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的现状以及流动儿童家庭互动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与家庭互动机制的关系:家庭的不良互动容易导致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家庭的不良互动妨碍儿童的正常社会化;家庭不良互动导致的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存在代际相传的可能性。
【关键词】 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家庭互动
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目前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达到四千万之多,与留守儿童共同构成了儿童问题的主要部分。处理流动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当前儿童事务中的重中之重。笔者于2015年申请了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针对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与家庭互动机制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背景
2014年6月,笔者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其他几位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共同参加了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持的针对流动贫困家庭的家访项目。该项目历时三年,主要在昆明的船房社区进行服务。通过这个家访服务活动,使笔者对流动儿童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家访过程中,也发现流动儿童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基本都表現为发展性贫困,而这种贫困的成因又与家庭的内部互动机制息息相关。家访的所见所想,促使笔者开始进一步关注流动儿童的发展问题,也由此申报了该项目来进一步研究。
在项目支持下,笔者继续在家访社区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了相应的个案辅导,来观察和探讨家庭互动对流动儿童的重要性。船房社区是昆明流动人口最为聚集的老旧社区,社区内部房屋老旧、人口拥挤,环境卫生差。该社区总人口在10万人左右,仅外来人口就有7.2万人,流动儿童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0%。因此,笔者选择船房小区作为研究地点开展项目研究。通过近两年的入户家访、社区观察、个案调查等,笔者对流动儿童的家庭互动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下面将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二、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的现状
发展性贫困是指在解决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问题之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相对贫困。这种对贫困类型的划分侧重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贫困问题;而不仅仅满足于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
在笔者发表的《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现状研究》一文中,结合在船房社区的调查资料分析,流动儿童面临的发展性贫困主要表现为营养水平低下、教育资源不足、社区支持缺乏、社会化程度普遍不足、心理问题突出等几个方面。这几方面的具体表现已经在该论文中进行描述,在此不做介绍。但是,进一步深入分析来看,教育资源不足主要是针对社会、政府等对流动儿童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支持,更多涉及的是宏观方面的问题;社区支持缺乏主要是基于社区层面对流动儿童的忽视和排斥。营养水平低下、社会化程度普遍不足、心理问题突出三个方面则与家庭互动息息相关。
三、流动儿童家庭互动的表现
1、流动儿童家庭现状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中,明确提到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据了解,当前的流动家庭接近于20%,成为中国家庭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家庭主要是指举家流动的方式。而举家流动中又往往离不开儿童随父母的迁徙流动。可以说,在流动家庭中,父母作为主动选择的流动,儿童则是因为父母流动而不得不发生的“被动流动”,甚至有些儿童直接是在流动地出生,对家乡没有任何的概念和接触。
笔者在船房社区进行调查时发现,船房社区的外来人口家庭中基本都有孩子,而且孩子的年龄普遍偏小,要么处于学前期,要么处于学龄期(以小学年龄段为主)。这些孩子有些是从家乡跟随父母而来,有些直接出生在船房社区。无论何种形式,流动家庭中的儿童比例都非常高。通过近两年的社区实践,对流动儿童家庭的特点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1)流动儿童家庭照顾者多为祖辈或全职妈妈。船房社区中的流动儿童绝大部分年龄偏小,需要照顾者。在笔者走访的流动儿童家庭中,照顾者基本上都是祖辈(爷爷奶奶)或全职妈妈。其中,全职妈妈是一个非常主要的群体。流动人口家庭中,年轻夫妻非常之多,甚至有许多年轻夫妻尚未达到法定婚龄便已经组建家庭生下孩子,形成了“大孩子生育小孩子”的尴尬局面。笔者在船房小区曾经走访过一个由二十岁丈夫、十九岁妈妈、一岁孩子组成的流动家庭,妈妈全职带孩子,爸爸四处打零工养家。在家访过程中,妈妈对孩子的养育知识基本不了解,爸爸经常坐在电脑前沉迷游戏,孩子脏兮兮的在地上到处爬……
无论是祖辈或者是全职妈妈照顾孩子,都存在相应的问题。祖辈照顾孩子,往往因为年龄较大精力不足,对孩子的照顾停留在基本看护上,能保证孩子吃饱睡好不磕着便是好好带孩子,很难跟孩子真正的进行互动和交流。全职妈妈照顾孩子相比祖辈要更有精力和能力,也比较愿意与孩子互动,但是互动的方式内容上都存在问题。另外,因为全职在家带孩子,经济上依靠丈夫,许多全职妈妈存在很重的心理负担,形成负面情绪,并转嫁给孩子。笔者在家访中结识过一个全职妈妈,因为家人总是将自家孩子与别家孩子相比,认为自家孩子长得瘦弱,不聪慧,所以指责这位全职妈妈不尽责。这位妈妈由此心理压力非常大,总是逼迫孩子多吃多睡,造成孩子的极度焦虑。
(2)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流动儿童家庭与其他外来者家庭一样,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流入城市,渴望获取较好的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环境。在船房社区,流动儿童家庭也不例外。但是,无论是流入前还是流入后,这些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普遍较差。流入前,许多家庭都是生活在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农业劳作收入少,家庭生活困难,因此进入城市。来到城市之后,因为这些家庭的成员普遍欠缺知识和技术,很难找到收入较好的工作,主要以建筑工人、饭店打杂、贩卖蔬菜等为生。这些工作既占时间又很难有较高的收入,更何况还需要支付在城市的租房费用、生活费用等。因此,这些流动家庭的经济条件基本上没有太明显的改善。但是他们依然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城市的生活对他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3)流动儿童家庭父母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船房社区流动儿童家庭中的父母年龄普遍偏低,有些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夫妻甚至都已经是两三个孩子的父母。结婚早、生娃早,也意味着他们走出校园的时间更早。这些夫妻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孩子的科学养育、对家庭的生涯规划都欠缺成熟的思考,很容易造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贫困。
(4)流动儿童家庭父母较少陪伴孩子。鉴于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差,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挣钱中,也因为这些父母的年龄普遍较小、受教育水平较低,自身玩性较大,对孩子的陪伴显得极其不足。需要解释的是,笔者强调的陪伴,是指有效的陪伴,是父母与孩子实实在在进行互动、发生交流的陪伴。在调研过程中,笔者无数次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父母在卖着菜,孩子在一边玩耍,偶尔父母叮嘱他们要小心;有些父母虽然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却拿着手机在玩,偶尔看一眼孩子;有些爷爷奶奶照顾着孩子,是将孩子用包裹捆绑在自己的身后。无论是何种现象,这些都不是有效陪伴的表现。
2、流动儿童家庭互动表现
以下是笔者在船房社区家访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案例,也反映出流动儿童家庭的互动现状。
小涛,男,10岁,跟随父母从农村老家来到船房社区已经三年,同行的还有自己的姐姐。小涛的父亲在昆明做建筑工,经常跟着建筑队东奔西跑,很少回家。小涛的母亲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照顾两个孩子。小涛的姐姐在船房小学读五年级,成绩不错,父母非常喜欢。笔者接触小涛是在船房社区的儿童之家,发现小涛经常與其他的小朋友打架,身上也有许多的伤痕。通过与小涛的交谈,才知道小涛经常被自己的母亲责打。原因是小涛不听话,经常与别的小朋友打架,并且力气较大,很容易打伤别的小孩,需要父母赔偿医药费。
笔者在看到小涛身上的伤痕之后,决定主动介入小涛的家庭。第一次进入小涛的家,小涛的母亲总是在笔者面前诉说小涛的不是,认为小涛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坏孩子,字里话间对小涛已经丧失了信心。小涛来到昆明三年,却已经被三所小学开除,原因都是小涛存在暴力倾向。也因此,小涛的母亲对小涛总是动辄打骂。通过与小涛及其母亲的接触,笔者发现小涛非常渴望与其他人交往,并获得其他人的认可,但是又不会很好地与人交流,容易发生矛盾,用打架解决问题。笔者在家访介入过程中,小涛非常信任和依赖笔者,也总是在笔者面前抱怨母亲不相信自己,总是觉得他没有用。而小涛的母亲则坚定的认为小涛是一个坏孩子,不会做什么对的事情,也从来不会主动与小涛聊天,只会打骂小涛。笔者与小涛的家庭保持了近四个月的家访,但从来没有见过小涛父亲。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培育。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中父母的角色扮演成功与否更是对儿童的整个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如何与儿童良好互动,如何在有效互动中帮助儿童树立自我价值感、形成良好人格,都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环节。
流动儿童的家庭因为其流动性的特点,也就意味着流动儿童生活的环境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个缺乏亲友、缺乏认同的临时居住环境。正因如此,流动儿童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的互动关系更是对儿童的自我发展至关重要。不过,因为流动家庭中的父母年龄、教育水平、工作、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流动儿童家庭互动关系存在不少问题。
(1)互动动机不强。传统中国家庭内部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被定义为一种权威关系。父母对子女有着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被冠以“孝顺”“听话”等名称。一旦出现“不孝顺”“不听话”等状况,则是对父母权威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中国的父母很容易采取的就是打或者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权威关系直接阻碍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互动的可能,造成父母主动交流的动机不强。
流动儿童家庭也是如此。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流动儿童家庭认为与孩子的互动是没有必要的,或者说是多余的。这些父母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跟孩子互动,也不知道该互动些什么。正如上述案例中小涛的父母。小涛的母亲无数次的表示小涛就是一个捣蛋的孩子,只有打骂才能让他听话一点。而小涛的父亲则因为工作的关系,基本上一个月才能跟小涛相处不到三天的时间。
(2)互动内容单一。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极少数家庭中存在父母与子女进行互动的情况,但内容较为单一。对一些学前期的孩子,许多父母的互动停留在吃穿玩睡等方面;对学龄期的孩子,父母则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业,与孩子的交流也是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总的来说,流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内容比较单一,对孩子的大动作、精细动作、情绪调适、社会认知、人格发展等都没有关注,也没有相关的知识和认识。甚至,许多的父母因为年龄较小,自身的情绪、认知、人格等发展都存在问题,更难以对子女形成有效互动和影响。
(3)互动形式刻板。在中国,“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水平落后的家庭中更是如此。在这种思想的灌输下,流动儿童的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便显得非常的统一和刻板,即不是打便是骂。如果没有打骂,那便意味着对孩子不负责任。在笔者家访中有许多父母都是秉持这种理念,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听话的时候就必须好好教训他,这也是最有效的互动。至于有效互动中强调的平等、倾听、表达等,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些家庭之中。
(4)互动效果不理想。在家访过程中,也有部分年轻的父母比较认可互动的重要性,也努力去与自己的孩子互动。但限于互动技巧的约束、互动知识的缺乏等,互动效果往往不理想,打击这些年轻父母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四、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与家庭互动机制的关系
流动儿童的家庭互动机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在前面已经进行了阐述。这种不良的互动机制,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成长,造成流动儿童的发展性贫困。
1、家庭的不良互动容易导致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父母与子女的互动不是简单的对话,也不是命令式的教育,更不是教师式的说道。有效的亲子互动需要平等的对话、信任的基础、倾听的态度。流动儿童家庭内部互动的单一、刻板,都不可能为儿童提供倾诉的空间,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自我表达的障碍,对其心理产生影响,造成心理及行为的偏差。前面提到的小涛便是如此。因为父亲没有时间听小涛倾诉,母亲拒绝相信小涛倾诉的事情,小涛在家庭中感到极度压抑,并且因为得不到信任而选择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小涛不止一次的向笔者讲述过同一件事情。有一次小涛考试考了七十几分,这对经常不及格的小涛来说是很大的进步。但当小涛兴冲冲拿着试卷回家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第一反应就是问小涛抄了谁的试卷。在小涛极力解释时,妈妈也没有相信。这件事情对小涛的打击很大,从此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不愿与父母交流。
类似小涛的案例并不少见。这些流动儿童因为得不到理解和信任,造成情绪障碍、心理偏差,并引起行为的偏差。而行为的偏差又很容易让父母坚定打骂式教育的态度,形成一种怪圈,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2、家庭的不良互动妨碍儿童的正常社会化
流动儿童家庭的刻板互动,也影响着儿童的正常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终其一生的过程,其中家庭便是最早期社会化的最主要场所。儿童的社会化需要习得控制情绪的方法、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判别是非对错的观念等。这些都离不开家庭内部的有效互动。
但是,流动家庭内部的互动存在着严重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儿童的正常社会化。流动儿童很多存在着社交障碍、表达障碍、自我认知不足、是非观念不明、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这些都是在不良的家庭互动中习得和沿袭的,是对父母言行举动的一种复制和继承。
3、家庭不良互动导致的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存在代际相传的可能性
流动儿童的发展性贫困主要表现为自我发展的潜力不足、自我价值感较低等。目前,流动儿童家庭中的种种不良互动方式,都是儿童发展性贫困的主要根源。这种根源还容易导致儿童发展性贫困的代际相传。因此,解决流动儿童的发展性贫困,需要打断流动家庭内部的不良互动方式,赋予一种新的、平等的、充满信任和倾听的互动氛围。这需要父母、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将家庭互动的知识、技巧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之中。
【作者简介】
杨树燕,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法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