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矜 王有强
摘 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获得A+的成绩。本文通过梳理分析从2000年建院至今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基于研究的教育改革创新,总结了学院以“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國际先进水平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具有开放的视野和时代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德才兼备的育人传统”为核心内涵的“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公共管理教育模式,以期推动中国公共管理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教育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全球竞争加剧等挑战,管理实践呼唤面向政府及公共部门的专业管理人才,而社会对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期待着高等教育的有效应对。
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50—70年代的历史曲折之后,终于在80年代获得恢复和重建[1]。在学科发展与教育模式的探索中,与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几乎同时起步但已趋于成熟的美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被留学回国的学者和教育考察官员带入视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9年批准在我国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第二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需要,结合公共管理的特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建院之初,确定了学院专注于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并坚持对人才培养规律、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推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与创新,逐步明确以“培养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为定位,探索国家需求导向、公共价值引领、知识能力并重、层次系统多元的办学模式,旨在推动公共管理教育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才需求。
在2017年底公布的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得A+的好成绩,人才培养工作尤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梳理分析2000年建院至今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基于研究的教育改革创新,总结适合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在教育研究基础上建立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国内的研究生培养最初都是学术定位。从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MPA学位,到2003年批准清华在内的7所高校首批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公共管理教育在国内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清华公管学院组织教师分析研究公共管理教育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公共管理的需求等,先后发表了“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发展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教育”[3]“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4]“借鉴创新,建设一流公共管理学院”[5]“国外MPA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6]“从MPA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7]“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8]“中国公共管理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9]“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调研分析”[10]“公共管理职业技能的探索性研究”[11]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标准有效性研究”[12]“国外公共管理实践教育:模式、特点及借鉴”[13]“中国MPA教育:十年总结与未来展望”[14]等,根据管理实践和学科发展的不同需求,逐步细分博士生、硕士生、MPA的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从学科责任和国际化师资的优势出发,开设英文硕士项目、全校选修课等,基本形成由学术型、实践型、国际型、普及型不同培养定位组成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
1.学术型
博士生培养学术导向。2003年清华公管学院在全国首批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学术研究生的培养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对原有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和行政管理硕士培养方案重新梳理以及人才需求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共管理博士生培养的学术导向,拟定了全新的培养方案,将其定位于“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非盈利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高级人才”。
对原有的行政管理硕士,则参照国际通行惯例,根据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分化为应用和学术两个培养渠道。偏向应用型的学术硕士生,向MPA培养模式看齐,可以选择以政策分析实践(Policy Analysis Exercise,PAE)作为学位论文;偏向学术型的硕士生可以在本院完成课程和论文开题后申请转博,继续学业,或在毕业后申请到国外一流公共管理院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公共管理博士培养方案经过5年的试行,巫永平、沈勇等学者在2009年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调研,包括博士生座谈会、博士生导师访谈、博士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并邀请了国际公共管理学科的4位专家组成独立的评估小组,对16篇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估。通过回收到的50份问卷、10余次访谈记录和专家反馈的论文评估报告,进一步了解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因素,为提高博士生教育水平调整培养方案。新方案确定博士生的学术研究培养定位不变,但根据培养目标加强了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2.实践型
专业学院的定位在清华公管学院的学生规模上体现非常明显,每年入学的实践导向的MPA学生人数约为学术研究生的3~4倍。在MPA培养中学院基于调研,适时进行培养模式改革,但始终坚持实践导向。
2000年获得首批MPA试办院校资格后,学院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按照全国MPA教指委要求,确定了“为公共部门培养复合式、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并在教指委规定的核心课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设计了公共政策、政府组织与管理、非营利与公共事业管理、国际事务和战略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区域发展与城市治理、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等方向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模块[15]。
2003年清华公管学院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之后,重新分析MPA、学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不同培养定位和教学模式,对MPA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清华品牌”的办学定位[16]。自2005级开始全部调整为非脱产班形式;除了保留晚间和周末授课形式外,还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主动适应国家对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求,针对各省级组织部门推荐的地方政府中层领导干部,采用每年两段式集中学习方式,设立MPA-E项目;并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住建部、公安部等大力支持下,设立MPA定向项目,重点培养发展规划、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特定领域急需的公共管理人才[17]。
2010年国家实施MPA双证改革,由彭宗超教授负责,专门成立20余位教师参与的攻关小组,开展对MPA培养模式改革的专项研究,前后召开10余次全院教师研讨会和学生座谈会;深入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调研;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于未来的MPA培养目标,有近40%受访者认为清华公管学院培养的MPA不仅要成为高水平的公共部门管理者,更要成为高水平的公共事务领导者[18]。同时,英文项目的开展也使得学院认识到全球视野对于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应对全球治理变革与挑战的重要性。在调研基础上,学院借鉴国内外兄弟院校经验,着手顶层设计,对MPA培养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革,整体推进,于2011年推出新版MPA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强调“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同时在课程设计中突出领导力的提升和全球视野的拓展[19]。
3.国际型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学(China Study)”在国外学术界悄然升温,执政者也希望了解中国发展与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国家角色和责任的变化对公共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
2006年全国首批MPA试点院校评估结束后,清华公管学院从学科责任和国际化师资的优势出发,开始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MPA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学院派多批次教师到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国大学、巴黎政大、牛津大学、英国发展研究所、荷兰社会研究院以及南非、埃及等多个国家和机构调研。经过缜密的调研和方案设计,2007年清华公管学院在国内率先开设全球招生、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发展硕士项目(Master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ID);2008年又接受商务部和教育部委托,招收国际公共管理硕士(International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MPA),同樣全英文教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公共管理人才,纳入我国新时期援非人才战略计划。两个项目均定位于:使学生在掌握公共管理一般理论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解。MID偏学术,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来探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发展的有效模式;IMPA偏应用,提高解决国家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能力。
中国发展经验和项目本身准确的培养定位与课程设计,使得清华公管学院的MID项目在2009年全球70多所院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全球10所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首批支持的国际发展实践硕士项目,之后,根据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转型,将原学术型硕士项目MID改为应用性的MPA项目,英文名称改为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缩写仍为MID。2017年,IMPA项目在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项目绩效评估中被评估专家评价为“全国院外教育的标杆和表率”。
2017年,基于清华大学全球战略框架,在前期多次交流讨论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清华公管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社科学院签订可持续发展目标双硕士学位英文项目(SDG)、与华盛顿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签订大数据与公共治理(BDG)双硕士学位英文项目。这两个项目均从2018年开始招生,为清华公管的国际型学生培养注入新生力量。
4.普及型
清华大学每年有超过200名毕业生通过公务员招考、基层选调、挂职等方式选择到公共部门就业,但其中接受过公共管理专业教育者不超过5%,反而是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占多数。2008年和2009年,清华公管学院的学术研究生选择公共部门就业的比例分别只有15%和16%。这些现象引发了学院对学术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职业选择错位的反思。
2009年开始,谢矜、汝鹏、蓝煜昕等青年教师带领博士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包括:“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前置变量和相关行为探究”“研究生公共部门就业的认知、意愿、职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研”“研究生公共部门和基层单位就业引导的策略与机制研究”“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基于行业分析的研究生就业质量反馈与研究生校友成长路径研究”“基于激发研究生学术兴趣的学科发展史探究”“研究生国际组织就业路径研究”等,针对学生在“就业选择与专业背景”“就业意愿与职业素质”“国情认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加强公管学院研究生公共价值和学科使命提升的同时,突破学院教学边界,帮助有意愿服务于公共部门的非公共管理专业清华学生奠定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基础,提升其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于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全局。
学院对全校选修课建设给予政策扶持以普及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相继开设了“中国国情与发展”“中国的统一与台湾问题”“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概论”等课程,并从2013年开始筹划在清华本科生中开设公共管理第二学士学位的方案,既在全校范围实现公共管理教育的辐射,又可以从中选拔优秀生源进入公管学院继续读研。经过论证与审批,2016年在校内进行行政管理辅修专业试点,2017年开始在校内招收行政管理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随着博士生、硕士生、MPA、英文项目、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全校选修课等各个教育项目的展开,清华公管学院致力于分析教育需求、研究教育规律、适时调整教育定位的成果初现端倪,基本形成学术型、实践型、国际型、普及型不同培养定位组成的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以回应管理实践对公共管理教育的期待,为中国公共管理的学术发展和实践培养专业化人才,并勇于承担公共管理教育的国际责任,传播中国发展经验。
三、通过因材施教优化与创新培养方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在前,德为先。习近平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如今深刻变革的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压力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迅速实现大众化的进程,使得人才评价更加量化与功利,我们的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面临着严峻考验,师者有其责。“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出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方法进而内化为其能力。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仅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是不够的,经过调研分析,清华公管学院逐步将学生培养优化为“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强化价值引导与能力提升,并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征探索与之适应的培养方式。
1.价值引导为先
对于学术研究生,经过选拔时的学业取向考查,清华公管学院在学生入学导向时会安排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公共管理专业历程与发展等讲座,帮助学生尽早找准定位,确定职业方向。利用校友资源实施“人生导师”计划,为学生匹配在学术机构、公共部门、重点企业的校友,结对定期深入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公共管理学科无论是学术发展还是管理实践方面所应承担的学科使命。
对偏向应用型的学术硕士生学院以促进公共部门就业为导向,但2008和2009年,学术研究生选择公共部门就业的比例分别只有15%和16%。2009年学院与清华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在校内启动“研究生公共部门就业意愿与职业素质调研”,对34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党员、积极分子、参加过社会工作或社会实践工作的研究生有更强的公共部门就业意愿;研究生的公共部门就业意愿与参加就业指导活动的频率正相关。在调研基础上,学院在课程体系之外,着重加强硕士生党建、社会工作、社会实践、就业引导等方面工作,以提升公管研究生对公共价值和学科使命的认知。
发挥学科特色,将党建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学院层面安排入学导向、党委书记面对面、专题党课、职前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推进必要的组织教育;指导研究生党支部通过自发组织的理论学习与思考、课题调研等形式将党建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进行自我教育。将被动学习型的组织教育与主动学习型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构成层次丰富的党建教育体系,立足学科特色,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始终以培养研究生的公共理想和国家情怀为出发点来统筹安排研究生党员的教育活动。
扩大校内社会工作和校外社会实践的受益面,倡导研究生在校期间“百分之百承擔社会工作,百分之百参加社会实践”。学院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明德为公的公共价值观”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工作目标,积极拓展实践基地,为研究生们创造实践机会,并在学校要求博士生社会实践为必修环节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合理化设计,将其纳入硕士生培养方案的必修环节,通过寒暑假实践、学期中实践和暑假短期挂职等各种形式,不仅帮助研究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更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国情、拓展视野、坚定理想、提升能力,体验知识服务社会的公共管理专业使命。
加大就业引导力度。邀请公共部门校友返校与在校生座谈,不仅交流在公共部门发展的职业思考,更从笔试、面试等细节给在校生以建议;组成公务员考试备考小组,有针对性地举办公务员政策宣讲会、公务员考试培训、就业经验分享等活动。学院还从2010年推出公共部门就业支持计划,在政策上给予引导,营造以承担公共管理学科责任为荣的氛围。
对于MPA研究生,2010年调研显示非脱产形式的学习使得MPA理解清华组织文化的活动载体有限,在学院融入和对大学组织文化认可方面有待提升。于是学院专门在学生工作体系设立MPA工作助理,跟进MPA的班级建设。从入学教育,到在学期间的学术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再到就业引导,将所有学术研究生的活动开放给MPA,让MPA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可活动所传达的清华组织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到清华对学生的期望——具有领导力的未来社会引领者、开创者、建设者[21]。
2010年的MPA调研还显示学院对“价值类培养公共伦理与社会责任”的课程重视不足。学院就此调整培养方案,不仅增设公共事务伦理课程,还进行核心课程改革,用公共价值、社会责任、职业精神引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组[22];将知识报国,做“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融入MPA从入学到离校的每个环节。
对留学生而言,最大的障碍是文化融入,而清华公管学院举办的全英文硕士项目更是挑战巨大,不仅有文化融入还有语言问题,因为我国官方语言非英语,而项目的授课体系和学习过程要求全英语。学院号召中国学生尽可能与国际学生融合,在研会设立留学生部,招募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组成语伴(Language Partner)互帮互助;组织国际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校史馆等以了解中国和清华大学的文化传统;邀请国际学生参加校内的各种节日联谊、体育联赛等以加深学生间的融入。学院将公共管理实践定为英文项目的必修环节,由项目主任和公共管理实践的任课教师联合设计方案并带队。国际学生不仅参访了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天津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更深入到青海、甘肃、四川、安徽、江西等中西部省区了解中国发展实践,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统有更具象的认识,强化了国际学生的中国认
同感。
对于普及公共管理知识的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和全校选修课学生,清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爱国、成才、奉献”“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公管学院在辅修和第二学士学位项目中设立“双肩挑”辅导员,通过品学兼优的学长辅导员给本科辅修和二学位项目学生传递“明德为公”“知识报国、知识为民”的理念。选修公管相关课程的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烈的公共部门服务意愿,所以,公管学院在课程设计中参照MPA公共事务伦理的引入方式,将公共价值、社会责任、职业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中。
2.知识传授为基
基于“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非营利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高级人才”的定位和2009年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估结果,清华公管学院的博士生培养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研究能力。第一年必须在政治学、经济学、组织理论、研究方法4个领域中完成8门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年进入相关领域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学院先后推出博士生资格考试、博士生论坛、博士生预答辩等改革措施,以期达到严谨的学术训练目的。在基础课程上,尽量打通博士生、硕士生、MPA的选课界限,让硕士生根据未来职业发展选择偏重学术的博士生课程或者偏重实践的MPA课程。
2010年的调研显示MPA对于课程的理论认可度达到92.42%,但对于课程实用性的认可与否分化严重,比例分别为48.34%和44.08%。对于希望学院加强的课程领域,问卷回收到的数据显示排在前5位的是:管理技能23.59%、专业知识18.44%、社会实践16.01%、方法类14.83%、伦理价值12.55%。深入访谈分析显示:原有的MPA课程体系以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过于理论化,对价值类培养公共伦理与社会责任、技能方法类提升能力的课程重视不足。根据调研结果,学院调整了原有的MPA培养方案,强调“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突出领导力的提升、全球视野的拓展。课程设计围绕培养定位展开,除前文提到的价值引导类课程以外,增设了公文写作、公共演说、谈判技巧、公共危机管理等公共事务实践技能课程,以及中國传统治国思想、西方公共管理思想、对话杰出领导专题等领导力提升课程,还在已有的中国外交战略与政策外,增设了国际发展前沿课程和全球课堂(Global Classroom)“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方法”课程,与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国际一流院校共享课程资源,促进MPA课程与国际接轨[23]。
对没有汉语基础的国际学生,就公共管理学科本身而言,学科发源地美国和官方语言为英语的新加坡都比官方语言非英语的中国更具吸引力,但中国有着美国和新加坡不具备的发展中国家转型的管理实践,这正是在课程设计中要着重强化的。除了在公共组织战略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比较政治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分析方法等核心课中增加中国案例外,学院还专门设计了关注全球发展的治理与发展、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方法等课程和聚焦中国经验的中国政治与政府、公共政策前沿等课程。学院案例中心根据教师的授课需求不断开发英文案例,辅助教师在课程中融入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实践。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困难,除了中国学生的语伴互助以外,学院专门安排教师担任英文项目学术主任,跟进培养计划,指导学生学业发展;在外办和教学办设立专门岗位担任英文项目助理,帮助国际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业中的事务性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帮助国际学生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业中。
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和全校选修课以普及公共管理相关知识为主,除了“中国国情与发展”“中国的统一与台湾问题”等本科生文化素质选修课以外,学院积极动员教师讲授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选修课,若干名教授就中国之路、从历史中学运筹、公共危机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现代国家建设与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国政府治理等专题进行授课;学院还专门为清华学生领导力培训项目设计课程与讲座,就现代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的决策与执行、公共政策的目标与工具、公共事务伦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公共政策中的调研设计与报告撰写、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廉政建设、中国政府运作、发展战略与我国规划体系、全球化与国家治理、建设优秀团队的领导力等专题进行讲授与讨论,引导学生完善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本储备,形成国情世情的基本视野。
3.能力提升为本
在学术导向的目标下,清华公管学院对博士生和学术取向硕士生的培养不仅从价值引导、课程设计上着手,还致力为他们营造激发学术志趣、了解国际前沿、提升学术能力的政策环境和严谨的学术训练。学院邀请青年教师给博士生开设博士生学术沙龙,交流学术成长并进行研究方法辅导;鼓励以博士生为主开展青年学者自组织活动等。学院还通过一系列工作帮助博士生了解学术职业。公共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提升博士生学术志趣和开展探索性研究的能力,学院鼓励博士生申请学校的党建研究课题,由青年教师在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上给予指导;设立“院长研究基金”,为博士生开题后的自主探索研究、开展实地调研提供补充支持;为博士生赴国际一流公共管理院校联合培养积极争取资源,目前超过50%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有3个月到1年的海外研修经历;为博士毕业生设立赴国际高水平院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奖学金,连接博士培养与学术职业发展,为博士生的学术道路启航提供有益的支持。近年来博士毕业生高校就业比例不断攀升,既有毕业生受聘到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双一流”建设高校任教,也有毕业生被湖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重点建设公共管理学科的高校直接聘为副教授。
对应用取向的学术硕士生,学院加大社会实践的投入力度,在价值引导的同时,推动他们以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公共事务实践中。实践型的MPA课程更是将学以致用作为根本。新培养方案不仅增加了公共事务实践技能课程、领导力提升课程、国际视野课程等,还外聘实践部门领导和有管理经验的师资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在原来重视基础理论传授与研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应用方面的研讨交流,鼓励教师更多地运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更多地开展现场教学、实习/实地体验、外请专家与领导讲座。在论文形式上,鼓励MPA选做案例分析报告或政策分析实践(PAE)。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导向推动应用取向学术硕士生和MPA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对国际学生尤为重要。学院不仅安排国际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中国发展经验,认识中国国情,理解中国文化,还积极挖资源,与联合国派驻机构、世界银行、救助儿童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冶海外等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荐MID学生去实习。对于纳入我国新时期援非人才战略计划的IMPA项目,则建议导师在论文选题中尽可能帮助同学选择与本职岗位相关的公共管理问题,期望通过论文的研究过程帮助IMPA学生提升解决实际工作困难的能力,助力其日后的职业发展。
在普及型的公共管理知识传播中,学院从实践、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促进清华学生深入关注时政热点,了解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过程,认识公共事务管理的复杂性,从而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学院中国农村研究院自2012年开始每年暑期组织农村调研,开放申请平台,资助部分学生团队,特别欢迎校内其他院系同学参加,由学生团队自主拟制调研方案申报,由青年教师和博士后在调研方法上给予指导,旨在鼓励在校生深入了解农村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引导其关注“三农”、了解农村、认识国情、服务农民。至今累计已有千余人、百余支团队参加了农研院组织的调研活动。学院产业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CIDEG杯本科生暑期社会调研挑战赛,以低碳消费、环境保护、绿色节能、绿色出行、净化空气、邻避困境等公共管理领域热门议题为主题,吸引了上千名本科生参加,通过学生的社会调研、报告评审、现场答辩、学院教师点评等环节,选出优秀论文给予奖励。学院案例中心、农研院与校团委合作,联合社科学院等校内单位,在2012年、2014年、2016年隔年举办“清華大学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邀请多名学院教师担任案例调研写作指导和评委,这3次案例分析大赛吸引了校内30多个院系的百余支团队参赛,10多个获奖案例入选公管学院的中国公共管理案例库。
价值引导为先、知识传授为基、能力提升为本,清华公管学院在学生的培养方式上因材施教,形成“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在学术志趣和知识传授之外,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知识内化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适应性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4] 薛澜, 彭宗超. 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00(12): 46-52.
[2]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谢矜, 彭宗超. 基于专业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清华MPA教育模式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8): 16-20.
[3] 薛澜, 赵纯均, 赵劲松. 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发展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9(3): 61-63.
[5] 陈清泰, 田芊. 借鉴创新, 建设一流公共管理学院[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26-30, 45.
[6] 薛澜, 彭宗超. 国外MPA教育模式比较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2-3): 46-51.
[7] 薛澜. 从MPA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J]. 民主与科学, 2001(6): 3-6.
[8] 薛澜, 彭宗超, 张强. 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 管理世界, 2002(2): 43-56, 153.
[9] 薛澜.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科学新闻, 2003(16): 10-11, 36.
[10] 沈勇, 田芊, 张华胜等. 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调研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03(4): 409-413.
[11] 任建明, 刘理晖. 公共管理职业技能的探索性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02(2): 86-91,96.
[12] 沈勇. 公共管理硕士(MPA )入学标准有效性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5): 52-55.
[13] 沈勇, 王有强. 国外公共管理实践教育:模式、特点及借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4): 72-76.
[14] 沈勇, 程文浩. 中国MPA教育: 十年总结与未来展望[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3): 59-65.
[20] 谢矜, 孟波, 江皇甫.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中外硕士生社会实践的设计与实施[R]. 2017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8.
[本文是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人文社科振兴基金专项“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前置变量和相关行为探究”(科研项目编号:20135080484/2013WKYB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