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

2018-09-10 07:22李文福
南北桥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提高教学质量

李文福

【摘    要】在小学学习中不仅需要增强学生们的知识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而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正好对于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品质与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本篇文章在此就对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质量  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38

在小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加强对于学生们主科的教学,还要注重对一些“副科”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一门提高学生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的课程,对于提升学生们的个人涵养以及人格品质的形成都会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而在普通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不太注重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开展,从而让学生们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这就要求小学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先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要充分意识到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学生们的日后生活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后再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个人品质进行提升,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为小学生们打造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一、提高老师的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老师作为学生们日常接触时间较长的对象,也是最受学生们尊重,以及最容易被学生模仿的群体之一。再加上,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老师的教学习惯与教学方法也会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老师的自身修养与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就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不仅要时刻加强自身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丰富,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与创新,不断地深入对于课程内容的了解与应用,依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来制定一些真正适合学生们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学质量得到提到,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还应成为学生们的行为榜样,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生们的学习中,老师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用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品德修养来影响自己的学生,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从而让学生们在模仿自己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意愿

在大多数小学生的传统印象中都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没有太大用途与学习意义的课程。所以,这就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的品德與社会课程学习的用途与意义,让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行为水平习惯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

首先,这就需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多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与习惯进行一些举例,让书本上那些复杂生硬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们也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到课本上的知识,从而让学生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的容易与高效。

其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也需要对学生们的行为习惯进行塑造。所以,一方面就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趣味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景进行模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一些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操作,从而让学生们的行为水平得到进一步地的提升。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排演一些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情景剧,让学生们在观看与表演的过程学习到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要鼓励学生们多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多向自己身边那些品德修养高、行为习惯良好的人们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水平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光靠老师的讲解以及情景模拟教学是不够的。毕竟,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这就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开展,还要适当的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离开课堂,到社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有机会将学习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概念的了解,让学生们领悟到学习社会与品德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水平,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要依据学生们的实际年龄与实际水平来安排一些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

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可以带领低年级的学生参加一些较为轻松、简单实践的活动。毕竟,低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是有限的,三观也有待建立,对于很多事物的认识都是不太全面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要有耐心,细心的引导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要不断地对自身的授课方法进行创新,对授课内容与形式进行丰富,让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而本篇文章在此就针对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提高老师的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毕竟,老师作为学生们的思想启蒙者,老师自身的涵养会对学生们的综合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二是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意愿。现在的教学大多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们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途,甚至还对自己的学习意义而产生怀疑,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水平。毕竟,我们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来源于社会,而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服务于社会。所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