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影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为临床特点的一组综合征,好发于不同年龄,青壮年多见,病程较长,系统、正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尤为重要[1],但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人们对于本药物的应用存在恐惧感,常常导致拒绝实施激素治疗或自行缩减药量,导致疾病控制效果不佳。因而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成为影响本病治疗的重要因素,常规疾病护理已经很难满足患者的当前需要,针对当前情况,我院护理人员对于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均是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病人,其中观察组44例,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龄在21-60岁之间,平均年龄(43.4±3.1)岁,病程在2-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4.4±1.3)月;对照组44例,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3.9.9±2.6)岁,病程在1-7年之间,平均病程(4.1.1±0.9)月。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包括疾病健康教育,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心理护理: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长期的疾病折磨导致其自身对于治疗丧失信心,同时对于糖皮质激素模糊的认知又是其拒绝服用的重要因素。部分患者宁愿相信部分保健品的疗效亦不愿意服用糖皮质激素。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相患者讲解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让患者坚信,即使疾病不能治愈,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同时,要为患者讲解糖皮质激素对于此病的积极意义,讲解应用激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消除患者对于激素的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3]。
饮食指导: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以大量蛋白尿为特点的疾病情况,极易导致其产生低蛋白血症的情况,因而护理人员要积极建议患者进行优质蛋白饮食,建议摄入牛奶、鸡肉、鸭肉、鱼肉等,而对于肾脏功能严重损伤者,需计算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来调节蛋白摄入量[4]。根据患者水肿情况适当控制钠盐的摄入量,禁食咸菜、腌肉、香肠等含盐分较多的食物。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情况,建议患者实施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食动物油、肥肉、鱼子等,适当增加纤维类食物的摄入量。
健康宣教:积极为患者讲解有关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并发症的治疗、预防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家属对于疾病有一个充分的认知。
生活方式指导: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适当活动与充分的休息存在一定矛盾性[5]。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的提高,但活动量过大又可能导致过度疲劳而导致病情的加重,因而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建议患者以太极拳、太极剑、散步等运动为主,并注意活动量的大小,以避免劳累为宜。
以SPSS16.0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实施t检验或方差分析,当P<0.05时表示存在差异。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分析(例)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分析
依从性是患者在就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即遵医嘱的行为活动[6]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干预除了通过规范化治疗外,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程度及配合度是保证患者预后和顺利回归社会的前提[3]。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治疗期间,依然处于被动地位,消极接受治疗及护理,本院对患者通过针对性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使患者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接受者变成参与者,掌握基础自我护理能力,在本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达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从
结果数据可知综合针对性护理模式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患者,而在掌握自我护理手段同时患者也培养了良好遵医习惯,从用药、饮食、功能锻炼以及心态方面评价,多方面护理干预的患者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且在护理期间不断调整重点内容,保障其合理科学性[7]。该变化成功帮助患者构建一个良性循环,保障医护措施顺利进行,也保障干预质量[8]。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