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娇
生物科技活动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基层中学在开展生物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众多阻力。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重成绩、轻实践,对开展生物科技活动缺乏动力;教师思想守旧,且受条件制约,导致生物科技活动主题形式单一、内容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参与热情;评价和激励制度缺失,导致学科教师存在“有干没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他们普遍认为“多干担风险、少干保平安”。面对难关,我们该如何闯出一条生物科技活动的创新之路呢?
一、开发校内资源,扩展生物科技活动的领域
1.改造植物园,创办小农场
赣县中学原有的植物园,只栽种了一些常见的花木果树,开展的生物科技活动局限于植物的挂牌、育苗、虫害防治等方面,功能和作用极其有限,学生反响不尽如人意。在接手生物科技活动的指导工作后,笔者发动学生对植物园进行改造。植物园成功转型为小农场,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植物园的升级换代,拓展了植物园的用途和功能,丰富了生物科技活动的内容。
2.用好实验室,开拓新思路
历年来,赣县中学对生物学科硬件设施投入较多,生物实验室的设备一步步走向齐全:电子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磁力加热搅拌器、电动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电冰箱等一应俱全。然而,学生仍然感觉不够,经常反映生物实验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今朝望植物种子,明日观动物内脏”“年年观察洋葱皮,岁岁细看烂橘皮(霉菌)”“年年岁岁花相似(花卉),岁岁年年人不同”等。
墨守成规是死路一条,变革创新才有出路。笔者决意从创新思路着手,跳出课本的条条框框,用好实验室的设备,开展更多的实验活动,让生物科技活动的主题更吸引人:“显微镜鉴定纯棉和化纤布料”“模拟凶杀情境,鉴定疑犯血型”“钱币微生物测定”等。
二、开发家庭资源,提升生物科技活动的参与度
教师常抱怨生物科技活动的时间太短、范围太窄,学生也常埋怨生物科技活动是少数人的特权。校园生物科技活动该如何突破活动时间短、参与人数少的问题呢?让我们跨越思维、转变观念,把目光聚焦家庭。让生物科技活动走进家庭,让生物科技活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时间跨度更长、研究尺度更广、创新性更大、参与人数更多。新的思路带来源源不断的新课题:“高分贝噪音对老鼠记忆力的影响”“洋快餐与小猫肥胖的关系”“光污染对小狗视力的影响”“鲍鱼壳杀灭蟑螂实验”“慢性杀手——涂改液危害研究”等。
三、开发区域资源,实现生物科技活动的乡土化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与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山水相连。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境内有维管束植物215科,共计1403种;中药材资源203科,共计814种;脐橙、甜柚等果树种类51个,水生动物349种;陆生动物37目,共计500种。赣州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文化场馆设施齐备,且新型农业和现代工业异军突起,享誉江西。
开发利用好市域生物资源,在生物科技活动中更多地融入乡土化元素,不仅能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还能拓宽学生视野。
四、共享活动成果,彰显生物科技活动的魅力
生物科技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如何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走近和参与生物科技活动呢?笔者认为,体验和展示生物科技活动成果是最直观、最有效的办法。
1.农产品体验和品尝节
在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时,教师应定期组织农产品体验和品尝活动,让全校师生都来品尝小农场的收获:西红柿、黄瓜、萝卜等蔬菜,芒果、枇杷、葡萄等水果,地瓜、玉米等杂粮,还有自己加工的仙草冻、酸奶、泡菜等食品。以食会友,奔走相告,遂名闻校园。
2.标本和模型展示
在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时,教师应开辟专门场所展示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昆虫标本、动物皮毛、叶脉书签等作品,利用废物制作DNA模型、T2噬菌體模型、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等。
生物学科在中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难以得到学校充分的支持和重视,这就需要生物学科教师创新思路、大胆探索,通过开发现有资源,闯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生物科技活动创新之路,实现课本知识和实用技术、基础理论和生产生活的完美融合。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赣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