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徐小华
(新疆克州人民医院,新疆 克州 845350)
现报道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纳入的6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情况。
数据涉及统计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纳入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66例,分组模式选为随机数字表法,将33例纳入参照组,女性16例,男性17例,年龄最大数值为71岁,年龄最小数值为25岁,中位年龄(49.54±4.21)岁;将33例纳入实验组,女性17例,男性16例,年龄最大数值为70岁,年龄最小数值为26岁,中位年龄(49.99±4.87)岁。验证实验组与参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基础资料,P>0.05,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参照组中纳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中纳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配合度以及自信心。利用肥皂水进行5分钟的浸泡,促使软化脐孔里的污垢,利用棉签蘸石蜡法将污垢去除,最后选择酒精对脐孔消毒处理。术前2天患者不可食用豆类食物,且术前4小时开始禁水、禁食,同时利用肥皂水进行清肠,指导患者将膀胱排空,合理放置导尿管[1],告知患者床上排尿、排便的正确方法,避免术后发生尿潴留。(2)术中护理,手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暖,维持23~26℃的室内温度,此外护理人员也需要对患者输液量进行观察,避免切口位置发生感染[2]。(3)术后护理。术后选取平卧位姿势,将头部朝着一侧偏,维持呼吸道的通常,麻醉清醒之后,选取半卧位姿势,降低腹部张力,促进伤口尽早愈合。在恢复肠胃蠕动功能之后食用半流质食物,严禁食用产生气体的食物。麻醉6小时之后可适当进行下床活动,对患者面色、生命体征进行观察[3]。
观察统计两组样本的并发症计算值、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
本次验证比较涉及的6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实验组与参照组样本的并发症计算值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实验组与参照组样本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统计学呈现显著对比差异。
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计算值6.06%显著低于实验组的24.24%,P<0.05,统计学呈现显著对比差异。
表1 实验组与参照组样本的并发症计算值对比
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呈现显著对比差异。
表2 实验组与参照组样本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胆结石属于常见的肝胆外科的疾病,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方式,且是治疗该疾病的金标准,已经获得患者以及医师的认可。但手术可能不同程度损害患者机体[4],以及患者过度担心的恐惧情绪,进一步增加手术风险与难度,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上世纪90年代丹麦 Kehtet最早提出的理念,是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术期处理措施实施的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患者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促使尽早恢复患者健康[5]。
本次数据表明,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样本的并发症计算值、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综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实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相比较常规护理的优势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