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互联网+的”视角下,探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现存的问题,依托互联网的资源优势,探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有效建设路径。“互联网+”着力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制度建设; “互联网+”助力提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技术支持; “互联网+”协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网络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校学生互联网使用频率高,易被煽动,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对象。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的稳定决定着国家发展是否后继有人,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是否和谐团结。高校需积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做好国家人才输出坚实后盾。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意识形态具体天然的政治属性。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与阶級性,其本质是统治阶级的观念看法,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管理社会强有力的政治工具,体现特定阶级或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其表现形式为一种政治信仰与政治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维护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团结统一,保障社会与经济发展是核心力量。因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形势下,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已转移到了网络,网络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一种特殊的储存及传播方式,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即高校及各级管理部门基于互联网平台针对意识形态进行文化生产、监测管控、思想教育、价值传播、舆论引导的总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时代性、必然性,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掌握话语权的重点工作内容,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打造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的重要保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建设者与合格接班人的基本前提。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现存的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可分为外部矛盾与内部矛盾。
外部矛盾主要挑战为三个:第一,网络话语权私有化。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垄断地位,网络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易进入的特点,高校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擅长使用网络技术,喜欢通过网络表达自我,网络思想多元化,保持主流意识的主体地位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问题;第二,用户网络素养参差不齐。时至今日,互联网的用户已达到近8亿,用户基数庞大,网民素养各不相同,对于不实谣言或者错误观念,部分网络用户难以对其进行识别与准确判断,高校学生正处于学习批判性思考、明辨是非的阶段,易受影响或者被利用;第三,与国外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斗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利益的诉求,互联网成为国外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工具,通过影响国内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以达到其政治目的与利益,这是一场在虚拟维度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互联网已成为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工具。
高校内部矛盾总体表现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不足、办法不多、制度不健全、对教师队伍、学生班级等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第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机制不完善。在姚福生的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监测研究中发现,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监测多以人工盯防的工作方法,辅导员不了解学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没有接受网络舆情工作的专业培训;第二,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建设上仍存不足,高校普遍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新媒体平台、党建活动等渠道,但教育方式手段及内容缺乏创新,难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影响。第三,意识形态战斗队伍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如何应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挑战,如何培养一支有水平、敢亮剑、善作战的工作队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互联网+”着力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互联网+”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下催生的新业态,互联力量转化为实践成果,为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2015年国务院已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为发展模式,本文将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人员保障三个方面探索有效的建设路径,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水平。
1、“互联网+”着力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制度建设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保障制度必须落实到位,制度需确保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责权、内容、流程和步骤明晰,另外必须有相关的保障制度以保障制度落实到位。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应纳入高校工作评价体系,鼓励高校工作者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研究,依托网络评价、统计技术,量化意识形态工作指标,如意识形态突发事故率,高质量思政网文数量等,以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制度切实落地。
2、“互联网+”助力提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技术支持
意识形态是一场长期性的战斗,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前提要求是对社会思潮有着精准的识别力、监控力及引领力,“互联网+”的技术可助力“三力齐发”,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其一,互联网监控识别技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监测。网络技术可通过关键词搜索等功能更全面地针对网络危机进行预防及化解,快速准确地感知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变化,化被动为主动。其二,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传播技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都会产生新的数据,如学习通等学习APP,记录着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特征及需求,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时候有充足的数据支持,使用最广为学生接受的传播方式,事半功倍。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传播活动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如通过微信发起的征文活动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应依托网络渠道为主战场,乘风而上。另外活动的参与率、活动的好评率、活动后期报道的阅读量等等都是量化的指标,使得意识形态工作的评估标准更直观清晰,提高活动效果。
3、“互联网+”协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依托互联网+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可以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与专业培训,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网络培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能提高培训效率与效果,扩大培训平台与机会。互联网技术可把工作队伍从传统的人工盯防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快速全面准备地识别网络意识形态问题根源,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互联网在教学工作中助力工作队伍创新文化产品,熟悉网络热词与思潮,不断提高意识形态的研究水平及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怀杰,吴满意,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
[2] 张春静,张国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网络阵地建设的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
[3] 葛晨光.网络发展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4] 伍廉松.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17.
【作者简介】
吴迪铭(1989-)女,广东人,硕士,助教,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