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玉,韩志远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 25733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夜间或凌晨发病概率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由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诱发气道炎性反应引起[1],气道炎症、免疫功能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3]。既往多采用吸入型激素治疗哮喘,抑炎作用强,但常难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哮喘易复发。甘草酸二铵由中药甘草提取而成,具有抗炎、保护肝功能等作用,动物研究发现,其可明显减轻气道炎性反应[4],还可调节免疫功能及抗氧化[5]。本研究中通过与单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比较,分析甘草酸二铵辅助治疗哮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符合哮喘相关诊断标准[6],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年龄18~70岁;肝、肾功能正常;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器质性病变;入组前12周内有激素、免疫调节药干预史;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哮喘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两组患者均接受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AstiaZeneca Pty Ltd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475,规格为每支2 mL∶1 mg)治疗,每次1.0~2.0 m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服甘草酸二铵胶囊(江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191,规格为每粒50 mg),每日150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指标:肺功能,治疗前后分别通过肺功能仪测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 )、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气道炎症,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者痰液标本,通过痰细胞学方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后分别于清晨抽取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血清分离提取后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4(IL-4)、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免疫功能,治疗前后分别采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 CD3+,CD4+,CD8+等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计算 CD4+/CD8+;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并观察治疗期间的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显效为治疗后哮喘未发作,偶有轻度感冒;好转为哮喘偶有发作,但程度轻;无效为治疗后,哮喘症状未改变或加重。总有效=显效+好转。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2至表6。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3例,停药后均自行好转;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下表同。
(L) FEV%(%) F组别FEV11 EV1/FVC(%)观察组(n=53)对照组(n=52)t值P值治疗前1.78±0.69 1.80±0.72 0.145 0.885治疗后3.92±1.10*2.87±0.80*5.585<0.001治疗前65.34±8.25 65.69±8.30 0.217 0.829治疗后81.57±9.32*75.83±8.84*3.237 0.002治疗前63.89±7.64 64.00±7.82 0.073 0.942治疗后80.02±8.13*74.78±8.34*3.260 0.001
表4 两组患者气道炎症相关指标比较( ± s,% )
表4 两组患者气道炎症相关指标比较( ± s,% )
组别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观察组(n=53)对照组(n=52)t值P值治疗前14.22±3.39 14.19±3.40 0.045 0.964治疗后4.47±2.25*6.58±2.53*4.946<0.001治疗前32.11±10.34 32.20±11.23 0.043 0.966治疗后25.27±10.12*27.50±10.94*1.084 0.281治疗前40.36±10.04 40.50±11.08 0.068 0.946治疗后61.45±11.54*55.68±12.84*2.423 0.017
表5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比较(±s)
组别CRP(mg/L) IL -4(pg/mL) TNF - α(pg/mL)观察组(n=53)对照组(n=52)t值P值治疗前5.33±2.14 5.34±2.01 0.025 0.980治疗后1.85±0.67*3.30±1.69*5.799<0.001治疗前32.12±10.31 32.20±11.30 0.038 0.970治疗后22.29±10.11*27.55±10.93*2.561 0.012治疗前11.30±3.07 11.28±2.84 0.035 0.972治疗后4.91±2.28*8.15±3.21*5.972<0.001
临床治疗哮喘以吸入型激素为主,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局部炎性反应有明确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减轻气道反应,疗效较好,但激素难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故选择更安全、可靠的药物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至关重要。
哮喘发病机制复杂,与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主要炎性细胞之一[7]。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等经由结合于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致使嗜酸性粒细胞等堆积于气道,导致气道炎性反应。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因子失衡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Th1细胞反应减弱,Th2细胞反应增强,致使气道慢性炎症发生,从而引发哮喘。IL-4主要由Th2细胞分泌,对IgE受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增强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同时,IgE易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发生,为速发型气道反应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IL-4能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Eotaxin及其他炎性因子,诱导嗜酸性粒细胞活化[8],引发气道炎性反应,导致哮喘发病。另外,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异常与气道反应有关,表现为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9-10]。
表6 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6 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CD3+(%) CD4+(%) CD8+(%) CD4+ /CD8+观察组(n=53)对照组(n=52)t值P值治疗前50.65±6.36 51.26±6.78 0.475 0.635治疗后65.21±7.18*53.65±6.91 8.403<0.001治疗前30.36±4.05 29.93±4.26 0.530 0.597治疗后38.19±4.40*32.68±4.03*6.688<0.001治疗前28.08±4.76 28.10±4.25 0.023 0.982治疗后24.05±4.31*26.58±3.90 3.152 0.002治疗前1.08±0.32 1.06±0.26 0.351 0.726治疗后1.59±0.55 1.23±0.30*4.152<0.001
目前,甘草酸二铵多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急性肺损伤、急性肝衰竭等[11-13],抑炎作用强。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加以甘草酸二铵辅助治疗后,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更明显,能显著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抑制 CRP,IL-4,TNF-α 水平,同时能明显提高 CD4+和CD4+/CD8+值,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甘草酸二铵由中药甘草提取而成,结构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拥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但不存在激素相关副反应,且对肝组织、再灌注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安全性高。甘草酸二铵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有关[14]。李祖敏等[15]的研究也发现,甘草酸二铵辅助治疗能明显缓解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症状及气道高反应性,抑炎作用明确。
综上所述,甘草酸二铵辅助治疗哮喘疗效明确,能明显抑制气道炎性反应,降低IL-4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但目前甘草酸二铵治疗哮喘相关报道少,且其用药说明书对于儿童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不确定,其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