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2018-09-25 10:40林建全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林建全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近几年的推进,作为一位教师,笔者认识到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者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一些章节为例,浅谈了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课堂设计、多样化算法、回归现实生活等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高效结合,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所谓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界的热点,引起社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是众位教育家、教师、家长眼中深化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核心要素.核心素养把以前的传统教育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上,教师不再仅仅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并不只是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学科或者人群,相反,核心素养适用于所有情境,所以才被称之为“核心素养”.

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习数学的人应有的一个综合能力的标准,也是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予以特殊重视的基础素养.有关数学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数感、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创新意识等十个核心素养点.一些学术研究材料如上文所提到的《标准》一度将这十点认为是核心素养的内容概念,但从严格意义上出发,把核心素养总结成这么具体的内容是不恰当的.真正的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的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卷面成绩表现出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改变,教师对于评价一名学生的条件也应该做出改变,不再只关注简单的分数,而是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否有提升,从而综合性发展.核心素养的存在体现了国家对待人才的新要求,要求学校从多方面培养具有综合性能力的学生,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育做出贡献.

在运算中,算法和算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算理通俗来讲,就是指为什么这样算,而算法则是在算理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推理总结出来的计算方法,也就是算法强调题目是怎样算出来的.相比较而言,对于算理的理解更能反映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教师对算理的理解和讲解.从这个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内容”一章中指出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发展是值得重视的,运算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于数学公式的接受吸收,并理解透彻,并且在以后的运算中解决数学题目.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运算原理的理解,并且在学生以后面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能够灵活解决.那么,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如何有效提高呢?

二、建设生活情境,消化算法,培养运算技巧

在数学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导入—算式列出—算法探討—现实问题解决”的一系列课堂教学体系.对于学生来说,计算的知识是很抽象的,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但是如果将计算知识代入到日常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觉这是日常就能接触到的东西,可以很轻松容易地掌握.

我们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为例,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一节时,教师给学生出一个联系生活的题目,小明是三胞胎,妈妈给他们买了两个各8块钱的西瓜,则小明他们三兄弟每个人各吃了多少钱的西瓜?虽然学生在之前刚学习的整数除法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分数除法不同于整数,它没有整数除法那么直观清晰地算出来,它需要学生更多地思考和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公式和定义.学生对于西瓜比较喜爱,所以对他们来说比较有吸引力,对于解决这道题目有兴趣.学生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后,积极思考,发散自己的思维,运用不同的算法来多样化解决.有人说一共16元,每个人就是163.而教师就能引出接下来的上课内容,教学生新知识——分数除法,每个人吃了23个西瓜,每个西瓜8元,就是每个人吃了23×8,这样举例生活中的案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上课兴趣,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而且更贴切实际,让学生轻松掌握新知识,对于公式运用更加透彻.

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在数学课上教师要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要建设数学情境教学,让生活中更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应用到数学计算上.学生在面对教师提出的接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后,不仅能够积极思考,采取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去解决问题.教师再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而且还发展学生多种思维的解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做到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挑出错题范例,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和理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多项思考,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数学思路往往在一瞬间在脑中出现,有了解题思路,接下来的运算就手到擒来,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面对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道好的例题能够被教师拿出来反复给学生讲解,让他们记住,但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经典的错题往往更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众所周知,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数学题目中犯的错误就需要教师拿出来重点讲,教师要去了解学生之所以做错的原因,综合起来统一讲解,往往是解题思路错误或者就是简单的公式换算不对导致最后的习题错误.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两个常规解方程的题目:x-5=10和25-x=10.我们会把已知量放一边,未知数放一边,即x=10+5,x=25-10,这样将题目转化,把未知量剥离,就会避免出现错误.而不少学生出现错误就在于运算的习惯不好,一类是喜欢跳步骤,出现低级错误.另一类是在x前保留负号.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x前保留正号.教师利用错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下一次再次犯错,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能够在讲解错题的同时,推出新的知识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对待题目细心和耐心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道路打开方便之门,为国家培养全面人才打下基础.

在核心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新的学习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心态.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做题正确率,培养了学生做题细心,面对困难不放弃的良好素质,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合生活,做到教学运算和现实问题运算的结合

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运算,而实际生活既是教学运算的源头,也是现实问题运算的最终归宿.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用以解决发生在身边的运算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内涵价值,增加学生对算法的理解.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的应用”这一节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解比例尺的题目,这种题目通常会在小数换分数,分数换小数上进行考查.例如,对于0.125∶58这一道简单的比例题,我们的解题步骤很清楚,首先我们会将0125变成分数形式18,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转换,其中的算理是什么呢?这里就涉及学生的数学素养,一是到底是将小数变成分数,还是将分数变为小数,通过教学过程,我们发现在刚刚学习分数时,学生多会避免使用分数,其实通过这一题,我们就向学生传达了分数的简洁性,传递了我们数学的精髓就是要化繁为简.在教学中不妨将两种方法做一个比较,让学生在以后的应用中少走弯路.二是學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看到0.125我们就知道是18,那么这种能力是如何获得的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数字的规律,激发他们对数字的研究兴趣,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去探索拥有同一种特征的数字是不是有一些规律性的特征.从目前的运算教学来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教学运算对于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力量,是否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课改推行初期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使教学运算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搭建一些日常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获得信息、思考问题,用所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的教学运算,才能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五、结束语

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等特点,教师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综合性是指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阶段性是指学生在不同时间的数学能力水平不一样,持久性是指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将一直进行,不中断进步.而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运算能力都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但是简单的计算能力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是将运算能力结合到现实问题上,使学生从根本上通过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武绍利.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12):31-32.

[2]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运算能力
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步骤
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微探
如何通过作业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