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楠
【摘 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课程的教学设计变得更加复杂而必要,以“教案”为载体,以系统化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笔者以“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为例进行了设计,积极探索多种教学资源整合新路径。
【关键词】新教案 系统化 教学设计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95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开放性学习资源的不断增加,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已然发生了转变,在学习方式、呈现载体、学习时空、传授关系等方面,都要从更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作为教师,着眼于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变得更加复杂,预先不进行系统设计往往会出现随意、不系统、流程混乱等问题,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调动各种学习资源方式的系统化目标,以教案为设计载体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够强化教与学的科学性、系统性与规范性,有效提高授课质量与学习效果。
一、“新教案”为载体的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一)应在整体规划前提下,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原本就是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方案,在构成框架上,一般包括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选用教材名称、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后记等;在实施过程中,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可能会出现青年教师不重视教案的价值与作用,老教师不重视更新迭代的问题,不能完全发挥教案的总体设计目的。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进入内涵式转型发展阶段关键时期,“提高质量”作为近五年高等教育界的高频词汇,也必须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
(二)应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融合情感与思政教育
传统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基本上是以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现在大部院校能够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倡回归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且形式多于质量。新媒体时代对教育行业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变,信息的获取方便而快捷,同时学生对新鲜知识更敏感,对新兴媒介关注度高,使用熟练,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加强,如果教师的授课手段材料单一、落后,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程设计应改进以往设置模式,更大程度地考虑学生的诉求,回归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配置教学资源,搭配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教案”设计应融合用户思维,采用媒介传播技巧吸引学生兴趣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育观念也在更新转变,课堂的概念和功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同时代的教育教学应具有不同社会时代的特色及个性。
二、基于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的新教案设计案例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理念,笔者以“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这门课为例,开展基于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的新教案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检验。
(一)设计思路体系概述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是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播音主持创作的基础理论及创作技巧,课程要求与学科性质都决定了其较强的实践性,也成为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另外,当前媒体生态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发展红火的新媒体对播音专业学生的就业素质提出了更多要求,高校教师的教学效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二)教学实践
以系统化为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笔者尝试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效果保证三个方面对“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进行设计。课前准备方面,注册微信课程同名公众号,把相关必读理论资料、时长较长或者相关性较弱的音视频资料上传网络,同时在学期初制作发放《学生学习手册》,对学生课前自学提出高要求,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效果。课堂设计方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指向,进行“点、线、面”的设计。
“点”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设置,搭配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識与能力;“线”是课程知识的布局与条理,把相关知识点以特定方式连接并有序呈现,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清晰脉络,拓展知识范围;“面”具有全局性与指导性,以学科视野传播专业学术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告知学生所学知识的学科价值、社会价值,贯穿全人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约束教师发表不适当言论和负面情绪。“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共64学时,根据上述理念,按知识之间的强弱关系划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包含一次理论大课(面),三次实践课(线),实践课以10人左右小组课进行(点),理论大课由一位教师自始而终辅助,实践课由5-6位教师带小组课,大课小课教案均设计“教”的角度设计和“学”的方面任务及反应预设,课后及时进行修订总结,保证良性循环。
课后效果保证分两个部分:一是教学反馈,通过课程公众号可以查阅学生留言,移动学习方式也便于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二是形成性考核,在“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中,要求学生每次课后都提交或理论或实践作业,一份提交教师,一份提交有家长参与的课程微信群,并引入绩效考核方式,把学生的考勤、课后作业、学习态度等集合在一个计分系统内(如:考勤计50分,作业质量100-200分,学习态度或进步情况记100-200分,每月评比,连续两月末位被淘汰),有利于督促普通二本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习效果。
三、结论
经过一个学习的教学实践后,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改进建议”的方式进行了课程效果的调查,发现本次实践的初步成效。从学生的学习感受来看,95.8%的学生感觉学习质量得到了提高,整体对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认可度较高,相当多学生描述为“学习任务量增大,学习压力增加”,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进步了解更详细清晰,教学得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如何更有效地督促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第二,专业能力(如播音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如何量化来实施更进一步的因材施教;第三,由业界发展带来的融合媒介素养的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教学体系达到,这些都是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桂桐,张志国主编.中医药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创新与设计实务[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08.
[2]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