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33):282-283.
[5]罗慧钰.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716,封3.
[6]薛梅.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的应用[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1):54,62.
[7]褚彦君,张爱月,王素蛟,等.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2375-2377.
[8]周雯.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应用全面护理的护理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2):32-33.
[9]姜美丽.研究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195-196.
[10]高凤艳.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25-226.
[11]张玉萍.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58-159.
[12]庄晓芳.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J].临床研究,2016,24(12):140-141.
(收稿日期: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