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为禄
2018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重要讲话,对高校提出“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明确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作了清晰定位,即:高校必须着力培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青年。这一定位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命题是一脉相承的,是当前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教育事业对标中央对上海“排头兵、先行者”的定位要求,沿着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持续推进改革发展任务:一条是贯彻落实经中央层面批准的“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一市”即上海市,实施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全领域综合改革;“两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重点实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一市一省”高考综合改革(上海、浙江)两项国家试点任务,担当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的探路者。另一条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过程中,上海注重通过系统思维、综合改革、创新举措突破“点”上的瓶颈难题,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关探索与实践可概要归纳为“一体、两翼、两支撑”。
一、聚焦“一体”: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因此,我们把课程思政改革作为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
一是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内在地要求高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上海基于多年在基础教育领域实践“学科德育”的实践经验,2014年在全国率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把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促使各门专业教育教学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践行“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实现渠道。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上海按照“统筹布局、分步实施、滚动发展”思路,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 2017年起每年投入近1亿元专项资金,深化实施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二是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上海推进课程思政,不是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课程建设推进上,除重点推出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外,还推进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
三是以“中国系列”课程为平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上海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所有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开展“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搭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效平台。这些“中国系列”课程,在选题上深深植根学校办学优势,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既具备深厚学术积淀又有效激发学生求知需求;在师资上聚集顶尖师资团队,强调团队组合,开展专题式教学,每个专题授课主讲教师均为业内领军人物;在方法上注重开拓创新,融合了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教学方式,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目标。
四是以思政教师为关键,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育人实效。上海着力从三个方面抓好教师育人水平提升:(1)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联系高校制度,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头,走进高校为学生讲授大局大势、为人为学道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走上讲台授课成为常态,他们与教师集体备课,为学生上大课传大道。(2)发
挥教授骨干的带头表率作用。课程思政的推广实施,需要教师既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又拥有坚定的育人情怀,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授骨干的作用。为此,上海从2014年起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通过教师收入分配杠杆调节,使教授骨干为本科生主讲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的制度安排。众多教授担当本科专业课程主讲教师,发挥了关键的“领头雁”作用,有效带动了专任教师全面实施“课程思政”。(3)发挥全体教师的全员全覆盖作用。上海构建了市、校两级联动培训网络,市级研制方案、开发教材,对骨干教师开展分类培训。同时,高校参照市级方案,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实际开展校本研训,在教授骨干的带领实施“课程思政”,以全员育人引领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伸展“两翼”:同步抓好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七大发展战略,以及建设科技强国等七大强国路线。如果没有高等教育提供关键人才支撑,这些战略和路线就难以完成。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些人才,既包括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包括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上海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注重同步抓好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以实施“双一流”发展战略为契机,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综合施策。对此,上海的思路是: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撑一流人才培养,以一流本科教育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大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沃土。长期以来,上海依托部市共建合作机制,在原“985工程”“211工程”框架下,给予在沪8所部属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建设1:1的地方财政配套支持,并在其他专项方面给予有力投入,支持其加快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大学建设。201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与教育部签署新一轮共建协议,重点支持8所部属高校加快“双一流”发展步伐,上海地方财政继续安排1:1配套资金给予支持。同时,加快重点扶持和发展若干高水平地方高校。2016年,上海出台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方案,把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纳入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范围,按照“一校一策”、按需投入的方式给予经费支持。同时,针对这些高校全面实施放权松绑,从人事薪酬、财务资产、人才培養、国际交流、基本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为上海地方高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在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国家队”建设名单中,上海有14所高校共计57个学科入选,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0%和12.3%,成为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第一梯队”。
(2)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设关键载体。以学科建设驱动高校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夯实平台基础,这是上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2013年以来,上海以编制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为抓手,以“在高原上建高峰”的思路优化学科布局结构,以“强优补缺”原则突出建设重点,在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上持续发力。
一是明方位。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上海对照这份“体检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分析上海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学科重复设置率比较高,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学科“高原”有厚度,但学科“高峰”欠高度;高校危机感不足,办学思路和学科建设路径不清晰;市属高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滞后,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凤毛麟角,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机制不健全等。对此,上海逐个研究破解对策、形成改进思路,2014年出台面向2020年和2030年的高校布局结构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这“三大规划”,作为全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投入评价的关键依据,统一了政府与高校、政府内部各部门的思想,形成了加快建设一流学科的跨部门合力。
二是明方向。学科是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基本单元和基层机构,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最终都需要依托学科来实现。因此,上海在“三大规划”中明确了“以一流学科带动和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目标是到2020年,使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使150个左右一级学科点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在此基础上支撑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鲜明的大学。
三是明方法。上海抓学科建设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组合拳”。从学科点和高校两个层面综合施策。学科点建设上,实施了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扶强、扶需、扶特;高校层面,以部市共建机制支持在沪部属高校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同时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市属高校迎头赶上。其二是分类清晰。比如,根据全市学科实际,分4个类别“高峰”和2个类别“高原”支持建设105个学科点,目标分类、任务分类、投入分类、绩效分类,促进了高校聚焦优势、特色发展。
四是明规则。2018年3月15日,《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部高等教育地方立法的亮点、特点、重点和难点都在“促进”二字。以往立法的基本思路,是把经过实践检验成熟稳定的制度机制上升到法条层面,成为各方的基本遵循。这部地方立法则把2014年“三大规划”明确的、对于上海高校人才培养等工作有大促进、大推动的措施,通过法律条款固定下来,作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看,上海高校有91个A类学科,其中位于最顶端的A+学科有26个。与第三轮学科评估相比,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覆盖面上都有很大进步。比如,从进入前10%的优秀学科数看,上海高校从上一轮的61个增加到91个,优秀学科占全市现有学科总数的21.9%。同时,地方高校发展开始提速,进入A+档的学科中,有6个是地方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学,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
(3)重点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引领。一方面,把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作为关键基础。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基础在本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为此,上海以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出台《上海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并且同步启动实施了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重点形成“五个一批”改革成果,即:发展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汇聚一批一流教学师资、落实一批一流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通过实施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在每所高校选择一个或若干个本科专业作为试点,参照世界最高水平,以在世界上形成重要影响力、引领中国同类专业为目标进行建设,让这些专业不仅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品牌,也成为上海高等教育的品牌,从而积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制度经验和实践成果,形成标志性、引领性的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措施和路径,本科教学在高校的核心地位全面巩固,本科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优化,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显著提高。目前,首批35个一流本科教育引领项目已经启动实施。
另一方面,把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上海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研究生课程改革、丰富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完善培养质量监控机制为抓手,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领域:深入实施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2017年,3所在沪部属高校招收196名“5+3+X”博士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启动中医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招收50名中医博士;成立工商管理等7个专业学位教指委,率先建设 “MBA课程案例库开发共享平台”,汇聚数以千计的案例提供全市高校共享使用;建设专业学位实习实践基地,近年来投入1.7亿元专项资金建成了326个市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以及79个示范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每年为1万名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实习实践平台。在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方面,把研究生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多年来持续设立研究生课程建设专项,已布点建设51个项目,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借鉴世界名校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有效提升研究生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在研究生学术平台搭建方面,上海十多年来持续开展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学术论坛,已经成为研究生创新教育品牌,2017年举办33个研究生暑期学校和43个学术论坛,参加学术交流研讨的国内外研究生近1万人,成为研究生交流切磋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
2.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大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着力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1)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顶层布局。2013年起,上海开始编制实施《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对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14个专业大类和79个专业类分别对应到20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明确需求。在此基础上,按照“巩固提高中职发展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思路,从数量与层次两个维度,以及产业需求、技能需求、知识需求、学生需求四个主要参照域,分专业大类预测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模。据此,对各类别职业院校规模和层次,分别提出增加、稳定、减少进行布局;对院校根据新技术、新业态增设新专业或方向,明确发展思路。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搭建形成立体化职业教育学制体系,构建了从中职到高职(专科)、从高职(专科)到本科多渠道、多形式衔接融通的“立交桥”;密切对接行业企业,明确相应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旅游等14大类重点培育的中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各专业大类中职、高职以及应用本科层次院校协调发展。
(2)畅通职业教育学历晋升通道。在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的框架下,上海已多渠道走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职业教育纵向学历上升通道。中高职贯通培养大幅拓宽,招生数由2012年的360人扩大到2017年的7 400人,扩增20多倍;2014年启动中本贯通培养模式改革,招生数由最初的124人增加到2017年的1 319人,扩增了11倍,报名与录取之比达到8:1,平均录取分数比普通高中录取线高出25.5分,受到普遍欢迎。2017年,上海启动高本贯通培养模式改革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至此,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确定的三大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得到了全面落实,极大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促进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发展。2015年,教育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促進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上海在推进落实过程中,以促进本科专业转型发展为突破,大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是开展需求分析。根据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聚焦锁定金融、贸易、航运、制造、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网络安全、医药卫生等八个人才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的重点领域,针对性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深化存量转型。上海从2015年启动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存量本科专业的改造、转型和升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学校整体转型。试点着眼按行业和岗位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内涵的深层次改造,通过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形成典型经验和模式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应用技术型高校开展校内专业梳理,以试点专业带动学校一批专业自主转型,使学校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岗位特征、符合经济社会以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最终实现学校的整体转型(即学校60%以上转型专业为应用型专业),全市高校现有126个专业点正在进行转型试点。三是试点增量改革。2016年,教育部支持上海在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框架下,开展目录外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省级审批试点,对上海高校设置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开展自主审批,这为上海高校率先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目前,上海已经自主设置了文物保护与修复、临床工程技术等24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新专业。
三、做强“两支撑”: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测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保障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两个平台共同提供有力支撑。上海着力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着力。
1.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用优秀的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
(1)抓师德师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上海抓教师队伍建设,一直强调“育人先立德”的理念,把师德建设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自觉秉持职业操守,不断增强人格魅力,持续陶冶道德情操,成为思想高尚的育德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做法: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贯彻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推进以提高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师岗位聘用、职务晋升等方面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是开展优秀典型评选。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持续开展“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评选活动,对优秀教师给予有力的精神和物质激励。三是加强优秀人物宣传。上海在文教结合机制下,宣传文化与教育部门在2017年合作启动大型专题系列片《师道》的拍摄与播放,全年已经录制播放20余集,每集重点宣传一位校长或教师的办学治校、教书育人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2)抓选聘培养,健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体系。一是健全选聘制度,提升教师源头质量。拓展高校教师来源,每年定期在海外招聘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网站发布,让更多人才了解上海高校招聘信息和政策。2017年,上海首次组织在沪高校赴美参加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北美赛区项目对接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并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招聘会,打通了上海高校面向北美招聘高层次人才的通道。二是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上海以系列项目为支撑给中青年教师搭建各类成长平台。2013年起,在市属本科高校启动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市级层面统一组织脱产培训,帮助新教师迈好成长第一步;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通过项目资助等形式,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深入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开展教师国内外访学进修、产学研、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帮助教师全面提高学术、科研、实践等能力。近五年,入选教师近6 000人次。同时,自2014年起,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全市本科院校全覆盖,市级每年投入5亿元作为绩效增量,专项用于激励骨干教师为本科生授课。通过实施该计划,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新进青年教师担任一定年限助教、师生答疑交流等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制度得到固化,成为学校内部治理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市属公办高校90%的教授和副教授都走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承担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授课任务;学生普遍认同激励计划实施效果,本科教学质量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三是聚焦高端人才,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近年来上海高等教育取得的新进展,一个关键因素是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借助中央“千人”、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以及“上海千人”“上海领军人才”等市级人才平台,推动上海高校人才攀登新高峰。同时,深入推进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和“青年东方学者岗位计划”。通过上述计划,上海已建立一支由1 500多位国家级人才领衔、4.35万名专任教师构成的高校教师队伍。
(3)抓机制保障,为教师队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完善高校教师队伍配套制度。按照上海高校分类管理框架,研究制订高校教师配置标准,基于全市高校“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和“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的二维分类框架,分类优化教师配置标准。出台《关于试行市属高校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强化师德、教学业绩、教师专业发展等考核指标基础上,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所处的岗位类型,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周期和指标,强化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考核评价导向。二是建立教师收入持续增长机制。近年来,上海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得到稳定增长,比如,上海分类遴选和建设一批一流创新团队,通过明确目标管理和任务激励,建立“学校—团队—个人”新分配模式,采用“预发+结算”方式,不占用原有绩效工资额度,并且赋予创新团队充分的自主权。下一步,上海教育系统还要以上海实施人才高峰工程为契机,针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出台政策细则,为更好地引进高层次人才、促使青年人才安心教学科研提供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
2.构建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与监测体系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从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经验看,建立长效的质量保障与监测体系,是提升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保障的共同经验。目前,我国正处于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特别需要通过探索建立质量保障与监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的长效机制。
(1)建立本科教學现场抽查机制。上海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为抓手,建立了覆盖所有地方公办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日常抽查制度,每个学期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地方公办高校落实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核心课和基础课、新进青年教师担任助教、教师坐班答疑制度落实、学校对教师教学监测管理制度建设等情况进行抽查,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常态化过程监测模式。以最新一次检查为例,数据显示:上海地方公办本科高校约90%的教授和副教授都走上讲台担纲本科生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既挂帅又亲征”;93.14%授课教授、副教授开展了常态化的坐班答疑,绝大多数授课教授、副教授开展了自习辅导。目前,全市各高校教授和副教授进课堂、教师坐班答疑和自习辅导已成常态,实现了由行为约束到文化自觉、由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由形式到位到内涵建设的转变。教授、副教授担任本科生核心课和专业课程主讲教师,已经内化为地方公办高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制度。
(2)形成区域特色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体系。上海市属高校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以教育部审核评估基本要求为基础,结合实际,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审核评估模式。比如,评估条件上,在符合教育部有关办学条件和生均拨款规定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增加“应建立并已实施本科专业自主评估制度”;评估范围上,增加“聘请行业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实施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学科建设对本科专业建设的促进、创新教育及自我质量保障”等审核要点;在评估方式上,遵循“自主、协商、开放”的原则,推行“素颜迎评”“自然、客观、本色”的评估模式,把评估作为学校问诊把脉、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支持理工类专业开展国际专业认证。支持高校有选择地参加国际公认的专业教育认证,既是促进高校参照国际标准建设一批教学内容和方式达到国际水平的本科专业、创新一流本科教育发展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认可度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和增强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教育部支持下,目前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上海高校通过积极参加国际知名专业认证,促进了本科专业建设。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率先通过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简称“ABET”)认证并获得此项认证所能给予的最长有效期。2014年,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通过德国权威认证机构ASIIN标准认证和ENAEE质量标签 EUR-ACE,该校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德国大学正式学士学位授予的工科院校,也是亚洲地区首个获得 ASIIN 认证评估的大学,目前该校已有4个工程类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同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相继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联合会(AACSB)认证,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人才创造了平台。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