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水平的方略

2018-09-17 20:36涂文珺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美术艺术

涂文珺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得以更好地发展。美术教育的根本内涵是让学生领略生活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得到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从幼儿阶段,父母就安排他们参加兴趣班,学习简单的绘画,从小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但这种能力的塑造过程是漫长的。进入中学后,在考试的压力下,美术教育基本处于终止的状态。由于美术课在学校历来处于边缘地位,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那样受到重视,但《中学教育大纲》要求学校应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这就造就了中学美术在学校中“夹缝生存”的局面。

一、高中美术教育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

要想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课程形式是赏析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从中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达到陶冶情操、塑造个性的目的。正如罗丹所说:“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罗丹口中的大师并非是所谓的著名画家、雕刻家,而是指每一个人都要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与所有的艺术课程类似,很难量化教学效果,但也不能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它需要一些具体及尽可能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教育效果。所以,美术教育的目标也要有清晰的定位:首先,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对国内外的艺术分类、发展历史和经典作品耳熟能详;其次,学生应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养成欣赏美、发现美和解读美的能力;最后,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能够创作出具有相对水准的艺术作品。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高中美术教师就可以因材施教,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水平的方略

高中美术教育需要有前瞻性,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社會审美,并结合时代的审美观开展教学。这既需要美术教师紧跟时代的审美脉搏,又需要美术教师有不断求变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首先,美术教师应对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关联,能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规律。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些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但都是辩证、可理解的。

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所以美术教师应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获得独特的艺术见解。高中生的思维已经成为体系,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在面对艺术发展和审美角度问题时,简单表面的解释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对艺术发展和审美观点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拓展和丰富艺术的内涵,这也是美术教育的实质所在。

其次,对美术教师的文化素养须有更高的要求。具备了高超的综合文化素养,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情景还原、再现,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赏析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作家表达情感的产物,是在某一历史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当学生不了解作家的身世和创作环境时,他们很难认识艺术作品的用意和深意。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也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一次革命性突破,同时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因此,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世界,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最后,在教学形式上,美术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如今,美术教育还存在些许漏洞和不足,如缺少当代艺术的相应内容,内容过于陈旧,对当下的网络设计、CI设计都没有提及,对画作的欣赏只停留在表面。这就需要教师大胆添加和删减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地制订符合学生的教学大纲。另外,教师还应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积极尝试新的事物,巧妙运用网络,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作者单位:江西省靖安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美术艺术
美术篇
纸的艺术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