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2018-09-19 09:07张广才
昌吉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预科生预科少数民族

张广才

(南昌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8)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与深造的少数民族学生逐年增多,他们已成为我国社会不可忽视的一类群体,这一群体也包括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是我国民族地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预科阶段对他们来说也正是人生的关键发展时期,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仅关系到他们未来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青年力量,在对他们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时,或许由于该群体的特殊性,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似乎不容乐观,甚至在不少预科高校出现了教育“短板”现象,预科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直接关系到预科学生“如何看世界”,树立何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2]实践证明,高校预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认同感,而且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近年来,虽然我国诸多民族院校相继地、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但教学效果不明显。

文章通过调查我国部分高校民族预科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现状和预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试图分析我国高校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主张通过课程群建设来作为对应的策略,以促使高校民族预科就“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在此基础上探索更有成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途径,让中华传统文化渗入预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增强民族预科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

一、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现状

为了解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现状,笔者对四川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学院和南昌工学院等高校少数民族预科近几年该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研,下面就上述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进行分析。

上述高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语文》与《阅读与写作》课程来挖掘,因为在预科教育阶段,《大学语文》与《阅读与写作》属于基础必修课程,平均一周的课时量基本在6—8节之间,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家通用语言课程的地位显得特别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民族预科使用的教材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预科教材,也有高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的自编教材,例如,四川省属高校新编民族预科《阅读与写作》教材,就颇具特色,书中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呈现板块结构,且覆盖面较广。近年来中央民族大学开设的“中华文化20讲”,作为公选课,有一定的影响力,该课程依据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主要脉络: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主讲教师把上述三家思想精髓分别概括为:“以儒做人”、“以道养生”和“以禅清心”,试图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化为当下人的文化营养。北京理工大学每学年开设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课有近10门。南昌工学院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相继开设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导读》《走近国学大师》《唐诗宋词鉴赏》和《茶文化》等课程。此外个别学校通过聘请专家定期给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讲座来传播传统文化知识。

课题组所调研的高校预科大多开设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由于师资水平和重视程度的差异,校际之间情况差异性较大。部分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占课程总量比例,已达15%,但个别高校却不到2%;课堂教学覆盖面及其有限;除两所高校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必修课,其他高校基本采用选修课形式,而且选修课只开设一个学期,此外对选修课的学生人数有限定;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大多以名著导读、诗词鉴赏和历史名人、文化等为主,而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却未涉及,因此课堂教学缺系统性和整体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虽然各高校已经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重要性,为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但迫于学生的实际,人才培养方案的限定、或为忙于应对教育部少数民族教育司组织的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会考,因此这些课程只是作为通识课或选修课,在整个课程总量中所占比例极小,相应的学分也少,甚至有部分高校不把其计入学分,此外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师资不足,教学形式属于大班讲授式教学、考试形式是考查。以上诸多因素直接影响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此外,受访学生普遍认为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如下问题:设施有待完善、底蕴有待加深,校园文化品位亟需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等一系列问题。传统文化教育呈碎片化和表面化现象,诸如书法、乐器、文艺表演以及学生社团等虽然被冠以“传统文化教育”之名,尽管活动丰富多彩,但如此形式多样的活动更多是侧重于传统知识的传播,于精神内涵的传承和人文底蕴的培养方面远远不够。

课题组就“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满意度”对南昌工学院2017级200名名预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192份有效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9%的预科生对当前传统文化课程很满意,15%的预科生表示满意,22%的预科生认为一般,26%的预科生表示不满意,28%的预科生表示很不满意,由此可见我国高校预科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质量需要提高,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由于各民族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造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不不同,部分学生只关注本民族的文化,对于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正确引导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态度,积极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全面激发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将传统人文教育融入预科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之中,是当前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上述背景,如何改变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激发预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深入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创新地发展高校预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或许,“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是改变上述现状的办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群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课程建设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几年来,各高校对其开展的研究和实践,足以彰显其重要性。[3]

三、课程群的界定和特征

课程群是参照施教对象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具有某一相关性和互补性的课程按照一定的模块或框架进行重组、整合,形成某一特色的新体系课程。[4]

尽管目前关于课程群定义的界定,学界观点不一,无论观点如何,但课程群都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相关性。三门或三门以上的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各课程之间在内容上有一定相关性,但又自成一定体系。第二,融合性。课程群组合了各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在组合过程中运用了删减、调整和整合等手段,所以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5]第三,创新性。课程群不是对各课程内容的简单粗暴叠加,而是最大限度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体系,使得课程功能最大化,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因此通过课程群建设平台,可以优化、整合学校资源,提高教学效果。[6]

一般学界根据课程群的内涵特征把课程群分成三类,即知识型的课程群、方法型的课程群和问题型的课程群。前者是同一类学科范畴的课程组合,后两者更多是跨学科类课程的组合。[7]

根据“课程群”建设模式,我们依据预科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及传统文化的课程本质,确立课程核心,把在内容上具有纵向或横向相关性的课程整合在一起,先组成一个“群”,再进行系统开发和建设。传统文化课程群,主要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和对预科学生传统文化精神、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构成。[8]

四、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介于当前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碎片化、课程缺逻辑性、教学内容重复较多、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效率低下等现状,在少数民族预科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意义重大: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引导预科调整课程结构,把分散的课程组合起来,最大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努力推进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最终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预科学生群体中生活化和实践化。具体意义如下:

(一)更为有效地促进高校预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群的建设,可以改变课程碎片化、课程缺逻辑性、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效率低下等现状,依据课程群建设平台,通过设置独立的传统文化经典课程,并与其他学科课程相连接,共同承载预科教育任务,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科渗透水平不高、缺乏整合的“碎片化”等现象,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学校真正落地生根。[9]由此可极大地促进少数民族预科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课程群建设是构建预科学生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10]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可以挖掘传统文化课程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发挥区域合力,能更为有效地促进高校预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有利于加快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融合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必须考虑到民族预科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等因素,“以生为本”,使不同民族、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实施“依托一定主题、分层次递进发展、多样化课型”的区域化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的模式。[11]这种教学体例与内容安排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又比较切合预科学生的求知需求,容易贯彻,由此依次分层次、分类别推动,从而加快传统文化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衔接、融合。[12]

(三)有助于优化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塑造多样个性,搭建互动平台,突出发展特色,从而提升预科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贯彻坚持整合性、协调性、多样性、科学性、实践性的原则,探讨课程群的模块构成及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该课程群的课程组成内容与优化措施。打造了胜任该课程群建设的教师队伍,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群建设的参与,这样有助于优化知识体系,塑造多样个性,搭建互动平台,突出发展特色,从而提升预科学生人才培养质量。[13]

总之,在少数民族预科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意义重大,不但可以促使高校预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全程化推进和全方位地覆盖,而且可以促进预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课程群建设能促使在线开放课程与学校教学实践改革紧密结合,使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教育、学生课外生活与实践活动等方面。[14]最大限度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入预科学生的脑、入预科学生的心,从而真正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长足、持续发展和大力提升。[15]

猜你喜欢
预科生预科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跟踪导练(二)(6)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理工科预科生语言态度与英语学习关系实证探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预科课程的态度与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