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

2017-02-14 12:20艾楚君杨超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培育机制社会责任感新常态

艾楚君++杨超

摘 要:新常态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关键在于构建系统协调的培育机制。因此,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协作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校教育机制、“知、情、意、信、行”的品德转化机制以及基于主体自觉的发展性评估机制,以切实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关键词:新常态;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和201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都提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何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性,寻求具有协调性、系统性、整体性的现实路径,已然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聚焦。因为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历来是教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教育问题的研究应该置于不同的研究视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相关研究,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实践中对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体路径的探索也呈多元化样式。然而,与预期的效果而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还未达到理想和至臻的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未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系统机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新常态引领着各个领域方面的改革发展,如学者许耀桐教授所言“‘新常态是已发生或者预计要发生的、注定要成为比较清晰、稳定的新形态,这种新形态是一套系统的新理念、新秩序、新规模结构、新体制机制。”[1]为此,新常态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当建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

社会责任感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情感,属于个人的道德品质与精神修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核心在于实现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就是要将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涵养于个人的内心信仰与情感,并在现实情境中表现出来,实现“知、情、意、信、行”的有效转化。为此,必须构建适应新常态的培育机制,以适应个体内在需求与社会满足、思想信念与实践行动之间的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协同机制

“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在具体的社会行动中,需要动员多方力量,尤其是利益关涉者参与到具体实践当中,做到风险均沾、利益共享,从而实现多元主体的协作共进。为此,作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体,理应动员多方力量,特别是其中的主要力量“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有机联动中形成和谐稳定的系统协同机制。

一是明确三者地位。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资源和优势,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富有成效的教育方法,也积淀了丰富的教育教化经验;能够开展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常规教育活动,也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获得相关的社会责任感认知,形成责任情感的认同,强化责任感的意志,使大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社会情境中表现出有责任的行为,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观念。为此,应通过设置和开发专门教育课程进行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爱国主义、公民意识等内容的教育。家庭教育对于责任培育影响主要体现在作用上的基础性、过程的持续性、形式的潜在性、手段的情感性、内容上的广泛性等。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社会教育是关键环节,社会教育主要是社区教育,因此需要完善服务体系,提高青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丰富活动形式,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情、寓教于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社区的自治管理,提升其主人翁精神。

二是构建联动机制。要充分把握不同主体间的特征,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将多主体间的联动机制长效化、制度化。在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方面,学校与社会双向联动需要加强,形成各司其职、协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联动体系;学校与家庭的联动应该在畅通交流渠道的基础上,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体察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交流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问题,共商行之有效的对策;社会与家庭的联动应该是在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有机融合的基础上,依靠社区教育力量,争取多个部门参与教育,建立多种德育基地,开发德育资源。

三是把握协作内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模式的主要内容分为信息共享、实时沟通、多元共治三项内容。信息共享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尤其是学校自身信息、学生多维信息、家庭关系信息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发展动态与趋势,以做好预判工作。实时沟通指在传统沟通方式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中心的新媒体沟通平台,有效宣传社会道德典型,发现身边“最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大力倡导,理应成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协作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展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社会文化体系和民族精神家园中有着举足轻重和价值枢纽的作用。”[2]为此,必须突破单一主体“利益至上”的传统逻辑,有针对性地提出包括政府、学校、家庭等在内的利益主体共同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框架体系,进一步明晰社会责任感建设主体之间的权力与责任,为实现多元张力下网络内容建设的动态制衡注入新的活力。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校教育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完善全员参与机制、全过程培育机制以及全方位拓展机制。

一是完善全员参与机制。要把大学生责任教育融入到学校政策制定、教学课程设置、学校组织建构及后勤服务等各种活动中去。应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教育,帮助其把社会责任感内化为自身的信念、意志和品质,实现从接受认同到具体践行的飞跃。“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广征博引的通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应尽责任和本源意义。” [3]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渗透并灌输给学生以树立正确的认知与行为,敦促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

二是健全全过程实施机制。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实行开放式教育,建立与学生思想成长相统一的同步育人工作流程;在充分把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特点、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的阶段性、连贯性、发展性,使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为此,必须结合大学生不同学期的教学内容,将社会责任感教育与专业课和公共课结合起来,把社会责任感教育与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三是创新全方位拓展机制。强调拓展和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多样场域和多维空间,将社会责任感教育从课堂发展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从理论学习深入到社会实践,着力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把握育人为本的主线为工作轴心、以突出学术诚信的文化核心为抓手,关注文化建设的一些重点问题,如文化拯救、文化坚守等。其次,要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两课”仍然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主渠道的前提下,网络业已发展为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型渠道和阵地,由此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也客观地呈现出“两个主渠道、两个主阵地”[4]的格局态势。但也不能忽视警惕新媒体潜在的社会伦理风险,“新媒体传播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和匿名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去责任化的特点,但一旦发生风险,就会因为风险的来源和制造主体的隐匿性而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5]最后,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的时代地位和重大意义,并将其视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新型媒介、微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往往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网络上泥沙俱下的讨论,这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提供了新的路径。

构建“知、情、意、信、行”的品德转化机制

“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6]“知、情、意、信、行”也是心理学上认为的道德品质的五个要素。因此,要实现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键在于要把握好社会责任感由认知到践行的基本转化规律。

一是加强责任认知。把握责任的内涵,就是指能够自觉地认识到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逐步产生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由此意识作用下产生经常性的行为动机和社会行为。它包括对个人能力与品德的认知、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认知、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把握责任的类型,根据一般划分为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个人责任等,但结合大学生实际而言,学者杜玉波的划分更具针对性,主要分为“学术责任、国家责任、社会责任”[7]。应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最主要的社会责任,促使大学生把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社会价值的追逐过程之中。

二是激发情感共鸣。“情感不同于情绪,它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结构趋向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8]社会责任感包括个人对于民族、国家、集体、家庭责任履行的态度、个人对于他人责任履行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为此,应探索“民众发掘、国家引导、心灵共鸣”的典型挖掘和宣传方式,搞好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共同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大格局,特别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三是把握意志调节。意志是指大学生个体在践履个人理想与道德追求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坚强的意志会促使一定的道德行为持续出现,在不断的重复和强化过程中,逐步发展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是社会责任感从认知到践行转换的重要条件。“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只有在不断的磨练中锻炼坚强意志,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意志力,方能发挥意志的积极调节作用。

四是引导信念确立。信念是指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社会责任感的规范与原则的坚定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现阶段,集中体现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中,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祖国发展的成果和荣耀。为此,青年一代必须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主动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为此,必须通过“入课堂、入教材、入头脑”等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信念建立在对理论知识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上,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最终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个人的青春梦想。

五是鼓励主体践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9]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知是否准确、效果是否明显,不是一个纯粹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依靠具体实践进行判断的命题。实践是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的,这也是前面四个步骤的落脚点所在。“进行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对于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分析国情,增加知识、服务社会,锻炼意志、完善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0]为此,必须推进实践育人的常态化,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构建基于主体自觉的发展性评估机制

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接受、认同与践行并非是一个单向、直线性的流程式过程。基于此,构建主体自觉性的评估机制,有助于准确把握多主体、多要素以及多结果之间的内在运作机理。“发展性评价着重强调将评价对象在全部教育过程中的多方面表现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强调发挥人在评价过程中的能动性,鼓励被评者主动积极参与,以激励被评者的积极性。”[11]

一是把握发展性责任评估性征。发展性责任评估区别于其他评估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强调的是系统的、和谐的、复合的生态学意义上的评估,重点突出评估主体的多元性、评估内容的针对性、评估对象的差异性、评估过程的动态性和评估标准的发展性,从而全面、立体地显示评估客体的责任状况,以实现有效的责任培养评估。

二是构建发展性责任评估指标体系。首先,从教育者、管理者和第三方社会力量等层面构建德育主体评估模式。构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水平、工作成果绩效等指标的教育者评估模式,构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党团建设、校园建设、管理工作、经常性工作、特色活动、学生评估、工作成效等指标的管理者评估模式等。其次,构建学生责任成效评估模式。构建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素质、道德品质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的一级指标的受教育者评估模式。再次,构建介体评估模式。主要考察和评估学校责任教育工作人员投入状况、经费投入、物资装备状况、基地建设等方面指标的介体评估模式。最后,构建环境评估模式。责任培养环境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处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客观环境的总和。环境评估模式主要考察各类环境资源,为学生责任教育提供支持与服务情况。

三是创新发展性责任评估的方法。评估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估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和评估目的能否有效实现。首先,周期评估与动态评估,即建立常规性的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工作,但同时也要充分把握责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因子,以更准确把握评估的精准性;其次,全面评估与单项评估,既要从整体着眼、全面把握责任教育的主要方面,也要对重点环节、特殊对象予以更多关注,方能把握责任教育的公平性;再次,政府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为此“必须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最后,传统评估与网络评估,既要充分发挥传统评估方法,如实地走访、数据分析、文本研究等方法的优势,也要主动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借助网络社交工具进行案例分析和数据采集,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项目编号:XJK015BDY010)

参考文献:

[1]许耀桐. 习式政治新常态六大鲜明特征[J].人民论坛,2015(2):14.

[2]王泽应.核心价值与民族魂魄—从中国传统价值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9.

[3]王恩华.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64.

[4] 唐亚阳,杨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1.

[5]燕道成.新媒体伦理建构的基本维度:责任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46-147.

[6]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0.

[7]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311/159843.html.

[8]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9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10] 于光.高校和谐育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9.

[11]邬志辉.发展性评估与学校改进的路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8(18):5.

(作者单位:艾楚君,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超,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培育机制社会责任感新常态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英模文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