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杨柳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已对语文教学有了明确的描述,其中提出学生应能对文言文进行阅读,并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基本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实际兴趣并不高涨。本文将从现今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入手,来分析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期能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学习兴趣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有其必然原因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对文言文的研习,是现代人对中国古老文明理解的必然途径,所以,文言文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途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小,我们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为例,全套语文教材共五个必修课本,每个必修课本都有一单元文言文,选修课本的《先秦诸子散文》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也基本上都是每校的首选。在全国卷的分值比例中,文言文阅读占了19分,这是很高的比值了。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给予了文言文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现今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出现了如下的现象。
(一)缺乏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尽管当今社会中已经重视了国学的学习和研究,但是多是针对小学、初中学生,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的目的过于偏重于提高分数。社会大环境中应该重视文言文在文学创作和学习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好语言,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大环境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交际中不断使用,才能使语言得到丰富和练习。而现在,高中学生面对重大考试,也就倾向于重点提高自己的分数,认为在生活中文言文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语言氛围来说文言文,进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文言文时,学习氛围不浓厚,学习效果不好,与预期的教学目标差距甚大。
(二)教师的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
新课程改革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部分的學校和教师能够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要求自己和提高自己。但是仍有部分教师把文言文学习看成就是字、词、句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认为只要把知识点讲透、讲全,分数自然就会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实词意义、18个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这些内容成为这些教师的全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识记内容。“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满堂灌”已经成为他们“引以为豪”的教学法宝。
(三)教学形式过于刻板化
部分教师因为有误的教学思想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了不恰当的教学形式。部分语文教师认为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是抓住采分点,这种教学思想过于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如此,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串讲,逐字逐句讲解翻译,老师们总是担心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满堂灌,惟恐漏了某一点,力求面面俱到。但是,表面上学生掌握了所谓的知识点,但是,实际上,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未能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感知,不能深刻地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深远。长此以往,对文言文的学习机械性理解为知识点学习,对文言文越来越厌烦。
(四)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为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偏差,导致教学过程中,把高考和分数当成了“指挥棒”,使得学生被误导,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高考和分数,完全“屏蔽”了文言文的自身魅力和学生在文言文课程中体验。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学生的课堂地位,忽略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阅读,一味强调文言常识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主动性被忽略了。机械性地背诵和练习仍然出现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
二、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策略
(一)将写作融入文言文学习中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了较完善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在这个特殊阶段,将写作融入进文言文学习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并对此展开深刻的剖析,用文字来一步一步阐述和理清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情。这种写作方法可以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在文言文中遇到的阐述技巧。如果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的话,将会为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写作和文言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思考当今社会的形势和现状,这是让学生与社会接轨的全新方式。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意境的领会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慢慢渗透文言文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做到“知其然”。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慢慢认知,文学素养提升了,分数自然上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意境的领会,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魅力,自然而然学生就会主动地探索文言文的辞藻、语句和写法。了解了文言文的行文方式,就能够准确地明白作者的表达的感情和想法,实现与古人的在线对接,进而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种亲切之感将对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融入到文言文学习氛围中
教学形式不同,那么在课堂中呈现的方式自然不同,学生的接受效果也天差地别。而采取何种教学形式,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风格和接受能力。总之,采用适当的教学形式,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发现到,然后去寻找文言文的美和魅力。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的过程。学生融入到文言文学习的氛围中,兴趣点和好奇点得到激发,其他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和预期效果也就自然而然能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了。
(四)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方式,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实现学生的整体能力上升,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必经之路。小组问题讨论的方式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能够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在学生明确讨论步骤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有效地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主要问题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好奇点在不同的文言文课程学习中组成小组,并以组为单位,探讨文言文中的行文方式、言语措辞、作者意图、抒发的情感,等等。同时,教师摘取学生的精彩之处加以点评和总结,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文言文课。如此,在培养高中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总结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的途径。要让高中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让他们感受到文言文在当今社会中不同的时代意义,让他们明白学习文言文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进而,实现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最终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海梅.改变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对策浅谈[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09).
[2]徐颖.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29).
[3]陈秀霞.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初探[J].语文天地,2011(05).
[4]舒红方.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的“三部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7).
[5]周小燕.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9).
[6]李国华.“用教材教”要注意五环相扣[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6).
[7]王瑛.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J].新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