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学名师培育机制探究

2018-09-17 01:10雷军莉蔚燕舞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培育机制民办高校

雷军莉 蔚燕舞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民办高校名师培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西安思源学院名师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名师总量较少,学科分布不均,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青教师成长为名师速度缓慢等。提出建立民办高校名师“培养-选拔-应用”工作新机制的主要举措,加强名师培育,成立教学名师工作室,设立教学名师基金,教学名师引领,设立中青年教师发展基金,发挥教学名师作用等。

【关键词】 民办高校;教学名师;培育机制

一、民办高校名师培育的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关键因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开展了一系列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名师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陕西高校教学名师引领计划”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及我省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落实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制度为基础,以健全“培养—选拔—应用”机制为核心,以名师工作室、名师基金、名师风采讲堂为抓手,打造教学名师梯队,引领陕西省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为建成高等教育强省提供强大支撑”,可见名师培育成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西安思源学院名师培育的主要问题

西安思源学院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由过去的高职教育过渡到以本科教育为主导的本科院校,在校生万人以上,教师队伍也近千人,但职称学历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好、受学生欢迎的名师却寥寥无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名师总量较少

自学校成立以来,学校通过“引进”和“内培”两种手段,不断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和素养的培育。现共有教学名师10人,有5人获省教育厅批准,其中高职教育1人,本科教育4人(2人为引进人才,学校培养2人);另5人为陕教职学会批准。与近千人的教师队伍相比,名师数量少,本校培养的名师数量更少,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增大本校教学名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2、学科分布不均

在现有的省级教学名师中,文科类名师居多,经管、理工类较少,与本校多层次、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地位不相适宜。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名师培育过程中,重点关注理工类、经管类教师的培养,力促本校省级教学名师在学科分布上达到均衡,使本校大部分学生都能聆听名师的教诲。

3、年龄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统计,学校省级教学名师年龄结构分布及人数情况为,35岁以下及36-55岁年龄段,名师人数为零;56-59岁,仅有1人;60-69岁,有6人;70岁以上有3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校省级教学名师整体年龄结构偏大,老龄化严重,缺乏中青年教师,出现断层。

4、年青教师成长为名师速度缓慢

从年龄结构上也反映出我校中青年教师成长速度缓慢,成长为教学名师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受学生欢迎,特别是职称成为中青年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瓶颈。如何让中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名师,职称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建立民办高校名师“培养-选拔-应用”工作新机制

为了增强民办高校的名师数量和质量,学校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名师培育工作列入学校“十三·五”师资建设规划,由校领导牵头,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等多部门协作,统筹规划、聚集资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机制,确保名师工作顺利实施。更要建立名师“培养-选拔-应用”工作新机制。

1、成立教学名师工作室

为切实推进教学名师培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要逐年连续推进教学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为保障工作室在实际工作中的正常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通过教师业务档案推荐两级两类名师备选人员。教务处等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制定“省、校两级教学名师的选拔办法”,组织两级两类教学名师的申报、评选与培育工作;负责起草“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细则”,明确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与目标、成员要求与职责、建设内容与措施、支持与保障等内容;修订教学名师的考核制度、设立专项补贴,配齐名师工作室配套政策。

2、设立教学名师基金

为有效推动教学名师引领计划,多培育名师,发挥名师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彰显名师的个人魅力和风采,建议学校设立“西安思源学院教学名师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教学名师引领和中青年教学名师的培育两部分。

3、教学名师引领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名师工作室”为主阵地,快速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学术有造诣的教师队伍。依托现有的省级、校级教学名师,实施“2+2”培育活动,即每位教学名师至少“手把手”培育本校2名青年教学业务骨干和2名青年科研英才。开展点对点指导、微格诊断、个性化培育、项目牵引、实践联动等方式,探索“名师带教、名师带研”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4、设立中青年教师发展基金

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以学术研究为平台,以学科交叉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成果量化评定为主要依据,以名师工作室为主要形式,围绕学校评估整改、转型试点、长远发展中的重点、难点事项立项专研,进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模式,产生系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群)、特色专业(群)、有效管理措施和研究成果等。经费主要用于奖励在教学、教研科研、产教融合、课改创新等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中青年教师,以及资助有进取心、上进心的教师参加培训和深造。

5、发挥教学名师作用

落实教学名师为本专科生上课制度。为提升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领略省级教学名师的风采,学习名师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积极安排省级教学名师为本专科生上课。同时,名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或指导学生见习活动、毕业论文(设计)和课内外能力提升项目等。

积极参与和开展校内外教学名师风采讲堂。一方面,每年定期派送教师参加省厅组织的名师风采讲堂活动,听取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工作经验的分享,使教师能直观地感受教学名师的先进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和技术,从而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与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在校内开展教学名师引领活动,每学期不定期地开展学校省级教学名师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活动,通过集中讲授与专题讲授相结合、帮助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利用传帮带机制,教学名师培训培养机制常态化。教学名师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识廣博的学科带头人乃至名师名家,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根据培养对象的学科类别、研究方向、个性特点的需要,以教学名师为指导教师,并让培养对象与教学名师结师徒对子,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在教师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的过程中,对培训对象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定期辅导或跟踪指导,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及引带作用,使培训对象从教学名师的教书育人和教育科研的经历及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中,受到启迪和感悟,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增强其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其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

定期组织教学名师与青年教师见面会,发挥省级教学名师传帮带作用,通过与青年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分享教学感悟、探讨教学艺术,帮助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础理论,提升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培养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姚美娟,王瑶瑶,路国平.民办高校名师培养选拔机制完善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75-76.

[2] 陈建源.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的名师工作室研修机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24-125.

[3] 张兰.实施卓越教学名师工程,培养一流本科学生[J].科学大众,2017.104-105.

【作者简介】

雷军莉(1981-)女,汉族,陕西大荔人,博士研究生,西安思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蔚燕舞(1976-)女,甘肃庆阳人,西安思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培育机制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
英模文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浙江本土星级饭店高管人员职业化培育机制和对策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