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道尉
[摘 要]运动能力核心素养包括发展体能。基于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状况,高中生学习生活紧张忙碌,自我锻炼的时间有限,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能尤为重要。教师应从体育教学的实践出发,使教学语言简练,组织形式创新,练习密度高,将技能学习融入体能练习,使体能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多样化,发展学生体能,通过课堂举例说明策略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体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35-02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与关键的能力,最终达到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另外,运动能力核心素养还包括发展体能。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基于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状况,体能又是运动技能的基础,体能不好的人很难学好技能和提高运动水平,高中学段的学生不仅在进行脑力上的比拼,也在进行体力的比拼,良好的体能能为日常学习生活提供健康保障,提升学习效率,甚至为最后的高考决战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的学习是紧张忙碌的,学生的自我锻炼时间有限,因此体育教师要优化体育课堂,在体育课的有限时间里发展学生的体能显得极其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主要从教学语言简练、组织形式创新,技能学习融入体能练习,体能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多样化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教学语言简练,组织形式创新,提高练习密度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指引着课堂动态发展的方向,引领着学生练习的方式,是教学内容与效果的航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教学语言的两点不足。首先是在教学中泛泛而谈,讲解过多,导致学生练习少,学生学习达不到密度。体育课练习的强度、次数、时间是评价有效课堂的重要指标,练习密度不足,学生的体能就得不到增强。其次就是按教材的动作要领照本宣科,没有将其提炼成自己的教学语言或口诀。例如,在讲解实心球动作要领时,可采用口诀法开展教学,“两脚前后开立站,反弓蹬地要送髋;展胸挥臂掷得远,出手要在最高点。”做到教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以达到精讲多练,提高练习强度。教师要想在一堂体育课有限的时间里增加练习次数,在教学设计中课堂的组织形式应尽量面向全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选择合适教师的调控和学生可练习的动作难度,增加练习次数,提高练习密度。以弯道跑技术的学习为例,如果采用内外圆圈跑,把学生组织在内外圈面对面站立,当内圈的学生进行圆圈跑体验弯道跑技术要领时,外圈的学生按动作要点对内圈的学生进行观察,反之外圈的学生在做练习时,内圈的学生也按要求对外圈的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在圆心进行讲解示范,巡回指导、提示。练习后内外圈的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教师点评。通过这个队形组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不仅提高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节省教师组织队形变化的时间,而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所以教师在安排练习时要考虑场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场地。
二、技能学习融入体能练习
技能学习上练习次数的增加,有利于技术的掌握,同时体能的练习时间也大大增加,能更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利用空闲进行有偿性体能的练习,教师要考虑主教材和体能练习两者的轻重,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在不影响主教材学习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体能练习的价值,遵循技术关键要求,安排的体能练习内容最好与主教材的技术动作有联系,既能发展体能,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主教材里提出的重要技术动作,达到动作的正迁移。在指导学生的技能学习时也要监督学生的体能训练。补偿性体能训练是指在体育课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教师有效设计出的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动作,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的体能训练。
以篮球教学中的抢篮板为例,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时,教师应侧重于以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为主,可以设计一些专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如连续起跳自投自抢时要求学生抢篮板时的动作,根据球的反弹高度、方向和落点问题抓准起跳时机;同时要解决提升学生的连续起跳能力的问题。在掌握抢篮板起跳动作技术的同时发展了抢篮板所需的弹跳、速度等素质。
三、体能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多样化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要求每堂体育课都有10分钟的体能练习时间,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而提出来的。其实10分钟的体能练习类似于“课课练”,近年来“课课练”从退出到现在的重现,回归最大的依据就是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说明在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具有弥补体育课某些教材安排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不足等功能。季浏教授团队基地校有实验统计数据表明,每节课10分钟的体能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能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每一堂体育课都应该练习多种体能。循环练习法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是比较好的训练方法之一。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的具體任务,将若干练习按既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安排进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根据循环练习法的内容安排多样性、负荷多重性、完成方式多边性、身体发展全面性的特点,在设计循环练习时,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设计应是学生较为熟练或容易掌握的,练习的部位涵盖身体的上肢、核心下肢等,体现速度、灵敏、耐力、力量、柔韧性等要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规定不同的负荷强度、数量、组数。例如,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任务采用循环练习法,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做俯卧撑15个、深蹲纵跳12个、高抬腿30秒、上体屈伸30个为一个循环,每组之间休息10秒,一个循环内容之间休息30秒,一共2~4个循环,严格控制数量、组数、间歇时间,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弹跳、速度,而且间歇时间短可有效提高全身的抗乳酸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的简练、组织形式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密度,根据不同项目体能发展的侧重点不同 ,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有效设计出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完成的动作,以及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的体能训练。“循环练习法”在10分钟体能练习中得到了实践,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对提高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体能练习的手段和方法还有很多,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也有很多,需要教师的不断实践、总结,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发展有效体能,促进学生的体能得到全面增强。
[ 参 考 文 献 ]
[1] 季浏.学科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教学,2018(1).
[2] 章以赛,钱丹丹.提高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几点策略[J].体育教学,2018(2).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