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谈系统性建构课堂提问

2018-09-21 11:11陈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系统性课堂提问

陈雁

[摘 要]提问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好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交流。结合教学案例《记承天寺夜游》分析了系统性建构课堂提问的方法。

[关键词]系统性;课堂提问;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09-02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至关重要,它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系统性构建课堂提问,即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从提问内容、提问方式、提问层次、提问逻辑思路、提问措辞、提问语气、提问时机等方面做一个系统性谋划,让课堂提问必不可少,而又环环相扣。如何使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有序而整体,有逻辑且有呼应,我在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时尝试了系统性建构课堂提问,现列出一二策略供方家商榷。

一、化碎为整,一线串珠式确定提问内容与提问逻辑思路

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反映了他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在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里描述得非常清楚:“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于是一代文豪只能混迹于渔樵之间,寄情于黄州的一片山水之中,因而月亮也就成为作者的知己,作者复杂的情感就寄托在笔下那一轮空明的月色里。要读懂苏轼必先读懂月色,基于此,第一个提问环节我引导学生“赏月”,设计了两个子问题:“第二段中写出月色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个特点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已是初冬时节,只是寻常日子,并非赏月佳节,为什么苏轼会去赏月?”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那一轮月色是空明宁静的,领悟到不请自来的“入户月色”乃是殷勤探问,是“明月解我怀”的欣慰,使学生水到渠成地体会到苏轼当时无事可办、无处可游、无人可叙、无酒可品、无诗可赋的寂寞与苦闷。学生也很容易明白苏轼当时正处于人生低谷的处境,感受到苏轼进入了人生的暗門。

第二个环节就自然归结到“推门”。“苏轼进入了人生中的暗门,那么他有没有就此消沉?从文中何处读出?”这个问题自然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得出苏轼非但没有消沉,而是“欣然起行”,推开承天寺的门去赴明月的邀约。紧接着抛出第二个子问题:“苏轼为什么要到承天寺赏月?”在讨论后学生得出其到寺庙去赏月,除了欣赏空明月色,还为了排解贬谪孤独,寻求心灵平静。

第三个环节便是“悟闲”。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最有心得的。我借用了繁体字“閒”的组成法,投影时做了“月入门中”的动漫效果,让学生猜测这是个什么字,学生一下就明确是“闲”。然后设计了子问题:“作者为何自称‘闲人?从中你读出哪些情感?”“‘何夜‘何处怎么理解?如果换一个地方与时间,苏轼还会看到这么好的月色吗?”通过这两个问题带动学生体悟作者也无风雨也无晴、随遇而安的乐观心态及安闲自适的闲情。

二、水到渠成,顺应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确定提问时机

初次设计时,在“赏月”环节,为促使学生理解苏轼豁达的心境,我便在赏析完月色后就提出问题:“为什么苏轼笔下的月亮会如此清澈美丽、空灵平和?如果换一个地方与时间,苏轼还会看到这么好的月色吗?”

而此时学生初涉文本,还未了解此文的写作背景,也未能品读“闲人”的内涵,因而面对此问题,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入手。即便个别学生通过预习或借助资料能回答一二,但那些回答也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所以无法入脑入心,这样的提问明显是揠苗助长。因此我在其后将此问题调整到“悟闲”环节,而且是放在品读闲人闲情之后。请看课堂实录片段:

师:苏轼说“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柏?”苏轼赏月的时间是十月十二日,不是赏月的最佳时节;赏月的地方是承天寺,也不是赏月的最佳地点。如果换一个时间、一个地方,还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月色吗?

生(七嘴八舌):能。

师(追问):为什么?那些忙人能不能欣赏到?

生(七嘴八舌):不能,只有苏轼可以欣赏到。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苏轼很乐观,不汲汲于名利,才能欣赏到美景。

生:这个月色是空明的,很亮,很透,很清澈,实际上这是苏轼眼中的美景,而眼中能看见什么美景关键源自他的内心。

师:很棒,心中有什么,眼中才能有什么。那你觉得他的心中有什么呢?

生:月色如此空明,说明苏轼的内心也是空明的,是清、亮、透的。他已经把仕途的不顺、个人的得失全给抹去了,只剩下乐观豁达。

师:的确,苏轼已进入荣辱偕忘的境地,说明苏轼的“闲”是乐观豁达的。

可见调整后的提问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经常说课堂提问应该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这个“跳起”的时机与高度特别重要,它应该是在学生已有体验的基础上设置,既让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也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思维有空间、有效度。

三、由浅入深,于无疑处启问导思确定提问层次

课堂提问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设计中引发学生思考,特别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的责任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某种醒悟或提示,并且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生无疑—师提问—生解疑—生新疑—生再解疑”的质疑型思维方式。

我在教授“推门”这个环节时,就特别注意提问层次的设计。

问题一:那么他到何处赏月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只是铺垫,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情境,学生立马齐答承天寺。这也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其兴趣。

问题二:为什么选择此处赏月?

这个问题要稍微想一想,但文中明确讲“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所以学生也能借助文本马上答出,因为寺里面有张怀民。

问题三:请结合文本分析苏轼与张怀民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在寻章摘句中找到答案。学生从“念无与乐者”马上想到两人是朋友关系,接下来自然就会去想两人为何会成为知己好友的问题。于是再联系时代背景、人物生平,得出两人志趣相同、处境相同、心境相同的结论,也就体会到苏轼之所以选择承天寺去赏月,是因为里面有与他志趣相投、处境相同的知己好友。

分析到此,这个环节似乎就可以结束了。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在无疑处设疑,适度增加问题的难度与深度,再次用问题去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问题四:月下漫步,知己相携,是人生快事。好友赏月为什么要选择寺庙呢?寺庙是什么所在?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他们调动原有的生活积累立刻想到佛门是清净之地,还有学生联系《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来回答:他们在此赏月是为了寻求心灵平静,排解贬谪孤独。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自觉进行知识迁移,并获得新的体验。

于是“推门”部分的教学任务就顺利完成了,学生明白了苏轼推开了承天寺的门,也就推开了自己的心门,同时也打开了他的人生大门。

这样的理解无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并且使学生跳出文本去关注苏轼的理想、遭遇及心胸,达到了用一篇文章了解一个作家的目的。

通过由浅入深的层层追问,既消除学生面对问题的畏难情绪,又充分调动他们关注文本、迁移思维、联想想象等能力,并有效地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在追问中还可以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同样,提问方式、提问措辞、提问语气等方面也需要做系统性谋划,由于篇幅问题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当然,设计课堂提问是个系统性工程,如何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问到学生心坎上的问题,如何真正从教学文本出发提出问到教学核心的问题,如何真正从教学规律出发提出能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记承天寺夜游系统性课堂提问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记承天寺夜游》拓展阅读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