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勤
【摘 要】高中语文知识比较枯燥,所以一旦学生出现情感缺失的问题,影响会非常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由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程度不大,再加上语文的知识比较多,使得学生本身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就缺少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需要尽快让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73
虽然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语文这门学科,可以说他们对语文已经非常熟悉,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比较厌烦语文,毕竟语文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而且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时间也比较长,对语文的好奇早已消失,所以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进展的比较缓慢。正是因为如此,老师要改变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看法,毕竟语文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主课之一,在他们的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例,所以老师要让学生能够逐渐地改变对其的态度,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合理的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逐渐地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进而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同时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让他们在高考时拥有更多的优势。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自从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策略之后,老师都在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所以很多老师改正教学方法的过程会比较困难,同时也会有一些老师不想要更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教授出很多比较优秀的学生,现在更换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自己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可以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正因为如此,老师才要实施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教育方法,而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顺应时代变化的,现在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如果老师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压抑,毕竟他们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情感教育的实施可以让老师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从而可以尽快地让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渗透到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此来较为高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优异的语文成绩。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过后,全面发展成为老师培养学生的重点,但是很多老师仍然不习惯使用一些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很多老师并不知道该如何这些内容进入到自己的课堂中。正是因为如此,老师才要实施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毕竟语文偏文科,有很多需要学生去感受的内容,但是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并不关注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只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并不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该过程的,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情感问题的探讨,导致他们并不能全面的发展自己。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也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学习语文的能力,以此来全面的发展自己,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处理语文题目的时候考虑的更加周全,会想到与情感方面有关的一些答案。
二、新课改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寻求学生与课本内容的契合点
新课程改革过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在语文课堂,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比较强,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留一些自己发挥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实施情感教育的时候,老师要帮助学生寻求他们与课本内容的契合点,让他们知道自己和文章主人公的联系,这样学生会更加充分地理解这些内容。除此之外,老师在寻求契合点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毕竟不同学生的经历是不同的,老师不可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帮助学生寻求契合点,这样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也不会让情感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要了解一下学生,和学生聊一下他们的经历,让他们说一下自己的生活中与课本内容有关的一些事情,这样寻求的契合点是真正适合学生的,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感受课本内容,以此来充分地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二)以情感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语文可以说是一门情感类的学科,基本所有的语文内容都带有一些情感,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情感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可以让情感教育尽快的落实。再加上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适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合适的情感中,从而可以更快的感受到该内容的情感。不仅如此,老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能够较为真实的感受到课本内容带给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的理解它,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毕竟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情景,他们很容易被带入到课堂中。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等级,老师总是比学生高一等,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会有一些学生非常害怕老师。即便是在高中这种现象也非常常见,但是老师要想实施情感教育,必须要和学生构建比较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相信自己,愿意把自己当作朋友来对待,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的和老师沟通,愿意把自己各方面的感受告诉老师,从而更加全面的开展情感教育。正因为如此,老师要消除自己的等级观念,主动去和学生交流、沟通,一点点的改善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当然,在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比较緊张,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将真实情况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来和他们聊天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事,以此来改变学生的看法。而且老师要缓慢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能够逐渐地打消自己的顾虑,进而可以真正的将老师当作自己的贴心朋友来对待。
三、结束语
由于老师对新课程改革内容的不了解,所以在情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影响。但是只要老师能够做到不放弃,一直坚持的实施情感教育,最终一定可以成功,以此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高中语文课堂上,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有用的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