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2018-09-18 13:16王彦芳赵清会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王彦芳 赵清会

摘 要: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仅有益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更能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的需要,并且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从教学实际效果来看,其对增进师生感情,提升课堂教学的达成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06-0004-03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内涵及特征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教学和学习提纲,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要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学、自练、互练等多种学习手段,教师借助引导、释疑、调控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建构的教学策略体系。

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案。教师进行学案设计编印,并在上新课前一至两天印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所提出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学案上作出相关的學习记录,以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然后将遇到的学习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与讨论,通过教学互动和一系列的教学策略,达成学习目标。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总结得出,学生可以从对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自身成长。

(二)尝试教学理论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尝试活动,依据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完成尝试任务,以解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尝试问题。该理论的特征在于先学后导、先练后讲,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发现学习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或者是通过自己的推理,获得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规律、新的法则的一种学习过程,它强调的是内部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四)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他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吸收并固定新观念的原有观念;第二,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辩,这种分辨越清晰越有利于新的学习和保持;第三,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应十分巩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即原有知识结构中原有知识吸收并固定要学习的新知识的过程。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并创造出适当的教学条件,全面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潜力。

(五)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变化的原因,50%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25%是由学生的情感准备决定,25%是由教学质量(线索、参与、强化、反馈、矫正)决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掌握而教。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

(一)课前环节

1. 学案的编制

学案是学案导学的基础和前提。学案是学科教师为学生每一节课学习而设计的、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文本。根据课型、教学内容、学情的不同可以编写不同类型的学案。

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理论上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三维目标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不一定每节学案都要包括这样三部分。学习目标的表述要求用一个可测的动词组成一个动宾结构的句式来表述,学习目标可以以条目式列出集中呈现,也可以分阶段呈现。

其次,做到三线结合。知识生成线就是要寻找新旧知识的契合点,确立教学起点;学法指导线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系;能力培养线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是一条暗线,是针对知识点承载的能力、价值等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编写学案应以知识生成为主线,把知识生成线、学法指导线和能力培养线有机结合。

再次,确定导学策略。第一,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研究《考试说明》和中高考试题以确定考点和热点,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确定学习策略和学法指导,研究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衔接以确定教学的有效顺序编排;第二,问题导学是学案设计的重点,而设计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能力、觉悟的问题体系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是关键所在,问题导学要把教案的部分内容延伸到学案中去,以三线一面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第三,学案必须将学生的有效学习放在首位,要尽可能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认知基础,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缜密的思考和教学设计。

最后,编辑推荐作业。每个知识点学完之后,需要编配适当的题目进行当堂或课后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掌握。

2.学生的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从具体的学习情景和学习问题人手,初步感知与了解学习内容。当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带着疑惑走进课堂时,就能够主动提问,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教师的抽查

上课之前,科任教师要收集部分学案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所在,以适时调整教学方案。

(二)课中环节

1.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根据课前抽查的结果,教师可以先预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以预习其中没有完成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教师需要适时点评,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偏差,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予以肯定和推广,以打造健康的学习方式。

2.同学互助,质疑归纳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自己完全解决的疑问,可以采取同学相互讨论、互助交流分析等多种学习形式予以解决。在讨论分析中,小组代表应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反馈互助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困惑点,并且教师做好巡视,收集、筛选、归纳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3.释疑点拨,引导提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学习会对基础知识有初步的掌握,也会形成初步的知识网络。对那些归纳的、学生不能解决又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则通过讲授,点拨引导,带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教师的指点迷津,使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

4.反馈矫正,同步检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反馈手段获取真实的学生学习信息,并根据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再“备课”,以迅速确定“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行为跟进,及时矫正。同时,对应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以题组形式分层提供系列测试题,供课堂上同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后环节

1.学后反思

这个过程的主要任務是学生总结所学到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心得、体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性学习习惯。

2.课后拓展

立足于课内、课外的结合,教师课堂教学要向课本外的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学案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的弊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实现了学生从“苦学、死学、学会”到“乐学、活学、会学”的变革,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二)实现“学会学习”的目的

学案教学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知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通过学案教学帮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身发展和需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促进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

首先,学案教学使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变为教师帮助学生不断排除学习困难和学习错误、共同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师生关系也从传统的“师道尊严”式变成了“平等朋友”式的合作关系;其次,通过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特别是优生带动差生,帮助差生学习和思想各方面不断进步,优化了优先与差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带动班级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案教学创设了一种宽松、愉悦、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增进了师生感情,加深了生生情谊,消除彼此之间的心理隔阂,有效地抑制了学校和班级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从而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