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018-09-22 17:48苏晋裕
教师·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道德与法治初中

摘 要:自2017年秋季开始,我国中学课堂中原有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正式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重大举措意味着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国策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得到深入的贯彻,不断加强青少年对这一理念的了解和认同,迅速加快我国迈入法治国家的步伐。德治与法治并重是中国特色的治国理念,将道德与法治引入课堂之后,如何使学生快速转入新的知识系统中,如何使其在这门课中自觉养成学习主动性则是一个令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17a

作者简介:苏晋裕(1977—),男,福建大田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品德)及道德与法治教学。

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们提不起兴趣,认为这门课枯燥无味,甚至认为这门课可有可无。教师也缺乏耐心,有时无法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敷衍了事。但众所周知,当今中国治国理政,既离不开道德的滋养,也离不开法律的约束。所以,教师更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塑造中学生的社会公德,让其形成法治思维,才能使义务教育的效果大放光彩。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

1.课程概述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立足于初中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综合性课程,目的是促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和加强学生基础法律知识储备。我国已经从扫除“文盲”阶段驶入扫除“法盲”的阶段,遵守社会主义公共道德是我们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最基本义务,要时时做到文明友好、诚信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这是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倡导的核心价值追求[1]。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呼吁大家知法守法,让法律思想贯穿公民生活,养成用法治思维去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体现了我国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治国理政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2.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往往会面临对人生前途未来的迷茫,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极有可能走上叛逆的道路,使自己后悔,也让家长痛心。将道德与法治纳入初中课程体系,有助于立德树人,用教育去引导青少年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让法律深入人心,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其用坚毅的品质去迎接和挑战以后学习道路或职业发展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课堂教育中主要发挥着的是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首要关键就在于以身作则,树立好一个优秀的标杆[2]。如果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是比喻家庭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那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对学校教育中德育重要性的形象比喻。初中生正处于懵懂的阶段,他们不同于小学生一味地接受,也不像高中生已经形成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需要引导,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方向,需要有人鞭策他们去创造、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用恰当的例子来丰富课堂例证。教师在进行本门课程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本上的内容,而不做出进一步的发散说明,学生在课堂上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对其重要性更是不以为意。此时,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出发,联系实际加以引导,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社会规则这一概念的重要作用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自己在社会、工作中受到的约束,以说明社会规则规定社会秩序内容,保障其实现的重要作用,进而延伸到学生生活,比如说学生上学不能迟到,上课遵守纪律等,保障课堂秩序,从而让课堂回归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主动性。

同时,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学生学习进步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不断革新的轨迹,不断提升自身学科素质,站在时代的前沿,发展前瞻性的眼光。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3],要想提高学生多元文化素养,教师自身必须有较高的素养,用师德给学生做出表率,用高尚的行为举止影响学生养性修睦,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2.挖掘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客体,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学生基数的庞大和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教师不能广撒网或一概而论,学生自身也应做出相应的反应。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则是长久以来教学活动中的热点问题,学生中不乏那些自觉认真学习的优秀学生,但是同时也有缺乏兴趣、一味地被动接受学习任务的困难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一个初步分类,用不同的方法激励不同类型的学生,从差异中寻找共性,总结出一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信任和认同感。综上,本人认为考验教师创造性设置课堂的能力迫在眉睫且不容忽视。

(1)设立真实情境。道德与法治之所以受到一些学生的排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它不如语文、英语的唾手可得,也不像物理、化学可以笔下生花,更没有历史、地理的客观存在性。在课堂中是教师大多是口头传授,很容易就让学生感到乏味,不免破坏课堂纪律,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的文化背景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主动去构建新的知识框架体系的过程称为学习。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堂是脱离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个特殊的学习平台,要想让学生学习这些纯理论的知识文化,那就必须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地感知。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题《我与社会》,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奉献社会;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白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学的难点是人的身份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学生起初很难理解为什么人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性,那么就要求教师创造一个模拟的环境,让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介绍自己的身份。比如去同学家做客,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是某某的同学;去舅舅家里做客,向舅舅的朋友介绍自己是舅舅的外甥;在国外旅游遇到中国人,介绍自己是某个省的人。第一种情况是业缘关系的反映,第二种情况是血缘关系的反映,第三种是地缘关系的反映。这三种基本的关系有机地组成了人的本质——社会性。学生通过这种不同身份的转换,对人的本质才会有进一步的发现和探索的兴趣,才会更大限度地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

(2)科学设定学习目标。课程中每一节都有一个单独的教学目标,一本教材汇总成一个总体的目标。学习目的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准点,目标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既不能过于抽象,也不能过分琐碎。人教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题《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目标设立时就要把握好“网络是把双刃剑”这一辩证理念。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准则,掌握正确获得并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在网络世界上养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众所周知,社会发展到如今我们不能单纯定义网络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不能让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也不能让学生谈“网”色变。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适度原则,科学把握自己使用网络的度,不要依赖网络而生,但也要掌握网络这一基本的技能。

总之,教育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永无终点的过程,道路注定是曲折漫长的,但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的。我們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客观规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纵向来讲,要不断传承前人的经验;从横向来讲,要瞄准世界尖端思想和方法,做到推陈出新,去糟粕、取精华,让学生和教师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这不仅是义务教育的关键所在,更是人类整个精神世界达到一个新境界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廖静云.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大东方(教学发现),2015(9):136.

[2]倪振英.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7(25):232.

[3]赵凤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初探[J/OL].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6):139.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