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燕 黄珊
【摘 要】 该文认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关系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该文在分析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情况、传承面临的主要困境的基础上,从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壮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根据文化传承的原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壮族传统文化的原真型传承模式、产业发展型传承模式、文化重塑型传承模式,以期不断增强壮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创造壮族传统文化的新的辉煌。
【关键词】 壮族;传统文化;传承模式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因此,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的软实力,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壮族是广西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壮族拥有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激励着无数壮族儿女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奋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目前壮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如何结合《意见》的指导思想与战略部署,寻求壮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方式、新途径,成为了当前广西开展民族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广西壮族传统文化概况
广西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等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社会交往中,壮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既是壮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式上来看,广西壮族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划分为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三大类,[1]物质性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特色饮食与工艺品;精神性资源主要包括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制度性资源主要包括习俗、节庆等。各大类型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壮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广西区人民政府也加大了对壮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传统节日“壮族三月三”从2014年开始成为广西的法定假日,各地举办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张新名片,唤起了壮乡人民的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2]此外,作为壮族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远近闻名的“绣球之乡”,广西百色靖西市近年来不断地发展壮大绣球产业,在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同时,民族刺绣产业也成为了当地的致富产业。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依然存在以下主要困境:
一是缺乏大量的传承人。人民群众是壮族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壮族文化的传播者,但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广西壮族农村地区的很多中青年都纷纷进城务工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对民族傳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现有的很多传统技艺只有一些老年人掌握,甚至有些已经面临失传的困境。
二是文化传承与发展亟待创新。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一些壮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方式还是比较古老,文化产业发展的观念还比较陈旧,文化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不够强,加上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使得壮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是机制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广西各地均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保护与传承壮族传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在保护与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出现政府监管不力、急功近利的现象,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壮族文化旅游开发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传统文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如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等。
二、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影响力
通过对壮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尤其是在传承过程中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够使壮族同胞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进而产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民族旅游等。目前,培育壮族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街区、开展文化创意与服务、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等各项举措都非常有利于挖掘壮族文化的潜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广西壮族文化的世界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
2、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3]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广西壮族地区,尤其是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的壮族地区,很多壮族同胞还没有真正脱贫,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迫切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助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当地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而对民族地区来说,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就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优势,通过对壮族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能够使民族地区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优化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3、有利于丰富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壮族传统文化是广大壮族群众的精神家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壮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能够使壮族文化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能够衍生出更多优秀的文化形式,创造更多的内容健康、思想向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从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更好地学习、了解壮族文化知识,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需求。
三、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传承模式分析
民族文化传承要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指导思想与战略部署,结合广西目前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采取三种模式,即文化原真型传承模式、产业发展型传承模式、文化重塑型传承模式,[4]从而不断增强壮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创造壮族传统文化的新辉煌。壮族传统文化三种传承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路径如表2所示。
1、文化原真型传承模式
文化原真型传承就是要对壮族传统文化进行原真性传承。“原真性”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名,英文本义是表示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5]当前,“原真性”已经成为了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要遵循原真性原则,要充分尊重文化发展的历史,努力做到重点保护与特色保持,追求原汁原味,避免出现文化变异,违背文化传承的初衷。
(1)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就是一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新博物馆理念,[6]在挪威、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地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生态博物馆强调以社区为核心,将博物馆的空间扩大到社区和景观,不仅仅是人文生态,而且还包括自然生态,并对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因此,生态博物馆能够保护、保存和展示壮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目前,广西已建成的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的第一座壮族生态博物馆,该馆由展示中心和旧州的原状保护两部分组成。展示中心是集壮族文化展览、文物及资料、办公与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而旧州老街保存了壮族刺绣、织锦、土司遗存、民居建筑、山歌艺术、壮剧、木雕、节日等民族文化,[7]有效地保护了当地壮族文化的自然环境、文化遗存和精神生活。因此,其他壮族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当地壮族传统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原生态地保护,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
(2)乡村休闲养生文化。广西壮族乡村地区不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非常优美,很多地方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党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广西壮族乡村地区应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打造乡村休闲养生文化,吸引大都市居民前来休闲养生。乡村休闲养生文化的打造能够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现实土壤,能够保留乡村原本的自然景观、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壮族乡村地区在打造乡村休闲养生文化时要重点突出乡村性、“三农”性和养生性。乡村性,即要以乡村为载体,包括乡村的田园、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三农”性即农作、农事、农活。壮族是个稻作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那”文化,“那”在壮文中就是“田”的意思。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以及生产习俗都独具特色,因而围绕田园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体验活动,促进文化的传承。养生性,即通过乡村这种生活空间,以及通过“三农”的生活内容,满足大都市居民能够实现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休闲度假的需求。
2、产业发展型传承模式
产业发展型传承模式就是要通过文化的产业化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助推文化建设,从而使壮族文化得到传承、创新与发展。壮族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能够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活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同时也能够使当地居民从中深知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进而使其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1)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广西壮族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能够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广西很多壮族地区都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壮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要着重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要进一步挖掘和梳理壮族特有的服饰、建筑、饮食、歌舞文化、生产文化、民俗习惯、节庆文化等,结合现代旅游者的需求特征,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使旅游产品从观光探秘型逐渐转向休闲度假型、深度体验型和专项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②要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思路,扩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加快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设施的优化与完善。同时,要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与当地农业、商贸、体育、教育等的联系与合作,延长产业链,拉动综合消费,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③重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听取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同时要优先为当地居民提供餐饮、住宿、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就业机会。此外,要重视培养本地的旅游人才。可以考虑从当地挑选出一批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中青年作为优秀旅游人才进行培养,这些人才可以从事导游服务、旅游咨询、文化表演、旅游项目经营等工作,进而能够推动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目前,广西壮族地区至今依然保存着许多优秀的传统工艺,如绣球制作工艺、织锦技艺、传统服饰制作工艺以及一些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等。发展传统手工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而且还能够吸引返乡农民在当地就业或创业,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能够使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活力,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乡村,要努力通过招商引资来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传统手工艺基地;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从整个广西来看,靖西市绣球产业规模最大,而且产品远销国内外;宾阳县民族织锦厂是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中国织锦工艺科研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生产民族用品较大规模的五大企业之一,其他壮族地区可以借鉴靖西市和宾阳县的成功经验建立传统手工艺生产基地。同时,壮族地区的农副产品非常丰富,但是科技与机器代替了许多农副产品加工的传统手工艺,手工制作工艺濒于失传。因此,政府要建立民族传统产业加工基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萝卜、头菜、竹笋等壮族地区常见的农副产品的加工基地,运用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各种特色美食,使传统手工艺得到保护与传承。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把这些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加工基地作为传统手工艺的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使更多的人了解壮族的传统手工艺,并培养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人。
3、文化重塑型传承模式
民族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许多壮族乡村在建设中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乡村。因此,壮族传统文化的重塑型传承,要努力使民族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同时把壮族乡村建设成为文化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厚的美丽乡村。
(1)节庆活动的重塑创新。广西壮族拥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而且这些节庆活动一直流传至今,如“三月三”、牛魂节、蚂拐节等。各地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节庆的历史渊源、特色内涵等,积极调动民族、文化、旅游、商贸、体育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策划一系列创意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如壮族文化“快闪”、民族文化展示、歌王争霸赛、非遗展演、基层群众文艺汇演、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竞赛等。同时,在节庆活动举办期间,还可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产品交易会、致富能手经验交流会、广西物产电商节等,从而为壮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壮族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遇,并得到健康、有序地传承。
(2)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乡村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农村文化被不同程度地“城市化”、民间文化沦为简单的文化模仿、农村文化设施分布不均等突出的问题。因此,乡村文化的传承与重构非常重要,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乡村文化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保護和传承发展的正效应,[8]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能够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前行、协同发展。目前,广西很多壮族乡村地区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壮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而民族传统文化又是壮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各地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壮族的历史、文化精髓贯穿于乡村的发展规划与具体建设中,在建筑风格、街道布局、乡村休闲设施的空间设计等方面都要体现多姿多彩的壮族文化;同时要复活传统民间故事,扬名地方传统美食,回归传统文化节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贴近当地群众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引导当地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心,从而把壮族乡村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乡村,使壮族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晓颖,伍丽霞.梅山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分析评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1)64-68.
[2] 聂晨静.广西借力“壮族三月三”节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03/30/c_1120727506.htm.
[3] 莫新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之重要性必要性探析[J].理论与当代,2016(4)48-50.
[4] 姜彬,侯爱敏,包婷婷.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6(5)80-85.
[5] 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1-5.
[6] 金露.生态博物馆理念、功能转向及中国实践[J].贵州社会科学,2014(6)46-51.
[7] 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
[8] 黄启学.城镇化建设务必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互动前行[N].贵州民族报,2014-11-7.
【作者简介】
易春燕(1983-),女,广西北海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中民族文化导入;教师教育; ESP教学.
黄 珊(1985-)男,广西隆安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中民族文化导入;翻译理论与实践.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