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彬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且不说阅读在语文中占了多大比重,光是阅读跟写作的相关程度就足以让人重视。可以说阅读贯穿了整个语文教学,组词造句和写作都离不开阅读,当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时,他们的其他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众多语文教师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86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小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的学习任务也在增多。为了让他们把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有些老师只是一味地讲方法讲技巧,让学生死记硬背,会做题就行,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对的。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这是他们的优点所在,我们不能去破坏他们的优点,禁锢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小学生正处于思维灵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教学方法,徐徐诱导,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让他们学会解题的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一、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增长见识
现在的小学生除去待在教室和家里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所剩无几,当然这里的教室包括了学校的教室和其他补习班以及兴趣班的教室。怎么说呢,这个事其实有利有弊,利在于学生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弊在于学生也更容易变的厌学,显然这事是弊大于利的。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活泼好动,让他们上太多的课程会压抑他们的天性,他们感受不到乐趣就不能健康地成长。所以小学生还是不要一味地去上补习班和宅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也要适当地出去走走。
其实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的强,我们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来展开教学。当学生走出家门的时候,他们所见到的一切都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候直接的教学会显得很空洞,因为学生理解不到,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没有情感的共鸣,也就不能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应该多出门走走看看,他看到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才会明白什么叫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他看到市中心或者集市的热闹才会知道什么熙熙攘攘、万人空巷。他们要走到海边才会明白什么是波澜壮阔、一望无垠。
我们常说小学生的认知不够,他们对于很多词很多文章都不能理解到位,于是有的老师就总结技巧和套路教给学生,让他们往阅读题里套。这样成绩是提升上去了,可他们真的理解到了吗?为什么不让他们多出去走走,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个基本的认知呢?当小学生见到了一些风景,经历了一些事,阅历和感情都丰富起来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
二、鼓励小学生广泛阅读
增长见识丰富情感,除了多出去走走看看,还要多读书,而且是不同类型的书籍。很多人认为孩子小,太深的书他们看不懂,所以就不给他们看。其实不然,只要基本的字都认识,哪怕不明白其中的细节处理和感情变化,也不会是白读了一本书。更何况现在很多书籍都会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书籍的阅读难度降低,成人阅读的书籍和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像小学生读物《海底两万里》,就根据读者群体降低难度,删减很多专业词语和句子,还增添了很多有趣的插图。小学生结合着插图去阅读,他们理解不到太深的东西,但至少对于海有了基本的了解。哪怕没有见过大海,也会知道海里有很多色彩斑斓的鱼;人不可以直接进入海底,但是可以坐在潜艇里遨游于大海之中;也会知道墨鱼会喷出黑色的汁液;知道冰山不仅仅是海面看到的那一点。
一本好的读物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增长他们的见识,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让他们感叹这世界之大。当他们对于一些事物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激起他们的表现欲。若是有接触过这种类型的读物,在语文阅读中看到同样类型的文章时,学生也就更能理解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三、鼓励学生在阅读上多花些时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本书,即便里面有很多词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影响我们的整体阅读。在一篇文章中也是,有不懂的也正常,有些是可以跳过继续阅读的。甚至在时间不够的时候,可以先速看一遍文章,然后根据问题回到相关的地方再仔细阅读。这是阅读的解题技巧,但这个技巧也仅仅适用于做题的情况。
在平时的阅读中,拿到一本书籍阅读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只需要阅读,不需要解题。读课外读物就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了。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阅读是不需要技巧的,完全可以拿着书慢慢读,慢慢思考。
不管阅读的是什么,都要引导学生慢慢读。在学生阅读《西游记》的时候,可以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孙大圣的形象,想象他是如何恣意的挥舞着金箍棒,想象要是唐僧没有念紧箍咒,孙大圣直接把妖怪打死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在读《丑小鸭》的时候,可以一边为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鹅感到高兴,一边想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是不是还可以变成丹顶鹤?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特别好的,他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出一堆大人想不到的事,他们勤学好问,多给他们一点阅读的时间,就能让他们与作者进行一场激烈的讨论,让他们的思想在书中发生碰撞。慢慢地也就懂的更多,在做阅读题的时候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并不仅仅是读的事。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在阅读之前准备一个本子,一支笔,在读到精彩的段落时,把段落摘抄下来。读到不认识的成语和词语时,把词摘抄下来,根据全文试着猜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查字典核对,可以增强学生对词语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在自己创作的时候加以运用。有些词一次两次记不住,摘抄下来多看几遍就能理解得到。除了摘抄之外,对于精彩经典的句子和段落,也要进行背诵,背诵是一个加深印象的方法。一个段落用了什么写作技巧,这样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们是可以带领着学生一起去分析的,分析之后,就需要学生把这个段落背下来,学生就能加深印象,在下一次遇见同样写作手法的时候,学生就能很快知道作者是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阅读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第一位,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阅读技巧。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指导他们阅读方法,引领他们多读多想。小学生需要背诵的,是精彩经典的段落和文章,不是解题技巧和套路。只有学会了如何阅读,他们才能在阅讀中收获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语文功底,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